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市第四医院心内科,陕西西安 710004)【摘要】 目的 探讨单项血脂水平和血脂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CA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 CAD 患者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 384 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者分为 3 组:未见异常者(0支)121 例为对照组(A 组),1-2 支病变者 149 例为 B 组,3-4 支病变者 114 例为 C 组分别分析单项血脂水平和血脂比值与 CAD 支数的关系结果 ①随着 CAD 支数的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逐渐下降,载脂蛋白 B(apo B)、总胆固醇(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 和 apo B/载脂蛋白 A(apo A)比值逐渐增加;以 C 组与 A 组比较,HDLC 水平、TC/HDLC 和LDLC/HDLC 比值的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4.52mmol/L 时造成 LDLC 的偏差,所有乳糜血清样本结果未纳入本文统计载脂蛋白(apo A)和载脂蛋白 B(apo B)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单位:mmol/L)。
血脂比值为 TC/HDLC、TC/apo A、TG/HDLC、TG/apo A、LDLC/HDLC、apo B/apo A所有病例的单项血脂水平均按Grubbs 法去掉可疑值,分别分析单项血脂水平和血脂比值与 CAD严重程度的关系以TC≥5.17mmol/L、TG≥1.69mmol/L、LDLC≥3.12mmol/L、HDLC≤1.04mmol/L、apo A≤1.00mmol/L 和 apo B≥1.10mmol/L 为异常值,A、B、C 组分别为 105 例(86.8%)、126 例(84.6%)、105 例(92.1%),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用 SPSS 10.0 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间比较方差齐时用 LSD 分析,方差不齐时用 Tamhanes T2 分析单项血脂水平和血脂比值与 CAD 严重程度的关系用 Pearson 相关系数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回归模型以 CAD 严重程度为因变量,以每个单项血脂水平和血脂比值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结果2.1 不同 CAD 患者冠脉狭窄支数与血脂参数的差别 由方差分析可见,HDLC 水平逐渐下降,apo B 水平、TC/HDLC、LDLC/HDLC 和 apo B/apo A 比值逐渐增加,在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均 P0.05)。
2.3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在判断 CAD 狭窄方面,TC/HDLC 比值是影响 CAD 严重程度最重要的变量,其次为 apo B/apo A 比值,其偏回归系数分别为 0.190(P0.05)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C/HDLC 是影响 CAD 严重程度最重要的变量,其次为 apo B/apo A,其偏回归系数分别为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TC 水平(3%)和明显低的 HDLC 水平(-9%)而且,即使 LDLC 水平正常,其 HDLC 水平降低对 CAD 的发生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 CAD 组中,LDLC/HDLC 比值的增加(23%),主要是由于 HDLC 水平的降低(14%),其次与 LDLC 水平增加(5%)有关在 CAD 组中,低 HDLC 水平组较正常 HDLC 水平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TC 水平更高(20% vs. 3%)Shai 等[2]对 32 826 名绝经后女性进行了 8 年的随访认为,血脂比值,譬如:TC/HDLC、LDLC/HDLC 或 apo B/apo A,由于能同时考虑到导致动脉硬化作用和避免动脉硬化作用,因此,比单项血脂水平可以更好地用于对心血管风险进行评估。
对 CAD 的相对风险大小,单项血脂指标依次排列:apo B 水平为 4.7、低的 HDLC 水平为4.2、TG 水平为 3.0、LDLC 水平为 2.7、TC 水平为 1.4,而血脂比值 TC/HDLC 为 6.3、LDLC/HDLC 为 5.1,且 TC/HDLC比值对 CAD 的预测比单独的 TC 或 HDLC 水平价值更大Ridker等[3]对 45 岁以上的 15632 名健康女性观察 10 年,结果,在调整了年龄、血压、吸烟、糖尿病和体重指数后,其相对危险在血脂比值大于单项血脂水平情况下,依次排列为:TC/HDLC 比值为3.81、LDLC/HDLC 比值为 3.18、apo B/apo A 比值为 3.01、apo B 水平为 2.50、HDLC 水平为 2.32、TC 水平为 2.08、apo A 水平为 1.75 和 LDLC 水平为 1.62Walldius 等[4]对 40 岁以上的 6903名男性和 57168 名女性随访 98 个月的结果显示,apo B 水平增加和apo B/apo A 比值增加与 CAD 危险的增加呈明显相关;而 apo A 水平增加与 CAD 危险的降低呈明显相关。
