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和谐互助 “和谐互助”开创课堂教学新局面 ——青岛即墨市第二十八中学“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典型材料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珮云到我校视察时这样评价:“42年始终坚持不懈学雷锋,将雷锋精神打造成即墨市的城市精神;探索推广的“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在青岛乃课堂改革中树立了典范并欣然留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题词我校始建于1967年,现有74个教学班,占地198亩,全校配有多媒体教学网、闭路电视网等“七网并备”,实现了教育教学网络化和现代化,形成了“四区六楼十八苑”的校园文化格局更是缔造出教育教学质量连续20年创全市最优,全市考入北大和清华学生中,有五分之四以上的学生初中阶段就读于我校的教育历史先后荣获青岛市教育改革十面红旗单位等青岛市级荣誉140多项,山东省素质教育名校等省级荣誉40多项,全国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称号30多项2023年,全国素质教育座谈会在青岛召开,我校被选为向周济部长直接汇报的唯一一所县级市初中学校学生节目先后5次走进中央电视台,6个节目获全国一等奖,曾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访问演出学校小交警代表山东省进北京接受曹钢川上将的亲切接见。
学生的科技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大赛上获奖频频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等20多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先后来校视察,对我校给予了高度评价《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也报道过我校教学工作 一、“和谐互助”掀起高效课堂风暴 (一)引发参观学习持久浪潮 “和谐互助”在我校取得巨大成功引起了省内外广泛关注2023年,青岛市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在我校召开,青岛市7区5市及江苏、河北、上海等省内外教育局领导、专家和校长等600多人参加了会议这次大会与会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实效之高是青岛市近十年来第一次,也是青岛市新课程改革实施八年来第一次青岛市教育局王金生副局长在大会上总结评价:“即墨二十八中课堂教学改革对全体与会者是个震撼,对青岛的教育改革方向是个启发,希望全市学校学习推广二十八中这一青岛地区龙头学校的创新理念、高效课堂”2023年11月,我校在全国首届初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作典型发言,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教授贺斌这样评价:“即墨二十八中这一新典型学校的“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给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城区、城市学校树立了学习的典型榜样。
随后学校又在2023年3月青岛“全国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经验交流会”、2023年4月沈阳“全国高效课堂经验交流会”等国家级会议上作为期半天的经验介绍,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等报刊也均作了专题报道正是因为“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简洁高效,易懂易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所以引发了一场省内外学校纷纷到学校参观学习的持久浪潮,先后有来自北京、浙江等十几个省市的兄弟学校领导教师逾万人到学校参观学习 (二)赢得领导专家高度评价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主任刘兼曾这样评价:“二十八中是一座金矿,只要你有心,就有挖不完的金子”2023年5月,山东省教育厅领导和教研员们到我校调研,认为这一教学策略“教的高效、学的高效、师友互助的高效,实现了和而共谐,助而互进”5月,北京教育学院顿继安等教授一行20多人考察后说:“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简洁和高效性、可操作和可推广性是我们见到的任何教学策略所无法相比的现在我校的西篮球场上几乎每天都停满了车辆,校园里每天都有操着不同口音的参观学习者,课堂里每天都有带着敬佩和赞许目光的外来听课老师,他们都感慨万千: 青岛重点高中创新学校100多位老师参观后感慨:二十八中“和谐互助”对我们震撼太大了,这么完善的高效教学策略我们拿过来就可应用,难怪二十八中毕业的学生到了我们学校发展势头这么好。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教育局高局长说:“二十八中42年的学雷锋历史,让人服气;将雷锋精神内涵延伸到课的“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更是让人刮目相看,来到二十八中的最大收获是:看到了大写的素质教育,学到了最简洁高效的教学策略 江苏6地市来的专家和校长们评价:一步入二十八中,看了二十八中的学校管理和各种展厅,不由得从心里引发一种很大的震撼但更大的震撼是第二次,是在课堂上深刻体验到二十八中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课堂魅力 内蒙古科左旗30位校长们参观后感慨:我们带着怀疑“和谐互助”是否高效的疑惑而来,但看到这种策略容易操作,体系规则完整,师友互助高效,真希望与28中结成手拉手兄弟学校,将28中这一青岛地区龙头学校的新理念、新策略传播到科左旗 浙江的专家和校长们评价:贵校先进的理念、务实的创劲、高效的课堂、精细的管理、浓厚的文化、周到的服务,我们40位校长只能用“惊叹”来形容我们内心的感受,我们走了那么多学校,到了28中才真正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和谐教育 《现代教育报》评价:步入二十八中,“大校大教育,大师大智慧”的气势令人震撼,四区六楼十八苑的独特校园文化格局令人惊叹,深入到“和谐互助”课堂更是让人拍手叫绝。
《中国教师报》评价:二十八中对“和谐教育”品牌进行了有效探索和实践,用心经营“和谐德育”,用情实践“和谐互助”,其“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真正实现了师生的和谐发展,创造了课堂的新神奇,掀起了一场课堂的新风暴 《中国教育报》评价: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生命的狂欢,教师在课堂上实现了价值的浓缩,二十八中用 “主体生命”诠释出传奇课堂,用“和谐互助”缔造出特色课堂,这块青岛地区的“金子”招牌以强劲的生命力一路欢歌,越走越美 „„ 二、“和谐互助”创新教学理念体系 (一)“和谐互助”理念创新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中明确提出:“把健康还给孩子,把时间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那么如何在不加班加点的前提下落实省市精神,实现减负增效呢?这就要求学校既要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更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因此,2023年我校提出打造“和谐教育”品牌,打造“高效课堂”,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诞生了“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即:“和谐”指在竞争和合作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互助”指师友在相互启发帮助中提升自身素质;“和谐互助”就是“和而共谐,助而互进”具体说:学生同桌两人为一个单元学习组,学习优秀的做“师傅”,学习较弱的当“学友”,课堂上通过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一帮一,兵教兵,亦师亦友,最终实现师友互助双赢。
