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螺钉螺纹设计研究进展 ()rthopaedlcs,2010,v0I.1,No.2 (215006江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王志荣 综述杨惠林 审校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由于具有牢固的三维固定效果、 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以及较好的复位和矫正畸形作用,被 广泛用于脊柱外科治疗骨折、退行性变及后凸畸形矫形等 但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出现了椎弓根螺钉松动、拔出及 折断等并发症,使内固定手术失败,这就对螺钉的固定强度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影响因素有 骨矿密度、螺纹切入的骨质性质、椎弓根形状、螺钉方向、置 钉准确性、螺纹深度及形状设汁、螺钉制作工艺及材料性能 等,而人为最能控制的因素除准确的置钉外,就是螺钉的设 计,设计参数包括螺钉的长度、直径、螺钉形状等本文就近 年来椎弓根螺钉螺纹的设计改进发展作一综述 一、螺纹的分类和原理 众所周知,用于骨科临床的螺钉有两种基础型号的螺纹 形状,皮质骨螺钉螺纹和松质骨螺钉螺纹f 皮质骨相对不 可压缩,在置钉过程中存在病理性压缩且置钉困难,因此在 置钉之前需预先攻丝,通过丝锥锋利的刃口.在骨皮质中刻 出螺纹,并通过全长凹槽,收集并移除骨屑。
据此发展的自 攻螺钉有导向凹槽,使置钉过程一步到位在正确使用的前 提下,预攻丝皮质骨螺钉和自攻螺钉具有相近的拔出力有 报道反复多次使用皮质骨螺钉和自攻螺钉在它们的拔出力 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 - 而松质骨很柔软松质骨螺钉必须 有很深的螺纹,才能咬合更多周围的骨质预攻松质骨只会 减弱螺钉的稳定性Ro~Camille 41]等设计的第一-一套椎弓根 螺钉钢板系统采用普通的松质骨长螺钉而此后的Stef— feeCSJ等设计并命名的钢板螺钉系统也仪对螺钉尾部与钢板 吻合部改良,对螺钉的螺纹设计未作进一步的阐述 螺钉的稳定性表现在抗拔出力螺钉抗拔出力的估算 公式:F=~dhZfs+fv(式中d为螺纹直径,h为螺纹工作高 度,z为齿合圈数,fs为螺距),两个最主要的因素为螺钉的 直径和螺纹的深度,齿合圈数和螺距也起到显著的作用并 与皮质骨的量正相关,大部分拔出载荷通过骨皮质传导到靠 近螺钉头部的几个螺纹因此,强调椎弓根近端皮质骨的厚 度是最重要的,远端的松质骨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少 从力 学角度来看.适当增加螺钉的螺距可使整个钉部强度从钉头 到钉肩均匀增加 螺纹设计也决定螺钉螺纹切入骨质的超在螺距均一 的情况下,螺距和螺纹的形状决定了骨量的多少(如图1a)。
【作者简介】王志荣,男,1977年生,主治医师.博士研究力 向:脊柱外科E—mail:wangzzrl@163.COrll 【通信作者】杨惠林男,1960年生,教授、主仟医师,博十生导 师研究方向:脊柱外科E—mail:suzhouspine@1 63.COII1 在螺钉绝对长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螺距的长度和螺纹 的深度可以改变切入的骨量(如图1b、c)螺纹所占有的金 属体积直接也决定了切入的骨量在螺距和螺纹深度不变 的前提下,螺纹金属体积越大,切人的骨量就越小因此可 以缩减螺纹金属体积增加切入的骨量(如图1d)根据作用 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论,拔出力方向的垂直面呈平面或锥面, 拔出力将大大增加!J . d c、 、 图1 螺纹形状和切人的骨量 鉴于对胸腰段椎弓根解剖的深入研究,侯树勋等[6]认为 国人在下胸椎T9处椎弓根横径最小,仅为(5.7±1.1)mm, 至T12渐增宽至(8.3±1.9)ram,L1、L2又较下胸椎减小,分 别为(7.0 4 1.2)rnlll及(7.4±1.3)mm,下腰椎则渐增宽至 13 mm左右故目前广泛使用的螺钉的长度和直径相对固 定,基础型号为6.5 n ×40 rlrlm,直径和长度在此基础上增 减,临床应用时根据患者实际选择使用合适的螺钉。
