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反措试题及答案》word版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9.51KB
约13页
文档ID:381678913
《反措试题及答案》word版_第1页
1/13

反措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继电保护是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网2、继电保护装置的___和选型,必须满足有关规程规定的要求,并经相关继电保护管理部门同意 配置 3、保护范围应___重叠,避免死区 交叉 4、两套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应取自___蓄电池组供电的直流母线段 不同5、两套保护装置的跳闸回路应___作用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 分别6、两套保护装置与其他保护、设备配合的回路应遵循相互___的原则 独立7、两套保护装置之间不应有___联系 电气8、每套保护均应含有完整的主、后备保护,能反应被保护设备的___及异常状态,并能作用于跳闸或给出信号 各种故障9、双母线接线变电站的母差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应经___闭锁。

复合电压10、应保证合理的设备___时间,确保验收质量 验收11、必须进行所有保护整组检查,模拟故障检查保护压板的___关系,避免有任何寄生回路存在 唯一对应12、保护___及二次回路现场变更须经相关保护管理部门同意 软件 13、变压器、电抗器宜配置单套本体保护,应___作用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 同时 14、基建调试应严格按照规程规定执行,不得为___减少调试项目,降低调试质量 赶工期15、装置检验应保质保量,严禁超期和漏项,应特别加强对基建投产设备在___内的全面校验,提高继电保护设备健康水平。

一年16、定期对所辖设备的整定值进行全面___和校核 复算17、差动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___应一致 相关特性18、对闭锁式纵联保护,“其它保护停信”回路应直接接入___,而不应接入收发信机 保护装置19、加强微机保护装置软件版本管理,未经___认可的软件版本不得投入运行 主管部门20、相关专业人员在继电保护回路工作时,必须遵守___的有关规定 继电保护21、装设静态型、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和收发信机的厂、站接地电阻应按规定,不大于___欧姆 0.5 22、继电保护配置的原则应遵循“强化主保护,简化___和二次回路” 的原则进行保护配置、选型与整定 后备保护      23、断路器失灵保护的___元件的动作和返回时间均不宜大于20ms,其返回系数不宜低于0.9 电流判别 25、微机保护装置的开关电源模件宜在运行___年后予以更换。

4~526、在各类差动保护中应使用___的电流互感器 相同类型27、继电保护直流系统运行中的电压纹波系数应不大于___ 2%29、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应采用___收发、往返延时一致的通道 同一路由30、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所有___的电缆均应使用屏蔽电缆,严禁使用电缆内的空线替代屏蔽层接地 二次回路31、防误装置用断路器或刀闸___不能用重动继电器,应直接用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辅助触点 闭锁回路32、防误装置电源应与___及控制回路电源独立 继电保护33、为避免油纸电容型电流互感器底部事故时扩大影响范围,应将接母差保护的二次绕组设在一次母线的L1 母差保护34、根据电网发展情况,应注意验算电流互感器的___稳定电流是否满足要求。

