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让课堂更有“度”刍议自主发展中的师生共建课堂 刘庆梅尝试,通俗地说,就是先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尝试,正是教师放手、学生自主的开端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高效课堂,其实就是在倡导一种“尝试学习”的方式,它体现了学生从一开始就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预习”,最后,在自主学习中走得更远、更深在有效尝试中,如何做到有序引导,从而构建一种“师生共建、自主发展”的和谐课堂呢?本文从独学、合学、互学三个方面展开探讨,试图构建有“度”的共建课堂一、独学,让尝试学习有高度独学,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一个人自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个过程体现的是学习的自主性某种意义上讲,独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根本体现在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随着其个性心理的逐步完善,需要教师由扶到放,善于引导,适当放手,主动让学生去尝试,去试着独学在课前、在家里,甚至在课堂上都有效自发自为地进行独立有效的学习这种多层次、多途径的独学,恰恰是自主发展理念下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学习的一种体现,更是师生共建和谐课堂的一种前提,也使得尝试学习的过程不断走向自己的高度比如,针对苏教版第八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我在开始导入新课时,引导学生在独学时重点完成几个问题:(l)解决生字词。
不明白的或者不知晓的字词自己查字典2)通读课文要求读两遍,不读错,不指读,不读漏3)思考本文重点写了樟树什么4)思考为什么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开始,这种有层次式的引导,让学生独学有目标、有内容,知道具体怎么做某种程度上讲,这还是独学的初级阶段,是尝试学习的一种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做的是“扶”,如果一开始就放手,学生反而不会独学当然,到了一定高度后,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独学习惯,而教师这时需要的是放手,真正的放手比如,笔者如果安排学生独学,一般都是布置“回家把某某一课学习一下”学生基本上都能完成,甚至还有学生去翻阅图书,通过百度查找资料独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高度在师生共建的课堂里,独学才能让学生的尝试学习有所得、有所获因此,笔者让学生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都会按照这样的方法,通过目标导学引导学生去尝试,去独学,去自我体验二、合学,让尝试学习有广度合学,相比独学,在形式上更加自由,人数也较多一般以四人小组为宜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学,充分展示一个“合”字呢?这其中.合作的形式、合作的流程由谁来主持,怎样发言,怎样记录,怎样汇报,怎样展示学习的成果等,都需要教者进行认真的设计。
只有合作过程的有效,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合学的有效通过小组合学,让学生自己去研讨,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挖掘,追求的广度会进一步叠加,从而让尝试学习更具有厚实的基础,为学生进一步的尝试学习奠定基础,从而让“尝试”更具广度比如,针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黄河的主人》这一课,笔者一开始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在合学中,有的小组从黄河出发,寻找那些描写黄河气势的语句,有的学生甚至还找出了一些描写黄河的诗词歌赋;有的小组则从艄公出发,围绕描写艄公的语句,让人体会艄公凭什么成为黄河的主人:有的小组则从乘客出发,通过对比,让他们体会乘客为何会谈笑风生其中最绝的一个小组,则从作者的角度考虑空中俯瞰黄河,然后拉近描写艄公,等等不给学生目标,学生会自己寻找合学目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拓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创造能力让所有学生都有事做,都能找到合学的着力点某种程度上讲,尝试学习中的合学,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毕竟教师只是搭建平台,至于各小组合学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认识与水准当然,合学也有一定弊端,那就是往往让课堂呈现一种散漫的感觉,而且还不易掌握时间节奏,容易给人一种失控感然而,当我们真正把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展开合学后,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学生的思想,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那种“我要学”的尝试欲望。
三、互学,让尝试学习有深度“互”有交互帮助的意思那么,谁来和学生交互,谁来给学生以帮助?当然是教师这个大“学生”毕竟自主发展理念下的师生共建课堂,除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自发自为外,更需教师的积极引领有效预设因而这里的“互”,更多侧重于教师的引导,从而让学生的尝试学习具有一定的方向,有了方向,学习的过程将会具有深度在互学中,其形式多样,有探讨式、有交流式、更有辩论式等,这里的教师就真正成了平等中的首席,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导师,在对学生的有效引领中,“尝试学习”才会向“青草”更深处漫溯比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苏教版第八册《云雀的心愿》这一课时,学生在合学中捉到很多问题,如,森林的作用,怎样预防沙漠,甚至还有小组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起云雀来说实话,这已经是离题万里了然而此时,作为教师,对于这些没有预设不可预见的即时性的生成,我们一不能否定,不然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二不能不顾,不然这课合学下去没完没了,还始终没有结果,甚至文不对题这时笔者没有计较,而是在互学上下功夫首先引导各小组归纳一条最有价值的问题,接着全班讨论归纳、引导,从而得出~条最有价值的问题,那就是“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这里教师再一次步步设引,将问题进一步分解:“云雀为何会产生这个心愿?”“森林有什么作用?”“怎样防止水土流失?”等等。
这样让学生之前发散的思维集中到一点,步步深入,从而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在自主发展的课堂中,互学是实现师生和谐、师生共建的最大关键,是主体与主导的完美统一互学,把学生的尝试学习不断推向了自己的深度在有效教学中,教者只有善于放手让学生“尝试学习”,让学生从“开始”即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预习”,那么,将会把这种学习过程延续得更广、更深、更远总之,师生在自主发展中共建课堂的过程,必须要有一种大胆尝试的品质唯有敢于尝试,才能凸显真学精神,学生只有在学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有效尝试,学的过程才会更自主、更深入对于尝试学习来说,尝试本身就是一个螺旋阶梯逐步上升的过程独学、合学、互学”这三部曲,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加自主,在自主的发展中,师生共建的课堂会更加和谐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凌河小学)( 闰继宁)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