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用雾化器风险分析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2.50KB
约10页
文档ID:447089840
医用雾化器风险分析_第1页
1/10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医用雾化器风险分析医用雾化器风险分析(一)产品电气安全性能和主要技术性能是否执行了国家和行业的强制性标准,性能指标的确定是否能满足产品的安全有效性,雾化颗粒等效体积粒径分布是否做出了要求奥咨达医疗器械咨询)(二)说明书中必须告知用户的信息是否完整,如应明确本产品使用的环境、使用人群和限制使用的药物种类;应明确产品一次性使用部件的使用注意事项等三)产品的主要风险是否已经列举,并通过风险控制措施使产品的安全性在合理可接受的程度之内只专注于医疗器械领域)(四)产品中装药液的容器、接触药液的部件应要求企业明确使用的材料,并且说明该材料采用的塑化剂对雾化器的药液容器及其部件,建议不得采用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或者提供证据表明其材料符合GB15593-1995关于醇溶出物的限量要求标准条款YY/T0316-2008附录C标准要求特征判定可能的危害C.2.1医疗器械的预期用途是什么和怎样使用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的作用是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对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缓解,是雾化药物的粒子直径大小及分布情况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 或对损伤或残疾的补偿,或——     — 解剖的替代或改进,或妊娠控制?—— — 使用的适应症是什么(如患者群体)?成人儿童操作危害:儿童使用时请确保有监护人在场,否则错误使用可能引起症状恶化。

信息危害:不完整的使用说明书等— 医疗器械是否用于生命维持或生命支持?—— — 在医疗器械失效的情况下是否需要特殊的干预?—— C.2.2医疗器械是否预期植入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植入的位置、患者群体特征、年龄、体重、身体活动情况、植入物性能老化的影响、植入物预期的寿命和植入的可逆性—— C.2.3医疗器械是否预期和患者或其他人员接触?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预期接触的性质,即表面接触、侵入式接触或植入以及每种接触的时间长短和频次雾化吸入面罩等直接与患者皮肤表面接触,短期、多次接触生物学危害:对皮肤有危害或刺激的材料使用,导致皮肤粗糙、皲裂C.2.4在医疗器械中利用何种材料或组分,或与医疗器械共同使用或与其接触?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和有关物质的相容性;—— — 与组织或体液的相容性;PVC生物学危害:有毒的物质混入后,混入的异物连同药液被患者吸入对皮肤有危害或刺激的材料使用,导致皮肤粗糙、皲裂— 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是否已知;—— — 医疗器械的制造是否利用了动物源材料?—— C.2.5是否有能量给予患者或从患者身上获取?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传递的能量类型;气流压力能量危害、操作危害:送气管在治疗中拔下,由于气压的作用使用户受伤。

— 对其的控制、质量、数量、强度和持续时间;参见各产品说明书信息危害:不完整的使用说明;性能特征不适当的描述;不适当的预期使用规范;限制未充分公示— 能量水平是否高于类似器械当前应用的能量水平依据企业提供资料定能量危害、操作危害:可能引起症状恶化或使用出现人身伤害C.2.6是否有物质提供给患者或从患者身上提取?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物质是供给还是提取;供给药液生物学危害、操作危害:药液的种类、用量、用法请遵医嘱,否则可能引起症状恶化;对皮肤上附着药液等,导致皮肤粗糙、皲裂信息危害:不完整的使用说明等— 是单一物质还是几种物质;依据企业信息提供生物学危害、操作危害:药液的种类、用量、用法请遵医嘱,否则可能引起症状恶化信息危害:不完整的使用说明等— 最大和最小传递速率及其控制依据企业信息提供-C.2.7医疗器械是否处理生物材料用于随后的再次使用、输液/血或移植?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处理的方式和处理(一种或多种)物质的类型(如自动输液/血、透析、血液成分或细胞疗法处理)可能用于再次使用信息危害:限制未充分公示;废弃本体、附件以及另售品的处理方法,务必遵照当地政府的规定执行否则引起环境卫生方面的混乱。

C.2.8医疗器械是否以无菌形式提供或预期由使用者灭菌,或用其他微生物学控制方法灭菌?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医疗器械是预期一次性使用包装,还是重复使用包装; 一次性面罩等可为一次性使用,其余产品可为重复使用生物学危害初次使用、长时间不使用以及使用前细菌附着,用户若没有详细参照说明书进行灭菌、消毒,有可能引起症状恶化信息危害:不完整的信息消毒、灭菌说明— 储存寿命的标示;依据企业信息提供-— 重复使用周期次数的限制;依据企业信息提供信息危害不完整的使用说明— 产品灭菌方法;依据企业信息提供生物学和化学危害:初次使用、长时间不使用以及使用前细菌附着,用户若没有详细参照说明书进行灭菌、消毒,有可能引起症状恶化信息危害:不完整的信息消毒、灭菌说明— 非制造商预期的其他灭菌方法的影响依据企业信息提供生物学危害:有可能引起症状恶化,以及他人病菌的感染信息危害:不完整的使用说明C.2.9医疗器械是否预期由用户进行常规清洁和消毒?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的类型和清洁周期次数的限制医疗器械的设计可影响日常清洁和消毒的有效性另外,应当考虑清洁剂或消毒剂对器械安全性和性能的影响依据企业信息提供生物学危害:初次使用、长时间不使用以及使用前时细菌附着,用户若没有详细参照说明书进行灭菌、消毒,有可能引起症状恶化。

