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畜牧兽医网络课程分析 【摘要】 经过对当前畜牧兽医专业网络课程建立现状分析,将网络课程建立与传统教学形式进展比拟,提出网络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形式有机地结合,可以优势互补,通过MOOC、微课、E-Learning网络学习空间等平台的应用,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强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表达了教学的艺术性,打破了传统校园教育的局限,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MOOC;微课;E-Learning;网络课程 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程度的不断进步,畜牧兽医专业网络课程建立迅速开展,随着MOOC、微课、E-Learning网络学习空间等平台的出现,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线上线下协同教学的教学形式成效显著,这种教学方式又被称作"混合式";教学它的优势是把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了老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表达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在培养学生的根本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才能等方面表现出了宏大优势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对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网络课程建立做如下分析 1传统教学形式 高校传统教学形式中老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那么处于被动承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
这种教学形式无视了学生认知才能的差异性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性,不利于发挥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才能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开展,教学过程中视频、图形、动画等资源都得以利用,教学效果显著,但笔者发如今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1.1教学中仍然存在"重讲授、轻理论";现象,导致学生在学完课程后只掌握根本原理 但理解不够深化尽管有些高校加强了理论教学,但仍然存在实验工程少、资源有限等问题,这样的理论环节不能满足多数人才能的进步 1.2在教学手段上,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课堂上"满堂灌";现象更为突出 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但学生承受才能有限教学手段从粉笔改变为投影,其本质不过是从口头灌输转换为屏幕灌输〔2〕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多是在不停的做笔记,缺少考虑 1.3师生之间缺少互动 在教学中比拟普遍的现象是老师在滔滔不绝的讲授,很少与学生进展互动,学生有问题也很少在课堂上提问;另外,有很多同学不做笔记,听讲也不是很认真;学生在课后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后不能及时地与老师交流,老师难以得到学生的反应信息 2"混合式";教学理念 老师要求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进展线上学习,线下回到课堂上与对应课程的任课老师、同学进展交互式学习,把线上、线下教学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就是全新的教学形式,即"混合式";教学。
教学时提供以教学视频和多媒体课件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进入课堂前完成对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并进展相关作业测试;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问题的答疑,开展协作讨论和互动交流等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注重教学环节的穿插性,通过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潜能、启发学生思维,从而进步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才能和科技创新意识这种教学形式的根本特征表如今学生的主体性、老师的主导性、教学环节的穿插性、教学活动的理论性〔2〕 3网络课程建立途径 3.1MOOC有些专业课理论性较强,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 学生知识的系统性,以及应用理论知识阐述临床疾病的才能,通过MOOC平台自主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该门课程的根本知识,为课堂上全面学习做好准备〔4〕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一半教学课时安排为学生自己按照方案学习知识点;另一半教学课时安排为面授形式,老师对课程知识点总结、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课前,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和有针对性地进展课前预习,每章视频学习后进展不少于10道题的测试,提供徽章作为奖励手段,另外基于问题划分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间有共同的资源、作业、讨论以及学习成绩;课中,老师对相应章节重点、难点进展讲解,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课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展线上解答,并对学生进展学习评价。
3.2E-Learning网络学习空间 通过教学应用,逐渐发现E-Learning网络学习空间和传统课堂各有所长,通过研究如何发挥各自平台的长处,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形成了基于E-Learning的"混合式";教学形式〔5〕在E-Learning网络学习空间,老师可以将课程内容〔视频、课件、图形、动画等〕上传至学习空间,供学生预习、复习;可以在课程内发布消息以及共享资源〔例如:好的文档或者到其他web资源的链接〕;可以提供学生讨论的空间,布置作业;学生可以提交作业;师生可以互动交流等,尤其在成绩册功能选项里,可以表达学生讨论、作业、测试情况,从而能更加真实地对每一位学生进展学习评价E-Learning的"混合式";教学策略要求老师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还要注重课后的交流互动;要求老师有一定计算机根底,将课堂教学与网络空间教学合理有效地衔接起来;要求老师有提升学生的创新才能,培养学生主动深化探究问题的才能 3.3微课 微课〔Microlecture〕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微课的教学设计需要遵守"值得学";、"容易学";和"想去学";三个根本原那么,使微课具有诸多优势,可以成为当前畜牧兽医专业课教学资源的有效补充和拓展,解决当今教学中存在的难题。
畜牧兽医课程微课可以按照课堂教学主要环节和课堂教学方法两种根据进展分类,以课堂教学主要环节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稳固类等,以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实验类等在理论应用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设计思路,制作不同类别的微课以动物生理学课程介绍知识为主的微课为例,可制作如:动作电位形成机制、肌肉收缩耦联机制、细胞膜转运机制、呼吸膜气体交换过程等内容的微课微课时长控制在15min内,以5~8min为宜,在每一节微课中只关注一个知识点,解决一个小问题微课创作的方法和技术具有简单易学、操作简便、快速上手等"平民化";特点,制作微课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采用具备摄像功能的工具进展拍摄,包括、DV摄像机、单反相面等设备,并对"黑板、课堂、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展现的微课教学过程进展录制第二种方式是利用录屏软件,在计算机中安装录屏软件〔如:CamtasiaStudio或屏幕录像专家〕,录制通过PPT、WORD等形式呈现教学过程〔6〕 4网络课程建立意义 在高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形式可以实现教学手段从"板书+大屏幕";到"网络教学平台";的转变,教学方法上实现课上与课下严密结合,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转变为"课堂精讲+网络自学";的教学形式。
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4.1因材施教实行差异化教学 通过线上自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掌握情况自主性地选择学习内容,真正做到了因人施教 4.2施行自主选择性学习 网络资源可以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不同专业对本门课程的要求略有不同,所以根据专业性质及各专业实际岗位才能要求为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自学可以进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表达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4.3学习空间施行协同学习 在E-Learning系统中提供了答疑、讨论区等交互式反应及时的教学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与老师及时沟通,还能与同学进展交流通过交流平台,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促进了知识的创造和共享 5完毕语 网络课程的出现为高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老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对老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对教学质量有重要提升作用本文通过对网络课程教学形式建立现状的分析,以促进该教学形式得以被广泛地应用 彭永帅 霍永 宋金星 宋予震 王军 霍军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医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开展〔上,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2〕敖谦,刘华,贾善德.混合学习下"案例-任务";驱动教学形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4〕:42~47. 〔3〕王希斌,侯九阳,刘春媛,等."大学计算机根底";E-Learn-ing混合式教学形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89~90. 〔4〕李祁,李瑛,赵秀丽.MOOC平台下的"混合式";计算机教学形式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S2〕:111~113. 〔5〕魏绍蓉,王晓英,刘志强,等.基于E-Learning的混合式教学形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20~22. 〔6〕梁裕芬,韦俊彬,陈海英,等.微课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初步讨论〔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9〕:86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