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35KB
约87页
文档ID:4681550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1页
1/87

第一单元、认识乘法第一课时、认识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3 页内容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准备:学具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认识乘法)二、 新授1、教学例 11)出示例 1 图(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 2 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板书:2+2+2=6(只)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 3 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板书: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的多少?(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 3 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 4 个 3 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 4 个 3 连加来算。

2、教学“试一试”(1)出示试一试图2)例 1,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3)例 2,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4)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 ,集中交流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练习一(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4—5 页“想想做做”1—5教学目的: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准备:学具(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算式一共有( )个 3加法算式:( )+( )+( )+( )=( )乘法算式:( )× ( )=( )或( ) ×( )=( )2、读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5×4=20 6×2=12 3×8=243、导入新课:上面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习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认识乘法。

板书课题:练习一(1) )二、完成练习1、第 1 题学生读懂题意,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独立操作,集体讨论订正2、第 2 题a(1)出示第 1 小题图2)提问:有几缸金鱼?每缸有多少条?求一共有多少条,是求几个几相加?(3)学生独立填书,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b(1)出示第 2 小题图,提问:小朋友在做什么?小朋友分几组在跳绳,每组几人?求一共有多少人跳绳,怎样算?(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有困难的学生,集体交流3)讨论;求 4 个 5 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3、第 3 题(1)独立完成第 3 题的两道题2)集体交流指名说说两道题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是什么?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练习一(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5—6 页教学目的: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巩固对乘法的认识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3+3+3+3+3 ( )×( )=( )2+2+2+2+2+2 ( )×( )=( )2、看图先填空,再写乘法算式。

)个( )相加( )×( )=( )或( ) ( )=( )3、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认识,今天我们再上一节练习课看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板书课题:练习一(2) )二、完成练习1、第 6 题1)出示第 1 小题图,提问:每堆有几个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多少个?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出:这道题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计算?(2)独立完成第 2 小题,集体交流时提问:求一共多少个草莓就是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2、第 7 题出示第 7 题图,指名说说图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3、第 8 题独立完成第 8 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买 3 只狗一共用多少元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三、作业布置:机动 教学后记: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一课时: 2、3、4 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2、3、4 的乘法口诀(第 7—9 页, “想想做做”的第 1-4 题)教学目标: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 2、3、4 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 2、3、4 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 4 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准备:CAI 课件、小棒若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 (课件显示)1、 情景一、玩翘翘板1 个翘翘板上坐了 2 人问:有几个 2?(1 个 2)1 个 2 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 2×1)说明 1 个 2 就是 2 所以 2×1=2 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 (板书:一二得二)2 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4 个)现在有几个 2?乘法算式怎么写?(2×2=4)联系乘法算式 2×2 引出乘法口诀:二二得四想想:1×2=  你用哪一句口诀?2、 情景二、玩荡秋千1 只秋千上坐 3 人两只秋千坐 6 人,1 个 3 是 3,2 个 3 是 6,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谁能编 2 句乘法口诀?板书(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3 个 3 是多少?乘法算式怎么写?你能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吗?(小组互相说一说)板书:三三得九想一想:3×1=    3×2=     你用哪一句口诀?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 3 的乘法口诀,3 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 3 相加得多少。

3、 情景三:小朋友坐火车 一节车厢坐 4 人,2 节车厢坐几个?3 节呢?4 节呢?小组合作,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车厢的个数 1 2 3 4人  数 41 个 4  2 个 4 相加  3 个 4 相加  4 个 4 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板书:4×1=4,4×2=8,4×3=12,4×4=16交流:你可以编出 4 的乘法口诀吗?(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想一想:4×1=      4×2=    4×3=  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4、 试一试1×1=       1 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会编吗?板书:一一得一教学后记:第二课时:2、3、4 的乘法口诀的练习教学内容:2、3、4 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本第 10 页第 5-10 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记 2、3、4 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 2、3、4 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教学准备:课本第 10 页第 10 题的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背一背:采取游戏形式,背 2、3、4 的乘法口诀。

小组背 男、女生背 独立背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的?2、说一说:这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二三得六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3×1= 2×3= 4×1= 2×2=1×4= 4×3= 2×4= 3×3= 二、拓展1、课本第 10 页第 8 题,学生独立填写2、第 9 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答案不止一种,鼓励学生想出不同填法3、投影显示第 10 题图片1)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游乐场玩)(2)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乘法算式吗?(2×3=6)(3)小组交流你还能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列出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提出 3 架飞机共坐几个小朋友?2 架吊桥共有多少人等问题并列出算式3×3=9 和 4×2=84)根据所提问题,学生在书上写答案教学小记:第三课时:乘加、乘减教学内容:乘加乘减(第 11—12 页内容, “想想做做”第 1-4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算式,培养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了(课件显示:四个鱼缸,有 3个鱼缸里有 4 条金鱼,一个鱼缸里只有 2 条)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问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二、探究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交流:(1)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2)(2)先把 3 个 4 条相加再加 2 条 (4×3+2)板书 4+4+4+2=14 条 4×3+2=14 条三、拓展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 4 个鱼缸也看成有 4 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2问:4×4 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 2六、课堂作业教材 12 页第 2 题教学后记:第四课时 : 5 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5 的乘法(课本第 13—14 页,第 14 页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理解 5 的乘法口诀,会用 5 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课件显示:小朋友划船每只船上坐 5 人,一共有多少人?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船的只数 1 2 3 4 5人数 5二、合作探究以前大家知道了 1-4 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 5 的乘法口诀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2、生汇报教师板书;1 个 5 是 5 5×1=5 一五得五2 个 5 想加 5×2=10 二五得十3 个 5 想加 3×5=15 三五十五4 个 5 想加 4×5=20 四五二十5 个 5 想加 5×5=25 五五二十五3、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点拨: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 5 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 5 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比一个大,积就一个比一个大 5 三、形成应用1、将 5 的乘法口诀读一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