西部矿业昌都 60Kt/a 硫磺制酸装置开车初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时间:2008 年3月11日前言鉴于该装置是西藏地区第一套硫酸装置,西藏昌都地处海拔4500 多米 的高原地区,氧含量低,对于新建的硫磺制酸装置的原始开车,存在一定 的风险和难度为保证开车过程安全、环保和一次开车成功,由于没有看 到本套硫酸制酸装置的工艺和设备配置,在此只能制定开车初步方案 一、开车前准备工作1、按人员组织机构设置,配备相应的人员,把人员招聘到位,进行工艺技 术培训15天,设备技术培训5天,安全操作技术培训3天管理人员、技 术人员、操作人员经过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术规程、试车方案,并经过 考试取得上岗证、安全作业证2、 进行开车前的“三查四定”,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设备供应厂家进行设备单体试车、联动试车和化工试车,并处理试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 组织生产所需的各种原、辅材料供应到位,如硫磺、柴油、木材等4、 组织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和消防设施到位并完好,制定相关安全事故应 急方案,确保开车安全5、 准备开车焚硫炉和转化器升温所需0#轻质柴油40吨6、 准备开车用98%母酸 800t7、 联动试车已经完成,试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合格,满足投 料试车要求。
8、 投料试车所需原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安全防护器材等已准备齐全9、 参加试车的各级小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安全、消防、防护人员均已到位10、 各岗位操作记录报表、交接班日志已准备齐全,发到各岗位11、 仪表、阀门调校完毕,各设备单体及联动试车合格12、 焚硫炉、气体过滤器、转化器烘烤合格,锅炉烘炉、煮锅合格13、 气体管线吹扫干净,触媒按要求装进转化器,各人门封闭完毕14、 磺枪已拆出,磺枪孔用盲板封闭15、 油枪装配到位,具备使用条件二、开车方法1、 严格按烘炉曲线,进行焚硫炉升温烘炉2、 严格按锅炉升压曲线,对锅炉进行煮炉和升温3、 用低压蒸气熔化固体硫磺,精制硫磺4、 转化触媒升温,用干燥热空气 +焚硫炉升温后期高温烟气间接升温 本方法先用干燥空气将触媒温度升至250°C以上(四段出口,一段触煤可能〉350C),再用焚硫炉升温后期的高温烟气与来自预热系统的干燥热空 气混合升温当一、四段触媒温度均高于420C,二段触煤温度〉380C后(能 高尽量高),转化升温切换为来自预热系统的干燥热空气置换水分,置换一 小时后,停风机,吸收循环酸槽部份换酸使酸浓 〉98%;熄灭焚硫炉油枪, 插锅炉出口和 1#、 2#省煤器后放空盲板;抽出焚硫炉油枪;装磺枪准备喷 磺生产。