我校“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实现了从旧“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走向“新双基”(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为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奠基)的过渡2023年,青岛市教育局局专门在我校召开了创新教学理念现场会,全市青规以上中小学校长,各区市教育局长参加了会议,推广了我校的“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教学管理经验 (二)“和谐德育”内涵创新 我校的校魂是“雷锋精神”,早在1993年,学校就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办公厅评为“全国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坚持不懈学雷锋42年,涌现的感人事迹多次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报道2023年统计:共收到表扬信13000多封,锦旗60多面现在学雷锋活动已经“课程化、系列化”,实施三年和谐推进计划,使学生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年年都有新要求新内容新主题,呈螺旋式递进上升我校之所以研究并能很快推广出“和谐互助”教学策略,追本溯源,是“雷锋精神”重新建构了学生的价值观、教师的育人观、学校的发展观,雷锋精神所蕴含的爱心、责任心、互帮互助精神和意志已经内化为学生、老师和学校的内在品质,全校已形成互助教育的文化氛围可以说将雷锋精神渗透到课堂中来挖掘出的教学策略,是我校42年坚持学雷锋文化内涵长期积淀的结果。
三、“和谐互助”奏响高效课堂最强音 (一)“和谐互助”引发课堂革命 一个典型引发一场革命当学校唱响向“高效课堂”要质量的教学主旋律时,在“和谐互助”理念体系引导下,全校掀起了探索“高效课堂”的浪潮 1.典型探索我校首先探索“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是时红霞老师,她在教学中深感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教师即使鞠躬尽瘁,仍然达不到理想的目标于是她大胆尝试让30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来当老师,负责教会30个学习较弱的学生,结果成绩普遍提高,差班也起死回生她从七年级开始教的两个班的学生成绩平平常常,可到了八年级,学生成绩名列级部前两名一入九年级,学校把一个数学成绩最差的班让她来教,结果中考时,该班数学成绩竟然在24个平行班中,一跃到了第6名,更可贵的是,时老师作业出奇的少,甚至没有书面作业 2.校本教研2023年当时红霞老师的成绩刚刚异军突起时,便有数学组教师自发前往听课,其他教师纷纷效仿,导致一段时间内,时红霞老师每节课都有很多老师听课,每个课间都有老师向时老师讨教秘方数学教研组及时有针对性地对“时红霞现象”进行教研她们先选择部分骨干教师进行实验,半年后数学学科“和谐互助”教学策略逐渐完善,并取得有效成果。
3.科研提炼学校抓住有效时机,组织骨干教师全面深入数学课堂,对这个本土化的课堂进行总结推广,进一步在七年级所有学科实验200 6、200 7、2023年寒暑假,先后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组织全体干部、实验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分学科进一步研究修订“和谐互助”教学策略 4.专家引领2023年学校专程请来青岛市教研室、教科室,青岛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山东省教科所、省教育学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一起深入课堂,从理论到实践反复研究论证,对这个本土化的课堂进行总结提炼,最终构建起了行之有效的“和谐互助”教学策略 (二)“和谐互助”构建有效载体 我校9门学科都建立起“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均以五步十环节教学模式为有效载体,均分三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课堂上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策略而是通过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实现师友互助共赢如数学新授课,师友分别进入“交流预习”、“互助探究”、“分层提高”、“总结归纳”、“巩固提高”五个步骤,教师实施起来可操作性强、实效性强 (三)“和谐互助”形成操作方案 “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现已经形成完整的技巧和配套措施,从师友划分、磕兑责任、强化培训、动态管理;到建立系列规则,制定制度;再到打造师友文化,形成“和谐互助”教育场,最后到师友、课堂、教师和谐互助评价机制,等等,我校把看似简单的教学策略研究完善到今天,用事实证实了江苏高考大县如东县校长们参观学习后的深刻体会:简洁高效,来听一节感到惊奇震撼;易懂易会,来学一天就能娴熟应用。
这就是即墨二十八中和谐互助神奇课堂的巨大魅力 (四)“和谐互助”有效推进机制 为全面推进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我校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评价机制,有效保障“和谐互助”的发展步伐修改了《和谐互助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和谐互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出台了《和谐互助班级考核制度》、《和谐互助教师教学考核制度》,完善了《和谐互助备课组、教研组考核办法》、《和谐互助班主任考核办法》、《和谐互助协调组考核办法》等配套措施 四、“和谐互助”凸现多元价值优势 (一)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课堂上看到的不是教师满堂灌、口若悬河唱独角戏的现象;老师简单的几句话引导便引来学生热火朝天的学习,学生同位之间有讲的、有听的、有练的,偶尔还会有串位讨教的现象„„正如教育部新课程教学专业组评价的那样:“一半师傅一半学友占据课堂的整个江山,师友同桌和谐互助30分钟,真正实现了生命的狂欢;教师只占15分钟的授课时间,点拨、总结、提升,真正实现了价值的浓缩首先是学友讲,如果学友遇到不会的问题,师傅就负责把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