在预测 CAD 危险性方面,apo B/apo A 比值的价值优于 TC/HDLC 和 LDLC/HDLC 比值,而这种优势在 LDLC 水平0.9),相比之下,无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1/3在调整了血压和吸烟后,apo B/apo A 比值超过其上 1/3(>0.74)者与低于这一水平的患者相比,每年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20ΜmApo B/apo A 比值与代谢综合征联系紧密,并且与导致动脉硬化的血脂有很强的线性关系原则上,apo B/apo A 比值高的患者含 apo B 颗粒多,含 apo A 颗粒少apo B/apo A 比值与小LDL 相关,而后者是导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病的发展有关在相关研究的 52 个国家 15 000 人表明,apo B/apo A 比值对不论男女是一个主要的 CAD 预测因素[11]Meisinger 等[12]对 35-64 岁的 1414 名男性和 1436 名女性无心血管事件者平均随访了 13年,用多变量分析,认为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apo B/apo A 比值与 TC/HDLC 比值相似总之,从本文和国内外的资料分析表明,在反映 CVD 支数的关系上,其血脂比值(特别是 TC/HDLC 和 apo B/apo A)的改变较单项血脂水平更具有临床价值。
可能原因为:①血脂比值能同时地考虑到导致动脉硬化作用和避免动脉硬化作用;②在 CAD 组中,低 HDLC 水平组较正常 HDLC 水平组 TC 水平更高基金项目:陕西省西安市社会发展项目(No.GG04110)【参考文献】[1]Asztalos BF, Roheim PS, Milani RL, et al. Distribution of apoAIcontaining HDL subpopulation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0, 20(12):26702676.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I, Rimm EB, Hankinson SE, et al. Multivariate assessment of lipid parameters as predictor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ong postmenopausal women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guidelines [J]. Circulation, 2004, 110(18):28242830.[3]Ridker PM, Rifai N, Cook NR, et al. Non HDL cholesterol, apolipoproteins A I and B100, standard lipid measures, lipid ratios, and CRP as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 [J]. JAMA, 2005, 294(3):326333.[4]刘梅颜,胡大一. 尿酸水平对冠脉病变的预测 [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27(1):3638.[5]兰燕平,蔡天志.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27(5):468470.[6]刘萃红. 冠心病患者尿中微量白蛋白及血脂测定 [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37(4):491292.[7]王晓艳,党瑜华,Acharya DK,等. 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高敏 C 反应蛋白及血脂检测 [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41(3):502504.[8]明亮.冠心病患者血脂测定 [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9(6):11041105.[9]Walldius G, Jungner I, Aastveit AH, et al. The apo B/apo A I ratio is better than the cholesterol ratios to estimate the balance between plasma proatherogenic and antiatherogenic lipoproteins and to predict 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risk [J]. Clin Chem Lab Med, 2004, 42(12):13551363.[10]Wallenfeldt K, Bokemark L, Wikstrand J, et al. Apolipoprotein B/Apolipoprotein A I in relation to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change in carotid artery intima media thickness during 3 years in middle aged men [J]. Stroke, 2004, 35(10):22482252.[11]Yusuf S, Hawken S, Ounpuu S, et al. Effect of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52 countries (the interheart study): casecontrol study [J]. Lancet, 2004, 364(9438):937952.[12]Meisinger C, Loewel H, Mraz W. Prog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