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号演奏中嘴唇振动的控制技巧 张铁成(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Summary:小号演奏中,嘴唇的振动是其它演奏技巧的基础,嘴唇振动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全部技巧的掌握和演奏效果嘴唇要达到充分的振动,必须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了解嘴唇振动的原理掌握了规范、正确的嘴唇振动,就迈出了小号演奏中最成功的一步Keys:小号演奏;演奏技巧;嘴唇振动“小号的号嘴、上下嘴唇和上下门牙,三者组合成为一个整个的发音体,其中嘴唇在这个发音体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犹如弦乐器中的琴弦、木管乐器中的簧舌……”①嘴唇振动是关系到小号演奏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小号演奏的基础,是发出美妙旋律的工具,是演奏家征服听众的制胜法宝一、嘴唇与号嘴的关系根据柏努利定律:“流速增加,压强就减低”这就是说,无论是液体或气体,当它们的流速增加,单位面积的压强便减小小号的发声原理就是依据这个定律,风口是小号的声源,气息是工具,在演奏小号时嘴唇的控制是关键初学小号的人在了解其发声原理后,往往在短时间内便能够吹响,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不会有大的进步其关键就在于是否掌握一种科学的、正确的嘴唇振动方法。
嘴唇在振动时,需要唇部周围肌肉的控制,这被称为口型也就是说,学习小号,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口型由于民族、人种的不同使得在学习吹小号时口型的具体情况也会有所差异,但演奏原理是一致的控制唇部活动的肌肉包括上唇方肌、下唇方肌、颏肌、笑肌、三角肌、口轮匝肌、咬肌等在吹奏时明显用力的主要有下唇方肌、三角肌和口轮匝肌、笑肌等部位号嘴的位置,应尽量放在嘴唇的正中,不要偏向某一边,除受牙齿条件的影响,稍稍偏左或偏右亦可,但不要偏得过多,否则不利于高音或低音的演奏关于号嘴的上下位置,一般情况下以1/3上唇,2/3下唇为最佳当然也有上下唇各占1/2,甚至2/3上唇、1/3下唇或3/5上唇,2/5下唇等等的说法,还应根据不同人的牙齿和嘴唇情况而定二、嘴唇振动对小号音色的决定作用乐音是由物体规则、周期性的振动而产生的,并且有准确的高度(也叫音高);噪音是由物体无规则、无周期性、杂乱无章的振动而产生,并且没有准确的高度因此,嘴唇振动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小号的音色,控制嘴唇的振动对演奏小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嘴唇振动主要是指唇尖(即号嘴覆盖的部分)的振动,所发出音色的好坏则取决于唇部肌肉的控制唇部肌肉在吹奏时明显用力的主要有下唇方肌、三角肌和口轮匝肌等部位,下唇方肌的作用主要是向下向外牵引下唇,三角肌主要[]是牵拉口角向下,这两处肌肉用力,使下唇周围肌肉固定后,让口轮匝肌用力,才能有效地控制唇尖的振动。
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基本的练习就是依照上述方法练习嘴唇的自然振动,即“轻口型”(依靠嘴唇的自然振动而发音):在练习时应特别注意不得用号嘴紧压嘴唇即“重口型”(依靠对嘴唇的压力承非自然振动),而应让嘴唇作自然振动三、演奏高低音时嘴唇的变化有振动才有声音,振频越高则声音越高且尖;振频越低则声音越低而沉结合嘴唇结构:上下嘴唇相对放松时,气流通过所产生的振频较低,所发出的声音往往是低音;上下嘴唇相对紧张时,气流通过所产生的振频较高,所发出的声音则往往是高音为使高低音能自如的演奏,必须要有正确的肌肉动作来进行控制演奏低音时气流较缓,唇部肌肉松弛,唇尖风口较大,使振动的振频变低,所形成的气柱较粗;随着音逐渐变高,气流随音高逐渐变急,唇部肌肉控制力量随之增大,唇尖的风口也相映变小,使振动的振频变高,所形成的气柱也变细随着音高由低到高的变化,气息由缓到急,嘴唇肌肉的控制力量由小到大,风口也相映的由大变小若正确处理好以上几方面的关系,加以长期练习,便能灵活自如的演奏不同音高的音,从而在演奏乐曲时提高准确程度,增加表现力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嘴唇随音高变化的练习方法要做到灵活、自如的控制高低音,要经过长时间的系统训练,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更深一步的演奏奠定基础。
吹奏高音时,嘴角用力向后,上下嘴唇往回收,并把风口变细,作常笑状,再用高速气流通过两唇之间的小缝隙,同时稍稍用力让下巴向上向前并拢些,口型像说“哝”(口腔并拢)字吹奏中、低音时,嘴唇较为放松,下巴向下向后推,同时口腔要打开,气流流量加大,两唇之间的缝隙也加大,口型像说“呀”字必要时喇叭口可以适当向上翘一些,这样可以尽可能打开口腔、放松嘴唇,从而有助于发出极低的音每人的嘴唇状况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练习时间,不要在嘴唇疲劳状态下练习,这样练习时间越长,效果越差不科学的增加练习时间,很可能造成吹奏器官的伤害五、小号演奏中气息的运用与嘴唇振动在小号的演奏中,气流的速度决定音高,嘴唇的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若在风口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气流的速度增加,就会导致所发出的音升高;相反若使气流的速度降低,音就偏低根据小号的发声原理,在演奏不同音高时,一要有音高概念,二要做到气流的流速与唇肌的力度相统一因此气流的缓与急,唇部肌肉控制力量的大与小,应在一定的音高概念指导下进行,使音高概念、气息和唇肌三者相辅相成、协调一致任何一个小号演奏者都应掌握一套适合自己口型、针对嘴唇振动的训练和演奏方法嘴唇良好、自然的振动是演奏动人旋律的基础,是发出优美音色的工具,是小号演奏者打动听众的秘诀。
嘴唇肌肉的准确控制和正确的气息运用,可以使小号演奏“活”起来,嘴唇的振动贯穿小号演奏的始终,要有动人的旋律必要有科学的振动注释:① 引自夏之秋编著《小号吹奏法》第二章第二节[Reference][1] 夏之秋.小号吹奏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08.[2] 朱起东.小号表演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08.[3] 朱尧洲.小号短号演奏实用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11.[4] John O’Neill and Steve Waterman.小号爵士乐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08.*基金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小号音[来自www.lw5u.CoM]乐艺术民族化研究》研究成果(2014010)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