为保证 螺钉的强度,防止断钉现象,螺钉的内径必须保持一定的范 围,螺纹的深度因此受限制结合患者个体,包括椎弓根的 尺寸、骨的质量,手术医生应在螺纹选择上做出决定 二、螺钉形状与螺纹设计的力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广泛开展,椎弓根螺钉的形 状多种多样,就其外径而言,主要有柱形和锥形两种螺纹 设计与螺钉的机械性能密切相关生物力学试验以及有限 元分析已证实,当椎弓根螺钉拧入椎体并连接固定杆后,其 尾端承受压应力及其它应力,椎体内的钉杆部分承受约束 力,金属屈服点便集中在螺钉的椎弓根钻孔区即螺钉颈部 螺钉颈部的直径越小,越易发生变形和疲劳断裂,因此增加 螺钉颈部的直径可以提高其刚度和强度早在1995年,杨 惠林等 对螺钉进行改进,螺钉外直径不变,内直径为锥形, 使整个钉部的强度白钉尖至钉肩部呈均匀增加,从而克服了 原有螺钉在螺纹与螺轴交界处强度突变而致应力集中易发 生断钉的弱点,而且在旋人过程中由于前端螺纹较深,咬合 的骨质较多.而旋入的越深尾端的浅螺纹必须将前端咬合的 骨质压缩,即所谓“填充搭配”(fit and fil1)性能,因此螺钉将 骨科2010年第1卷第2期 具有更大的旋入力矩和抗拔出力,具有更可靠的稳定性。
而 在均匀等宽螺纹的基础上改良的螺纹, 螺距不变,螺钉远 端为深锐利螺纹,渐行至近端则为宽浅螺纹,则将此性能更 好地发挥,稳定性更高 在椎弓根螺钉的力学稳定性方面,胸腰椎椎弓根螺钉设 计的生物力学实验证实,锥形螺钉抗拔出力高于圆柱形螺 钉,而且其根部螺钉内径增大,可防止该处应力集中区的螺 钉弯曲和断裂一 Kwok等 在人脊柱标本上对相似大小的 圆锥体形螺钉和圆柱形螺钉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二者的轴向 拔出强度无明显差别,但圆锥形螺钉较圆柱形螺钉能明显增 加螺钉的旋入力矩I l等 “’一将柱型螺钉和锥形螺钉完全 旋入和倒旋180时进行力学测试,发现后者的轴向拔出强度 比前者平均低2.5 kN,周期负载后位移大于2.2 mm这说 明锥形螺钉应完全拧入,争取最大的旋人力矩,一旦松动,拔 出强度呈几何级数衰减 Choi等 将几种不同几何形状的螺钉作为研究对象 (6.0 inm×40 mm,2 mm斜度,钛合金),包括拱形、方形、 “V”字形的钉齿形状每种钉齿相同的螺钉其外径又分为两 种不同的形状,圆柱状和圆锥状,另外圆柱状螺钉的螺芯分 柱形和锥形,而圆锥状的只有锥形一种螺芯故共有九种螺 钉在不同硬度的聚亚氨酯泡沫中行拔出实验,结果显示,密 度增高,拔出力增强,底密度水平时,“V”字形柱状锥形螺芯 的拔出力最大,拱形柱状柱形螺芯最小,高密度水平时,方形 柱状锥形螺芯的拔出力最大,方形锥状锥形螺芯最小(P均 U2>RF>SF1 >SF2,在骨矿量 降组巾为:u:>U1>RF>SEt>SF2,参 照各螺~Yfl9规格.“U”型钉的螺距较大为3 him,与螺距小 (2.5 mm)的螺钉卡H比,螺 大(3.()mm)的螺钉拧紧力矩较 大; 松质骨的摩擦阻 增加.抗拔力增加16 。
而参照两 类“U”型钉的规格.我们可以看到两者螺矩相同,U2的外径 大于U1,m 螺纹K度小于U1,提示在临床上对此类椎体进 行同定时.在螺矩相I州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外径比增加螺纹长 度更能提高固定的稳定性 三、螺钉的特殊设计 当改变螺钉的设计参数无法提供更优性能时,人们开始 尝试特殊设计的螺钉为了进一步改善钉骨界面的接触问 题,人们将一些具有良好骨相容性的材料涂在螺钉表面,增 加螺钉的抗拔出力Sanden等一”将23例腰椎融合病人被 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植入未经涂层的不锈钢螺钉,第二组 植入部分涂层的螺钉,第三组植入完全涂层的螺钉,在1 1~ I6个月后取出其中21个螺钉并测拔出力矩,许多羟基磷灰 石(HA)涂层螺钉的拔出力矩均超过扭转力矩的上限(600 N ·cm)未涂层组平均拔出力矩为(29±36)N·cm,部分涂 层组为(447±114)N·cm,完全涂层组为(574±52)N·cm, 三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且X线片上可发现未涂层螺钉周围 与涂层组相比,具有更多的透亮区Yildirim等 对2组小 牛的T1()一L3进行普通钛合金螺钉和羟磷灰石表面涂层的钛 合金螺钉固定手术,术后4个月两者的旋出力矩分别为133 N·cm和249 N·cm(P<0.01);组织计量学分析显示普通 钛合金螺钉周围为纤维组织增生。
