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鲁徐氏家族谱系概述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50KB
约2页
文档ID:3991912
东鲁徐氏家族谱系概述_第1页
1/2

东鲁徐氏家族世系概述一姓家族修立谱牒,概为尊祖敬宗,分支派,别亲疏,使吾族人和睦团结,兴旺发达,以志永存公元一九六一年,族人士太、士全、士善、士祥公,分别代表大井头、青羊庄和东固三支去老家认祖归宗回来后在青羊庄修立支谱,迄今已五十多年凡四五十岁以下者均未上谱,实为憾事一九九五年恰逢老家续谱,族人公推我(立坤,又名秀才) 、立江、立彥、立功、丕国五人代表大井头、青羊庄和东固后村去洼陡续谱此次续谱声势浩大,规模空前,联系全国十几省市,动用款项几十万元,在济宁市道沟镇设立谱馆,购置印刷机,历时三年之久单谱馆整谱之人就一百多人,外加后勤和外出联络人员一百多人,终于在九六年修谱完工全谱共二十七卷,上至禹舜丙戌年,下至一九九四年甲戌年共四千二百四十九年从徐氏得姓始祖徐伯益至今一百三十二世人为方便计,一世至五十三世为上部,五十三世祖徐渊为下部一世祖六一年所续青羊庄支谱原十二代立字辈为七十三世从七十四世起全国统一行辈,丕字辈即为东字辈,并以藏头诗的形式即“东海世家”为头,定下二十个行辈:东圣昭明堂,海岱继绍光世宗庆毓秀,家绪永盛祥徐氏家族乃中原一望族唐朝初年至唐玄宗曾命人整理姓氏志,乃以全国前十大姓为国之栋,后十大姓为国之梁。

而徐氏为栋梁之首徐氏始祖徐伯益在大舜时佐禹治水有功,封为嬴邑候,娶姚氏生子二,长大廉,次若木二世若木在夏朝封为徐国君,都城颖川,食采东海,生子四,分为四姓:长子征国为徐氏;次子终为黄氏,三子季盛为马氏;四子简为赵氏三世祖徐征国为得姓始祖从二世至十二世都为夏朝徐国国君从十三世至二十八世皆为商朝徐国国君二十九世祖徐彥若协助武王伐纣,商亡,武王封徐彥若为忠义候三十世祖徐训封为东平侯后来各代均在周朝为大夫五十三世祖徐渊为下部始祖下部二世祖徐辟字新章,生于周显王二十四年,卒于周赦王四十八年,享年八十岁幼年择师友颛,二十一岁又入儒门,师从孟子,执经问难,正其心,去私欲,秉其道,修其身,二十年来随师游说宋、魏、齐、滕等国,四十一岁到齐国为客卿任内书台任期治国有方,为政清廉,德劭立卒,谥号徐子仙,葬于邹县桃园,其后人建先儒徐子祠,树墓碑,现由国家保护,以志永存二十世祖徐庐字明山,西汉时汉景帝封其为容城侯,镇边将军二十一世祖徐衡在汉武帝时封为太史令二十四世祖徐彥若为大学士五十二世祖徐秀即徐达字民瞻在明朝为户部侍郎明成祖永乐四年封为明鲁公,反元帝十年曾任大元帅徐氏家族因徐国而得姓,建都颖川(即郯城) ,食粟东海,古称“东海世家” ,后来族人繁衍昌盛,有些迁居鲁地,传至洪武四年元、亨、利、贞四公奉诏迁居滕东洼陡。

因其村周围多陡崖,村居洼处,故取名洼陡村,明朝大元帅徐达就出生在这里此村已有几百年历史,现有人口五千七百多人,分为三个大队,村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徐姓原有老林座占地一百五十多亩,墓碑有一百多座,后因修水库所破坏,只有一块御碑尚存博物馆中青羊庄村东北有一处名为裴家洼,那里埋葬的就是青羊庄系的始祖——徐德模,现在墓碑尚在,这也是过去我们与洼陡老家联系的唯一证据青羊庄糸即青羊庄、大井头、东固后村三处共有一千多人口,但散布在内蒙、东北、大江南北,全国各地都有徐氏踪迹,不少人声名卓著此次整理这个材料一是为了使族人能大致了解我族家史概况;二是知其根基,不会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三是为光大我族门楣,贡献祖国,造福万代以上所述是我从谱中择要点而叙,不当之处肯定不少,多望见谅读谱知家暖,心潮逐浪高,为此特赋诗一首以表衷怀>根植少昊四千夏,枝出皋陶将相家叶蔓遍布九州地,忠良独秀贯中华遥思昔祖承荫惠,美哉家谱著奇葩东鲁徐氏青羊庄系第七十三世孙徐秀才(即徐立坤) 二〇一五年七月一日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