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73MB
约12页
文档ID:448337967
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_第1页
1/12

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系年级 17级**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一、 实验目的1. 了解溶血现象及细胞通透性的一般规律;2. 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二、 实验原理细胞膜是一种半透膜,对物质的通透具有选择性,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水分子会大量渗到细胞,使细胞胀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发生溶血将红细胞放入含有不同溶质的溶液中,由于细胞膜对各种溶质的透性不同,有的溶质可以渗入,有的则不能,渗入的溶质能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所以促使水分进入细胞由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hemolysis )随着水分不断进入,红细胞最终破裂并引起溶血因而发生溶血现象所需的时间长短可以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因此,本实验选用红细胞作为细胞膜透性的实验材料,将其放人不同的介质溶液中,观察红细胞的变化三、 实验用品1. 实验材料鸡血〔事先取好,参加Alsever液,混匀后制悬液,4℃保存〕;2. 实验试剂0.85%的氯化钠溶液〔等渗溶液〕;0.0085%的氯化钠溶液〔低渗溶液〕0.8mol/L的甲醇、0.8mol/L的丙三醇、6%的葡萄糖溶液、2%的Triton *-100溶液〔高渗溶液〕;3. 实验器材试管〔此处用的是刻度离心管〕六支、离心机、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四、 实验步骤1. 取血吸取预先处理好的鸡血溶液6mL,参加4mL的等渗0.85%的氯化钠溶液,混匀后放入离心机,1200rpm离心5min;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系年级 17级**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2. 制细胞悬液用滴管吸取上清液,参加与沉淀量相等的等渗NaCl溶液,混匀制成悬液。

〔如果沉淀量少于1.2ml,则补充鸡血〕3. 溶血现象观察在离心管之中分别参加0.85%的氯化钠溶液、0.0085%的氯化钠溶液、0.8mol/L的甲醇、0.8mol/L的丙三醇、6%的葡萄糖溶液、2%的Triton *-100溶液3mL,滴入两滴细胞悬液,立即混匀并计时,溶血现象发生后,记录溶血时间,并制片观察溶血情况:0.0085%的氯化钠溶液、0.8mol/L的甲醇、2%的Triton *-100溶液〔高渗溶液〕反响非常迅速,因此需立即观察;0.8mol/L的丙三醇、6%的葡萄糖溶液反响程度不剧烈,所以,每间隔10分钟观察记录溶血情况,观察1h注意:6%的葡萄糖溶液有强烈的诱导细胞融合的作用,因此,必须严格混匀之后进展观察五、 实验结果判断(一) 判断指标(1) 不溶血:液体分二层,上层浅黄色透明,下层红色不透明镜检红细胞完好2) 不完全溶血:溶液混浊,上层变成红色,镜检有局部红细胞有缺口或破裂3)完全溶血: 液体变红而且透明,镜检发现细胞全部成碎片二) 记录溶血时间:试剂类型是否溶血时间结果分析0.85%NaCl+稀释鸡血否等渗溶液中不会发生破裂,作为对照0.0085% NaCl+稀释鸡血是30s低渗溶液,细胞吸水涨破。

0.8mol/L甲醇+稀释鸡血是8s高渗溶液,细胞通透性大,导致胞渗透压升高,吸水涨破0.8mol/L丙三醇+稀释鸡血是9s高渗溶液,细胞通透性大,导致胞渗透压升高,吸水涨破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系年级 17级**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6%葡萄糖溶液+稀释鸡血是1h未完全溶血高渗溶液,细胞吸收缓慢,细胞逐渐吸水涨破2%Triton *-100溶液+稀释鸡血是1h未完全溶血高渗溶液,细胞吸收缓慢,细胞逐渐吸水涨破六、 实验结果照片图 1 0.85% NaCl 溶液下的细胞形态〔放大倍数10 ×40〕:细胞轮廓明显清晰,细胞大小正常,细胞质透光正常1. 0.85% NaCl 溶液〔对照组〕图 3 加0.0085%NaCl溶液后的细胞形态〔10×40〕:溶血后,细胞破裂,留下一个模糊的血影〔较暗视野观察〕图 2 参加后30s,细胞悬液出现溶血现象:〔右为等渗对照,左为实验组〕由深红色溶液变为,透明、颜色较浅的溶液2. 0.0085% NaCl溶液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系年级 17级**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图 5 加0.8mol/L甲醇溶液后细胞形态:〔10×40〕:溶血之后,仍是细胞破裂,留下模糊的血影〔在较暗视野下观察〕。