而具有羟磷灰石表面涂层 的钛合金螺钉周围密度明显增高,新骨形成良好证实羟磷 灰石表面涂层具有更好的钉骨界面,相对于钛合金螺钓 而 言,增加了螺钉稳定性,更具有优势 Cook等 应用可扩张螺钉对145例骨质疏松、翻修手 术及术中需重新固定的患者行椎弓根固定,通过正侧及动力 位X线评价椎问融合率,平均随访35个月,融合率达86% 以上(骨质疏松86 ,翻修手术89 ),无螺钉松动和拔出, 断钉率为2.8 (其中3例未发生融合),其力学强度与PM— MA强化普通螺钉相似说明这种螺钉具有较为有效的生 物力学效果在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使用可扩张螺钉结合 PMMA强化则较单纯使用可扩张螺钉获得更好的生物力学 稳定性Cook[1 等通过在可扩张螺钉中空部分灌注骨水泥 强化重度骨质疏松椎体18个,并和单纯使用可扩张螺钉作 拔出力对照研究,获得约250 的增加在低于正常标准的 骨质疏松椎体中,相对高密度组所获得的拔出力增加要高于 极低密度组研究中没有发现骨水泥的渗漏,是因为标本量 小,置钉顺利,没有发现椎弓根破环,而在临床上一旦突破椎 弓根,则刚好位于椎弓根处的扩张螺钉开口处骨水泥必然渗 漏,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螺钉的设计还有待与该进 Mckoy等[”j应用PMMA强化空心侧孔螺钉,轴向拔出力较 对照组增加了278 ,并通过周期抗屈测试,结果表明,PM— MA可明显提高螺钉在人体胸腰椎中固定的初始稳定性,通 过向空心侧孔螺钉中空部分和钉道注入PMMA,可明显改 善螺钉的稳定性,且空心侧孔螺钉的PMMA向椎体外渗漏 较实心螺钉少 为在取得满意强度的同时尽可能的防止骨水泥的渗漏, 杨惠林等[1 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出可灌注骨水泥椎弓 根螺钉,在39个骨质疏松椎体的两侧椎弓根分别置入新型 螺钉和实心螺,新型螺钉通过骨水泥推杆和灌注筒加压灌注 骨水泥2 ml,分三组进行最大轴向拔出力实验、最大旋出力 矩实验和周期抗屈实验,拔出力增加1 14%,新型螺钉可徒手 旋出,骨水泥和骨界面没有破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不过 尚需临床实践检验 四、小结 椎弓根螺钉能极大地改善脊柱融合、重建的疗效,然而 现有的技术和评价方法仍须进一步改进完善相信在不远 的将来,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和新型材料的不段涌现, 在工程师、外科医师、神经生理学家、解剖学家、流行病学家 和统计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产生更合适的内固定器 械,为脊柱外科医师提供更为广阔的治疗脊柱疾患的空间, 造福于广大脊柱病患者。
[1] E23 [3] [4] [5] [6] F73 [8] [9] 参考文献 Capen D八Classification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and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 for treatment of thora— columbar fractures.Instr Course Lect,I999,48(3): 437-441. Kowalski RJ,Ferrara l A,Benzel EC,et a1.Biome chanics of the Spine.Neurosurg Quarterly,2005,1 5 (1):42—59. Hasegawa K,Takahaski HE,Uchiyama S,et a1.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combination method using a pedicle screw and laminar hook for the osteoporotic spine.Spine,199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