动热35、新建或改造工程应选用___电压互感器 电容式36、10KV以下用户___一次中性点应不接地 电压互感器37、新、扩建或改造的变电站直流系统的馈出网络应采用___供电方式 辐射状 38、直流母线在正常运行和改变运行方式的操作中,严禁___蓄电池组 脱开 39、枢纽变电站宜采用___结线或3/2结线方式 双母分段二、选择题:1. 对于有两组跳闸线圈的断路器,( A )A. 其每一跳闸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B. 两组跳闸回路可共用一组直流熔断器供电C. 其中一组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另一组可与一套主保护共用一组直流熔断器2. 有两套纵联差动保护的线路,( C )A. 两套纵联差动保护可共用一组直流熔断器B. 其中一组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另一组可与断路器控制回路共用一组直流熔断器C. 其中一组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另一组可与一套后备保护共用一组直流熔断器3.安装于同一面屏上由不同端子对供电的两套保护装置的直流逻辑回路之间( B )A. 为防止相互干扰,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电磁联系B. 不允许有任何电的联系,如有需要,必须经空触电输出C.一般不允许有电磁联系,如有需要,应加装抗干扰电容等措施4.一套独立保护装置在不同的保护屏上,其直流电源必须从( A )A. 由同一专用端子对取得正、负直流电源B. 由出口继电器屏上的专用端子对取得正、负直流电源C. 在各自的安装保护屏上的专用端子对取得正、负直流电源5.某一套独立的保护装置由保护主机及出口继电器两部分组成,分装于两面保护屏上,其出口继电器部分( A )A. 必须与保护主机部分由同一专用端子对取得正、负直流电源B. 应由出口继电器所在屏上的专用端子对取得正、负直流电源C. 为提高保护装置的抗干扰能力,应由另一直流熔断器提供电源6. 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装置的电流、电压引入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同时( C )A. 电缆的屏蔽层应仅在开关场可靠接地B. 电缆的屏蔽层应仅在控制室可靠接地C. 电缆的屏蔽层应在开关场和控制室两端可靠接地7.对于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为增强其抗干扰能力应采取的方法是(C)A. 交流电源引入线必须经抗干扰处理,直流电源来线可不经抗干扰处理B. 直流电源引入线必须经抗干扰处理,交流电源来线可不经抗干扰处理C. 交流及直流电源引入线均必须经抗干扰处理8.在以下三种关于微机保护二次回路抗干扰措施的定义中,错误是( B )A. 强电和弱电回路不得合用同一根电缆B. 尽量要求使用屏蔽电缆,如使用普通铠装铠装电缆,则应使用电缆备用芯,在开关场及主控室同时接地的方法,作为抗干扰措施C. 保护用电缆与电力电缆不应同层敷设10.结合滤波器二次侧最佳接地为( C )A. 不接地B. 在耦合电容器接地点处接地C. 距耦合电容器接地点处接地3~5m处接地11.对于集成电路型保护及微机型保护而言,( A )A. 弱信号线不得和强干扰(如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的导线相邻近B. 因保护中已采取了抗干扰措施,弱信号线可以和强干扰(如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的导线相邻近C. 在弱信号回路并接抗干扰电容后,弱信号线可以和强干扰(如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的导线相邻近12. 对于静态型(微机型、集成电路型、晶体管型)的线路保护,保护装置与重合闸之间( A )A. 应使用空接点或光电隔离连接B. 应使用电位的方式进行连接C. 可使用隔离变压器进行连接13.中间继电器的电流保持线圈在实际回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压降应小于回路额定电压的( A )A. 5% B. 10%C. 15%14.防止跳跃继电器的电流线圈与电压线圈间耐压水平应(B)A. 不低于2500V、2min的实验标准B. 不低于1000V、1min的实验标准C. 不低于2500V、1min的实验标准15. 按照部颁反措要点要求,防止跳跃继电器的电流线圈应( A )A. 接在出口触点与断路器控制回路之间B. 与断路器跳闸线圈并联C. 与跳闸继电器出口触点并联16. 按照部颁反措要点要求,防止跳跃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应小于跳闸电流的( C ),线圈压降小于额定值的10%。

A. 80%B. 70%C. 50%17. 按照部颁反措要点要求,电流互感器装有小瓷套的一次端子应放在( B )A. 线路侧B. 母线侧C. 线路或母线侧18. 按照部颁反措要点要求,保护跳闸连接片( A )A. 开口端应装在上方,接到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回路B. 开口端应装在下方,接到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回路C. 开口端应装在上方,接到保护的跳闸出口回路19.第一次采用国外微机型保护装置应遵循:( A )A. 电力部质检中心动模试验确认合格方可使用B. 基建投资单位(业主)的指令C. 网、省局继电保护部门的指令20.二次回路铜芯控制电缆按机械强度要求,连接强电端子的芯线最小截面为( A )A. 1.5 m㎡B. 2.5 m㎡C. 0.5 m㎡21.在保护和测量仪表中,电流回路的导线截面不应小于( B )A. 1.5 m㎡B. 2.5 m㎡C. 4.0 m㎡22.发电厂和变电站应采用铜芯控制电缆和导线,弱电控制回路的截面不应小于( C )A. 1.5 m㎡B. 2.5 m㎡C. 0.5 m㎡23.继电保护设备、控制屏端子排上所接导线的截面不宜超过( C )A. 4 m㎡B. 8 m㎡C. 6 m㎡24.选用弱电控制回路的电缆时,按机械强度要求,电缆芯线的最小截面应补小( C )A. 5 m㎡B. 1 m㎡C. 0.5m㎡25.芯线截面为4 m㎡的控制电缆,其电缆芯数不宜超过(A )芯。

A. 10B. 14C. 626.承受工频耐压试验1000V的回路有( C )A. 交流电流电压回路对地B. 110V或220V直流回路对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