图 4参加后8s,细胞悬液发生溶血现象:〔右为等渗对照,左为实验组〕由深红色溶液变为透明、颜色较浅的溶液3. 0.8mol/L甲醇溶液图 7参加Triton *-100后细胞的状态〔10×40〕:溶血后,细胞膜遭到破坏,细胞内容物流出,留下模糊血影〔暗视野下观察〕图 6参加后9s,细胞悬液发生溶血现象:〔右为等渗对照,左为实验组〕由深红色溶液变为透明、颜色较浅的溶液由于细胞不完全破裂,所以透明度相对较差,细胞液浑浊4. Triton *-100 溶液5. 0.8mol/mL的丙三醇溶液宏观变化: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系年级 17级**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图 9 参加丙三醇溶液之后60min,细胞悬液明显变得较为澄清〔左为等渗对照组,右为实验组〕图 8 参加丙三醇溶液0min,细胞悬液未发生太大的颜色变化〔左为等渗对照,右为实验组〕镜检观察结果:图 11 丙三醇参加后10min时的显微状态〔10×40〕:视野之中,细胞仍然为完全状态,轮廓清晰,不发生溶血溶血率=0 %图 10 丙三醇参加后0min的显微状态〔10×40〕: 视野中细胞全部为完全状态,细胞轮廓清晰,不发生细胞破裂。

溶血率=0%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系年级 17级**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图 15丙三醇参加后50min后的显微状态〔10×40〕:视野之中更多的细胞边缘不规则化,细胞破裂的速度明显加快,形成更大数量的血影溶血率=10%图 13 丙三醇参加后30min后的显微状态〔10×40〕:视野之中,油滴数目开场减少,细胞边缘开场出现不规则不圆滑的断裂,这标志着丙三醇已经开场进入细胞溶血率=1.3%图 12 丙三醇参加后20min后的显微状态〔10×40〕:视野之中,开场出现很多丙三醇油滴,连接在细胞膜外表,开场有少局部细胞发生破裂,形成轮廓模糊的血影溶血率=0.5%图 14丙三醇参加后40min后的显微状态〔10×40〕:视野之中更多的细胞边缘不规则化,丙三醇已经逐步进入细胞同时,破裂细胞数量也在增加溶血率=3.1%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系年级 17级**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图 16 丙三醇参加之后60min的显微状态〔10×40〕:视野中,细胞破裂速度更加迅速,出现了大量轮廓模糊的血影,但溶液仍未完全溶血,预计完全溶血时间>1h。

溶血率=50%图 17 参加葡萄糖溶液0min,细胞悬液颜色变化不明显〔左为等渗对照,右为实验组〕图 18 参加葡萄糖溶液60min,细胞悬液颜色较为澄清〔左为等渗对照,右为实验组〕6. 6%葡萄糖溶液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系年级 17级**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图 20 参加葡萄糖溶液之后10min的显微状态〔10×40〕:细胞全部轮廓清晰,没有破裂现象,但局部细胞发生融合,因此一定要混合均匀,防止融合现象影响观察溶血率=0%图 19 参加葡萄糖溶液后0min的显微状态〔10×40〕:由于葡萄糖溶液具有降低细胞外表外表*力的作用,因此会诱导细胞融合,所以视野中有细胞融合成团溶血率=0%镜检结果:图 22 参加葡萄糖溶液之后30min的显微状态〔10×40〕:更多的细胞发生破碎,标志大局部细胞的渗透压已经高于环境:溶血率=10.0%图 21参加葡萄糖溶液之后20min的显微状态〔10×40〕:细胞开场出现破碎,内容物流出的现象,形成局部血影溶血率=7.5%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系年级 17级**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图 24 参加葡萄糖溶液之后50min的显微状态〔10×40〕:视野中,细胞溶血现象更加明显,在此段中,速度相对最快。

溶血率=30.0%图 23 参加葡萄糖溶液之后40min的显微状态〔10×40〕:视野中,局部细胞边缘扭曲变形,细胞破裂的速度加快,出现更多的血影溶血率=13.3%图 25 参加葡萄糖溶液之后60min的显微状态〔10×40〕:视野中,细胞悬液同样没有完全溶血,局部细胞仍然状态完整,轮廓清晰,预计完全溶血时间>1h溶血率=40.5%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系年级 17级**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七、 实验思考与总结1. 实验中有六组实验,其中四组完成速度较快,结果记录较为方便,而剩余两组:丙三醇和葡萄糖溶液的实验之中,实验周期较长且实验记录较多,因此可以进展组分工,分为两组更加高效的完成实验;2. 由于Triton-*试剂和甲醇溶液对于细胞反响的较为迅速,所以,完全溶血状态很难稳定准确的观察到,所以应该在滴加血细胞溶液之前,做好准备计时,参加后迅速混匀观察;. z.。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