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95KB
约6页
文档ID:519242679
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_第1页
1/6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社会心理学实验——蔡格尼克记忆效应一、实验前期准备(一)实验背景20世纪2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Β.Β.蔡格尼克在一项记忆实验中发现的心理现象她让被试者做22件简单的工作,如写下一首你喜欢的诗,从55倒数到17,把一些颜色和形状不同的珠子按一定的模式用线穿起来,等等完成每件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大体相等,一般为几分钟在这些工作中,只有一半允许做完,另一半在没有做完时就受到阻止允许做完和不允许做完的工作出现的顺序是随机排列的做完实验后,在出乎被试意料的情况下,立刻让他回忆做了22件什么工作结果是未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忆68%,而已完成的工作只能回忆43%在上述条件下,未完成的工作比已完成的工作记忆得较好,这种现象就叫蔡格尼克效应蔡格尼克记忆效应(Zeigarnik effect),又称为蔡加尼克效应、“契可尼效应”,是指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二)实验假设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并且前者的回忆量几乎是后者的两倍。

二、实验方法与过程(一)被试者 上海财经大学学生,总计30名二)实验设计 自变量:任务被打断与否 因变量:被试者能否回忆出任务的内容 额外变量:任务的难度 额外变量的控制方法:每个任务所需的时间大体相近,难度基本相近三)实验准备1、设计15个简单的任务在这些任务中,只有一半允许做完,另一半在没有做完时就受到阻止2、将允许做完和不允许做完的工作出现的顺序进行随机排列3、完成任务列表:(1)数出30以内的质数(2)说出三个带心的成语(3)一道计算题(4)折一个纸飞机(5)用两支笔夹起一个空瓶子在房间里走一圈(6)找到通讯录里第十个联系人并记下号码(7)说一个今年发生的国际新闻(8)说出自己周三的课程(9)画出一个喜欢的动物(10)回想自己昨天吃了什么(11)把你的身份证给我(12)在纸上写三遍你的名字(13)回忆你的期末考试时间表(14)憋气10s (15)从身旁找一样带有蓝色的物品其中1 4 6 8 10 12 13需要中途打断四)实验过程1、告诉被试者,被试者即将完成15个简单的任务,其中有一半任务会被中途打断,但被试者并不知道实验的目的2、让被试者依次完成任务,对于需要打断的任务,在5秒左右进行打断。

3、在15个任务都完成以后,立刻让被试者回忆15件任务的内容4、记录被试者回忆出的任务的序号5、 统计回忆出被打断任务的比例与回忆出未被打断任务的比例 三、实验数据统计及分析(1)图表一:实验中记录的30组数据统计如下表被试编号被试回忆起事件的编号顺序(被中途打断的事件编号是1、4、6、8、10、12、13,)0111514412511869133202151415641310033159111546131072041065781194205151312138111494256061945813127071514411112965130815186514409129111365152810431101514121368725111324681213151457121514121684571310131386794105112151441312317148102611151514112768113104516169131211158171514811453122196101811151138107546122191641221089131551432010415811146791321232115141231210134678112211514512133476292315411110861451324151514612941310251556147361011242610135641282915271519781154610133122852361081311151242915141213123584119301141523647810121311(2)图表二:实验数据分析被试编号被试回忆起的事件中被打断的事件的个数/P被试回忆起的事件中未被打断的事件的个数/Q被试回忆起的被打断的事件与未被打断事件比例(P/Q)被试回忆起的被打断事件占总被打断的事件的比例(P/7)被试回忆起的未被打断事件占总未被打断的事件的比例(Q/8)01670.85714285785.71%87.50%02531.66666666771.43%37.50%03570.71428571471.43%87.50%04450.857.14%62.50%05580.62571.43%100.00%06531.66666666771.43%37.50%0755171.43%62.50%08431.33333333357.14%37.50%09761.166666667100.00%75.00%10641.585.71%50.00%1166185.71%75.00%12741.75100.00%50.00%13741.75100.00%50.00%14751.4100.00%62.50%1566185.71%75.00%16531.66666666771.43%37.50%17670.85714285785.71%87.50%18751.4100.00%62.50%19761.166666667100.00%75.00%20670.85714285785.71%87.50%21761.166666667100.00%75.00%22570.71428571471.43%87.50%23651.285.71%62.50%2455171.43%62.50%25560.83333333371.43%75.00%2655171.43%62.50%27761.166666667100.00%75.00%28560.83333333371.43%75.00%29570.71428571471.43%87.50%30761.166666667100.00%75.00%平均值1.13242063582.38%67.92%注:总的被打断的事件有7件,未被打断的事件有8件。

上表中红色数据表示被试回忆起的被打断的事件与未被打断事件比例(P/Q)大于0.875,即大于7/83)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尽管有的被实验者的回忆起的未被打断的实验比打断的实验多,但总的来说,被打断实验的回忆比例略高于未被打断的实验项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这与我们的实验假设相符合四、实验讨论及分析1、 (1)在预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我们小组将原实验中的22件工作减少到了10件工作,并进行了3组实验(3名被试均为女生)实验结果显示工作数量的变少导致记忆的数量增多,3组被试都想起来了全部的工作内容因此我们小组决定将被试回忆起的工作顺序作为统计数据,通过次序的先后画出被打断工作与打断工作的正态分布图,进行实验分析与此同时我们小组发现如(2)这一工作,由于难度及完成工作所用时间较长,3名被试均率先回忆出了此工作2)在进行正式实验时,我们将工作数量增加到了15件,并同时提升了工作难度与时长此次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被试者都无法想起全部工作内容因此我们小组决定还是遵循原实验中的分析方法,通过被试者回忆起的被打断与为打断的工作数量比例来进行数据分析附录:预实验具体内容(1) 从55倒数到17(打断)(2) 说出四个带心的成语(3) 把你的学生卡给我(4) 一道计算题(打断)(5) 把你的头发扎起来(打断)(6) 拍十七次手(7) 找到你桌上的毛概课本并翻到第120页(8) 回想你今天一天吃了些什么(打断)(9) 在纸上写两遍你的名字(打断)(10) 憋气10s2、任务间有差距,某个任务可能会对实验者造成深刻印象。

例如,第十四号任务,要求实验者憋气十秒,是在各个实验中唯一要对实验者身体造成不适的实验,实验时实验者回忆起来的概率较大另外,例如完成难度比较大的比如“5.用两支笔夹起一个空瓶子在房间里走一圈”,一开始需要先准备好道具,实验过程也要被实验这手脑并用,需要被实验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绝大多数被实验者都能回忆起3、实验数据较少,可能会有误差只有二十组实验,考虑到男女差异,时间长短,询问者提问的差异等等,实验受的影响非常大4、任务数量较少,实验者任务完成度很高只有十五组实验,实验者可以很轻易地想起大部分任务,使实验数据的差距很小乃至消失,使实验结果受到影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