四、开车程序1、熔硫工序A、在有液硫大罐和有燃煤锅炉供蒸汽的情况下:熔硫工序开车应在焚 硫炉升温前10天进行,以便有足够时间整改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和足够的液 硫贮量,要求投料液硫大罐有10天的贮良,炉前精硫池液位处于上限B、在没有液硫大罐和没有燃煤锅炉供蒸汽的情况下:焚硫炉经过烘炉、 升温,锅炉升压后逐渐向熔硫工序送蒸汽暖管、熔磺,计算熔磺时间与转 化升温时间,让转化升温结束时间与熔磺满足时间正好相当2、 开车程序A、联系锅炉供蒸汽,首先打开快速熔硫槽、澄清槽、液硫贮槽、精硫 槽及各保温伴管蒸汽阀,进行暖管工作暖管结束后逐渐将蒸汽压力逐渐 调至0.5MPa〜0.6MPa (表压),检查蒸汽系统是否正常B、 确认蒸汽系统正常且压力稳定后,开启皮带给料机给快速熔硫槽进硫 磺当快速熔硫槽装满硫磺时,停止加硫磺C、 硫磺熔化并浸没中部浆叶时,经盘车正常后开启搅拌浆,当槽内硫磺 全部熔化后,恢复给料D、 从快速熔硫槽溢流出的粗硫进入液硫过滤器(或沉降槽进行沉降), 当涂布槽液位〉80%后,按液硫过滤机操作规程,开始一台过滤机的涂布 涂布期间快速熔硫槽来的液硫进入粗硫槽E、 涂布完成后,启动粗硫泵,开始过滤液硫。
F、 当精硫槽液位>70%时,启动精硫泵,向液硫大罐输送合格的液硫3、 循环水A、 启动循环水泵按操作规程开车,在干吸系统投运之前循环水须正常运 行B、 转化升温后可根据循环水温情况投用冷却系统4、脱盐水开车前制备足够脱盐水备用5、 干吸工段A、 转化升温前干吸循环槽罐酸并建立正常的酸循环B、 转化升温过程中,用连续换酸的方法保持酸浓〉92.5%C、 转化升温结束前1小时,将循环酸槽液位降至最低(以泵不抽空为原 则),换酸提高酸浓到98%以上D、 风机放空,抽油枪、装磺枪,插盲板,用外购母酸灌入循环酸槽,液 位以停泵后循环槽不溢流为原则E、 焚硫炉喷磺后,通过调节酸冷器进口水阀将上塔酸温提高至60°C当 酸浓>98.3%并仍继续上涨时,开始用加水调节酸浓循环酸槽液位超过控 制上限后,开启产酸阀开始产酸6、 热工A、 转化升温前,锅炉建立正常液位B、 焚硫炉升温后按操作规程控制锅炉升温升压C、 焚硫炉投料后,当蒸汽温度压力稳定时,即可暖管吹扫蒸汽管道(自 带发电系统的,蒸汽管道更要吹扫干净并要经过打靶确认),生产正常, 蒸汽管道经过冲洗干净,冷凝水经过化验合格,锅炉可以回收使用7、 焚硫转化升温(预热炉间接升温)A、将转化切为一转一吸,启动风机,点燃预热系统油枪(或转化用高温 油烟气直接升温),按预热系统升温速率和触媒升温速率控制炉膛温度,此 过程气量逐渐增大。
200°C以前,转化一段进口温升速率控制在15-20°C200°C以后,控制温升速率〈30°C,升温后期如升温困难,可通过调节进预热 系统空气量控制温升速率B、 当转化一段段进口温度〉300°C后,按转化升温曲线加大升温速率,焚 硫炉以 100C/h 速率开始升温,升温烟气全部经锅炉从锅炉尾部放空,同 时锅炉开始升温升压C、 当焚硫炉出口温度〉500°C时,开启焚硫炉进风阀,控制好进风量,并 根据温度变化情况调整油量D、 焚硫炉进风后,平衡好预热系统和焚硫炉的风量分配,并根据需要加 减风机风量E、 焚硫炉进风后当出口温度〉600°C并且肉眼看不到油烟时,如转化触媒 升温困难,可关闭锅炉尾部放空,将焚硫炉升温烟气引入转化和来自预热 系统的气体混合给触媒升温F、 当转化一、四段触媒温度均高于420°C时(能高尽可能高,最好二段 也能达到400°C),将焚硫炉升温烟气放空,单独使用来自预热系统的干燥 热空气置换系统内水份,置换 1 小时后,熄灭焚硫炉油枪,风机放空,吸 收循环槽部份换酸使酸浓〉98%;插锅炉出口和 1#、 2#省煤器后放空盲板; 抽出焚硫炉油枪;装磺枪准备喷磺G、 插盲板等工作结束后,启动干吸三塔循环泵,点燃预热系统油枪,待 温度升至600C后,启动风机,焚硫炉投料,此时进转化气体分别来自锅炉 和预热器。
