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隋代至明清古代科举考试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04KB
约2页
文档ID:456162361
从隋代至明清古代科举考试_第1页
1/2

《从隋代至明清古代科举考试》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 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 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仓)员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 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 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 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 “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 “同进士出身”的称号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 童生,获取功名秀才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 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 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 (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一会元一状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