信息危害:不完整的信息消毒、灭菌说明,不正确的消毒灭菌方式,煮沸消毒引起的变形,影响喷雾性能C.2.10医疗器械是否预期改善患者的环境?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温度;雾化药液温度可能高于周围环境温度能量危害:由于长时间使用容易引起本体温度过高,可能引起烫伤信息危害:说明书中未进行说明提示,可能引起烫伤— 湿度;—— — 大气成分;—— — 压力;—— — 光线—— C.2.11是否进行测量?  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测量变量和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C.2.12医疗器械是否进行分析处理?  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医疗器械是否由输入或获得的数据显示结论、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和置信限应当特别注意数据和计算方法的非预期应用—— C.2.13医疗器械是否预期和其他医疗器械、医药或其他医疗技术联合使用?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识别可能涉及的任何其他医疗器械、医药或其他医疗技术和与其相互作用有关的潜在问题,以及患者是否遵从治疗本产品与药品联合使用信息危害:说明书中没有详细说明,药液的种类、用量、用法请遵医嘱,可能引起症状恶化C.2.14是否有不希望的能量或物质输出?应当考虑的与能量相关的因素包括噪声与振动、热量、辐射(包括电离、非电离辐射和紫外/可见光/红外辐射)、接触温度、漏电流和电场或磁场。

可能会有漏电流、接触温度、电磁电磁能危害:由于本体的动作的电磁波的影响,引起其他医疗机器的误动作热能危害: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本体表面温度上升可能引起烫伤漏电流危害:噪音危害:由于长时间使用,而长时间至于噪音环境中的危害应当考虑的与物质相关的因素包括制造、清洁或试验中使用的物质,如果该物质残留在产品中具有不希望的生理效应一次性使用产品若为环氧乙烷灭菌,应考虑残留量的风险-应当考虑的与物质相关的其他因素包括化学物质、废物和体液的排放—— C.2.15医疗器械是否对环境影响敏感?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操作、运输和储存环境它们包括光线、温度、湿度、振动、泄漏、对能源和致冷供应变化的敏感性和电磁干扰受电磁干扰振动危害:运输过程中,由于振动导致本体故障高、低温湿度危害:运输过程中,由于高低湿温度的变化等引起本体故障治疗)使用过程中,由于高低温湿度的变化等引起本体故障坠落危害:由于高处坠落的原因,导致本体故障;电磁能危害:由于周围机器产生电磁波的干扰,本体产生误动作C.2.16医疗器械是否影响环境?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对能源和致冷供应的影响;—— — 毒性物质的散发;—— — 电磁干扰的产生可能电磁能危害:由于本体的动作的电磁波的影响,引起其他医疗机器的误动作。

C.2.17医疗器械是否有基本的消耗品或附件?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消耗品或附件的规范以及对使用者选择它们的任何限制有信息危害:不完整的使用说明;性能特征不适当的描述;不适当的预期使用规范;限制未充分公示C.2.18是否需要维护和校准?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维护或校准是否由操作者或使用者或专门人员来进行?依据企业自定情况-— 是否需要专门的物质或设备来进行适当的维护或校准?依据企业自定情况-C.2.19医疗器械是否有软件?  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软件是否预期要由使用者或操作者或专家进行安装、验证、修改或更换可有部分控制功能-C.2.20医疗器械是否有储存寿命限制?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标记或指示和到期时对医疗器械的处置有-C.2.21是否有延时或长期使用效应?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人机工程学和累积的效应其示例可包括含盐流体泵有随着时间推移的腐蚀、机械疲劳、皮带和附件松动、振动效应、标签磨损或脱落、长期材料降解依据企业实际情况信息危害:不完整的使用说明;性能特征不适当的描述;不适当的预期使用规范;限制未充分公示C.2.22医疗器械承受何种机械力?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医疗器械承受的力是否在使用者的控制之下,或者由和其他人员的相互作用来控制。

—— C.2.23什么决定医疗器械的寿命?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老化和电池耗尽老化、消毒灭菌操作危害:由于长期使用导致部件老化,有可能不能正常动作,起症状恶化信息危害:不完整的使用说明;性能特征不适当的描述;不适当的预期使用规范;限制未充分公示C.2.24医疗器械是否预期一次性使用?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器械使用后是否自毁?器械已使用过是否显而易见?可能信息危害:不完整的使用说明;性能特征不适当的描述;不适当的预期使用规范;限制未充分公示C.2.25医疗器械是否需要安全地退出运行或处置? 需要信息危害不完整的使用说明;性能特征不适当的描述;不适当的预期使用规范;限制未充分公示C.2.26医疗器械的安装或使用是否要求专门的培训或专门的技能?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医疗器械的新颖性,以及医疗器械安装人员的合适的技能和培训依据企业实际情况操作危害:儿童使用时请确保有监护人在场,否则错误使用可能引起症状恶化;药液的种类、用量、用法请遵医嘱,否则可能引起症状恶化信息危害:不完整的使用说明C.2.27如何提供安全使用信息?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信息是否由制造商直接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或涉及的第三方参加者,如安装者、护理者、卫生保健专家或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