8、 焚硫、转化开车A、 焚硫炉喷磺后,控制好风量,密切监视SO气体的浓度和氧含量,因2转化触媒预饱和需控制较低SO浓度,氧含量不足SO气体的浓度过高会导2 2致升华硫的产生,严重的影响整个系统,所以在此阶段焚硫炉应控制在低 负荷低气浓,以焚硫炉温度能维持、转化温度能维持(必要时开电炉保温) 为原则B、 当转化器一段触媒层温度接近550°C,且上升速率较快时,为确保一 段触媒层温度不超过620C烧坏触媒,在一段进口温度能保证在400C以上 的基础上,通过增大预热系统气量或加大空气稀释阀开度降低SO浓度2C、 若加大预热系统气量或加大空气稀释阀开度转化一段进口温度不能保 证,则停止向焚硫炉供硫磺和空气,焚硫炉短时间停车待转化一段触媒 层温度开始下降后焚硫炉再开风投料,此过程可视实际情况操作D、 转化器一段触媒层温度上升至最高并开始下降时,表明一段触媒已经饱和,这时可逐渐提高SO浓度到6〜8%,视一段进口温度情况停下预热系2统E、 逐渐加大焚硫炉负荷,调整转化各段进口温度至正常值F、 全开高温过热器旁路阀提转化二段进口温度G、 当四段进口温度〉420C并继续上涨较快时将系统切为两转两吸H、 待焚硫炉运行稳定,转化各段温度正常后,投运焚硫炉喷磺量自调、 进转化SO浓度及温度自调。
29、 锅炉工段9.1焚硫炉预热升温时,锅炉开始升温升压9.2当饱和蒸汽放空阀开始向外排汽较大时即关闭该阀,同时用开车阀 来控制升压速率升压速率如下(以汽包压力为标准)A、0〜0.3MPa需2小时在0.1MPa时冲洗液位计在0.2MPa时通知仪表人员冲洗压力表、流量计、及水位计的连 结管线B、 0.3MPa恒压2小时C、 0.3〜0.5MPa升压速率控制在0.2MPa/分钟,0.5MPa时所有排污、 放水阀门从上到下轮流放水一次,每个阀门放水30秒D、 0.5〜4.4MPa升压速率控制在0.5MPa/分钟9.3升压过程中严密监视水位、汽温、蒸汽压力等的运行情况9.4升温过程中视过热蒸汽温度情况启用喷水减温系统9.5当汽包压力〉1.5 Mpa后,进行暖管工作,暖管结束后,连续熔硫 启用喷水减温装置(或面式减温装置),将蒸汽送熔硫工序使用,用控制外 送量来控制锅炉的升压速率焚硫炉生产能力达设计70%且锅炉压力温度 蒸发量稳定时,暖管、开始蒸汽管道的吹扫工作10、开车注意事项A、 转化触媒预饱和时,触媒层温度严禁超过620°CB、 通气前,须通过换酸确保浓度$98%,液位控制在低液位通过控制 循环水量提高酸温〉55C。
C、 二吸酸浓$98.3以后,通过加水控制酸浓度D、 焚硫炉开始喷磺时,一定要确保充足的氧含量,确保硫蒸汽燃烧完全, 以免造成升化硫事故E、 高温过热器管束气侧有炉气通过时,蒸汽放空阀应微开,确保过热蒸 汽不超温F、 空气升温过程中,锅炉补水不经过省煤器焚硫炉投料后,1#、2#省 煤器保持最小进水量保护设备,视进一吸、二吸塔炉气温度加大主线的水 量G、 热空气升温后期,通过调节酸冷器循环水量,将一吸、二吸上塔酸温 调整到60°CH、 升温及开车过程,系统为一转一吸操作11、化工投料试车期间的考核考察工作11.1 做好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记录重要设备的工况、性能12.2 按时、真实记录报表,为系统运行状况的评价提供原始资料13.3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操作规程不符合之处提出修订意见罗寻2008 年 3 月 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