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学教师的科研心路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24KB
约5页
文档ID:322248250
中学教师的科研心路_第1页
1/5

    中学教师的科研心路    冯永贵(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教育局自考办)Summary:鉴于目前中学教师较少主动从事教育科研的自觉行为的成因,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两方面做了剖析,希望改变该现状需要从认识、需求、实做、喜欢四个发展阶段来全面发展中学教育科研,且提出一些看法和想法Keys:中学科研;困难成因;解决办法学校教育科研的呼声传遍中小学校的校园,“科研兴校”“科研兴学”“科研兴教”和“教师即研究者”等教育新理念已被更多的中小学教师所接受但是,通过身边的简单调查研究之后发现,教育科研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当前教育科研并没有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自觉行为,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不高,学校教育科研的实际效果还比较低下,教育科研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和先导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本文从教师教育科研困难的原因和如何走上教育科研之路两方面谈一谈个人的看法一、教师教育科研困难的成因1.教师个人因素(1)教师本人认识不到位,怕苦怕累教师对于教育科研的理解不到位什么是教育科研,对教育科研的理解一般趋于两种,一种是模糊的,知道有这么回事,但具体的内涵就不知所云;另一种觉得那太过高深,不是常人所能达到的其实,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标、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问题或规律进行研究、总结、提炼的一种认识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解决教育活动中的问题,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进一步为教育实践服务,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发展服务。

教师对搞教育科研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很好地认识到:一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正处于课改迅猛推进的时代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提出了“教育创新”的理念如何进行“教育创新”?教育科研就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搞教育科研,才能进行“教育创新”;只有进行“教育创新”,才能全面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新一轮课改深入开展,推动教育发展二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无数的教育实践和实施有力证明了,单靠“苦教、苦学、苦练”那是绝对行不通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之际,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就必须要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三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高素质的教育,高素质的教育有赖于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需要有高效、高水平的科研能力,而且搞教育科研绝对是一条“终南捷径”,这一点已被许多成功的经验和事实所证实,我们非常熟悉的教育家魏书生、李镇西先生就是很好的典范2)教师对于教育科研茫然,无从着手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自己也想进行研究,可是苦于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做起一谈及教育科研,一脸的渴望、一脸的茫然。

这就是我们很多传统型教师没有能力个人搞科研,自己不认真钻研,周围缺少必要的引领,久而久之,这颗蠢蠢欲动的心随之就会平静下来,慢慢也就泰然处之、心安理得了2.周围环境因素教师层面之上的各级各类人员中,有部分人,缺乏正确认识,缺乏必要的引领,没有硬性要求,从而导致自觉自愿进行教育科研的教师越来越少,周围搞科研的人少,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一部分人本身就缺乏科研意识、缺乏科研动力的教师,就懒于科研,久而久之就产生惰性,加之没有必要的约束、评估考核,没有硬性挂钩,没有强制措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自讨苦吃呢,到后来必然是周围进行教育科研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就基本没人搞了更有甚者,还会波及教育教学领域,人的惰性不会仅仅停留在教育科研上吧当然,学校教师教育科研困难的原因,还远不止这些我们基本清楚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困难的原因之后,如何走出困境,走入科研呢?二、教师教育科研改进的措施1.认识作为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发展需要什么?自身需要发展什么?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与三个因素密切相关:起点、教学实践、教育科研,而且这三个因素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各类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发展需要,沿着这三条边,提高自己,修炼自己,发展自己。

作为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进行教育科研与我们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仅不矛盾,而且对于帮助、促进、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会相得益彰,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成为名师的必由之路:新教师→适应型教师→知识型教师→理论型教师→优秀教师→名师,这是每位教师成长的轨迹,教育科研只是成长路上的一角,但它却是很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角,凡是优秀的教师,没有不搞教育科研的;凡是研究有成的教师,无一不是优秀的;从不开展教育科研的教师,到头来只能是教书匠所以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指引、触动、促使我们科研的动力和源泉2.实做我们对于教育科研有了认识,有了要求,那就有行动的可能和必然,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师个体就会考虑着手进行教育科研,就会启动教育科研,就会实做科研工作,而学校的教育科研完全是从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手研究,课题研究必须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从实效性和实用性出发,根据学科特点构建创新性教学模式研究始于教学问题,把问题变成课题这就是按照“学习、借鉴→跟着别人做→自己试做微型课题,不断总结、磨炼、提高→自己试做普教课题,总结、提炼、提升→独当一面,高高兴兴科研,成为研究型教师→进而走进专家行列”的方向发展。

3.喜欢我们作为教师从不喜欢科研,不知如何进行科研,到通过刚性要求,强迫进入科研队伍,尝试科研,初尝教育科研的甜果,到最后,通过科研能力提升,进一步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走入名师、专家行列,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双丰收,这时的人民教师不想搞科研都不行,不想搞好教学都不行,已经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我们学校的教育科研搞上去了,教育教学质量也搞上去了,学校也实现了双丰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实现了双丰收,随即由原来的两条路,教育教学一条路,教育科研一条路,最终走到了一起,形成了合力,全面和谐推动本地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当然,教育科研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作为科学就是要求真,作为艺术就要创新所以,我们搞教育科研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不断地学习、反思、实践、总结,学习使人广博,反思使人深刻,实践使人充实,总结使人提高,衷心希望教育科研之花开遍资阳的山山水水!Reference:周靖彦.中学教师课题研究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13.5.26.作者简介:冯永贵,男,本科,就职于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教育局自考办,研究方向: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