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线路连接ch课件

M****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48MB
约79页
文档ID:593493563
线路连接ch课件_第1页
1/79

第二章 线 路 连 接 1.单开道岔 第一节第一节 道岔及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道岔及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 右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 (1)组成 转辙器部分:基本轨、尖轨和转辙机械连接部分:直轨、曲线轨辙叉及护轨部分:辙叉心、翼轨和护轨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 1.单开道岔 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2)有害空间 1.单开道岔 可动心轨撤叉可动心轨撤叉 (3)活动 心轨 道岔始端(或称岔头)与道岔终端(或称岔尾):尖轨尖端前基本轨端轨缝中心处称道岔始端,而辙叉根端轨缝中心处则称道岔终端 顺向过岔与逆向过岔:列车通过道岔时,凡是由道岔终端驶向道岔始端时,称顺向通过道岔,反之由始端驶向终端时,称逆向通过道岔 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4)顺向过岔与逆向过岔 1.单开道岔 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 2.对称道岔 (1)结构特点: ①左右导曲线皆为侧线,且半径相同,无直线、侧线之分; ②整个道岔对称于撤叉角的中心线。

③导曲线半径较同号单开道岔导曲线半径大一倍,侧线方向与主线方向转角为同号单开道岔的一半 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 2.对称道岔 (2)运用特点: ①两侧线以较小角度偏离主线方向,加大导曲线半径; ②缩短线路连接长度线间距及有效长相同,道岔长度缩短;侧向过岔速度可选用较小号码的对称道岔 曲线轨曲线轨L全全R0aV侧侧单开单开2长长小小大大低低对称对称4短短大大小小高高 (b)机务段 (a)调车场 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 2.对称道岔 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 3.三开道岔 (1)结构特点: ①为两个道岔合成,共有3个辙叉; ②可开通3个方向 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 3.三开道岔 (2)运用特点: ①缩短用地; ②尖轨寿命短 ③两普通撤叉部分不能设置护轨,且存在有害空间,车辆沿主线方向运行速度低 判断:开通三个不同方向时尖轨如何转动 B BD DC CA A甲甲1乙乙324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 3.三开道岔 三 开 三 开 道 岔 实 例 图道 岔 实 例 图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 3.三开道岔 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 4.交分道岔 (1)结构特点:①两单开道岔合成; ②产生4个辙叉。

③产生2个尖轨受两个转辙机控制; ④可开通4个方向 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 4.交分道岔 (2)运用特点: ①缩短了线路的连接长度; ②两钝角辙叉处存在无护轨的有害空间 两车轮同时进入有害空间有脱轨的可能,辙叉越大,有害空间越长 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 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一、道岔 判断:道岔开通不同方向,各尖轨如何转动 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 1. 道岔轨型 正线上的道岔,其轨型应与正线轨型一致站线上的道岔,其轨型不应低于各该线路的轨型,当其高于该线路轨型时,则应在道岔前后各铺长度不小于6.25m与道岔同类型的钢轨或异型轨,在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4.5m,并不应连续插入两根及以上短轨 跨区间无缝线路上的道岔应采用无缝的单开道岔 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 2. 尖轨 尖轨是用与基本轨同类型的标准钢轨或特种断面钢轨刨制而成尖轨依靠被刨尖的一端与基本轨紧密贴靠,以正确引导车轮的运行方向,列车靠它引进直股或侧股线路上。

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 2. 尖轨 (1)尖轨按平面形状分为下所示的直线尖轨和曲线尖轨两种 冲击角 越大,列车侧向过岔速度越低 (2)尖轨按断面形状和特征分为:普通断面尖轨、高型断面尖轨和矮型断面尖轨 普通断面尖轨 普通断面尖轨:尖轨尖端轨头两侧及轨底内侧(靠基本轨侧)进行刨切,轨底未刨切部分,放在高基本轨底面6mm的垫板平台上尖轨单薄,外形尖锐,耐冲击力差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 2. 尖轨 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 2. 尖轨 高型断面尖轨:用与基本轨同类型等高的特种断面钢轨制作的尖轨,竖向和横向的刚度都很大,宜铺设在列车运行速度较高、轴重较大的线路上 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 2. 尖轨 矮型断面尖轨:用比基本轨同类型较低的特种断面钢轨制作的尖轨,配合较高的滑床平台使用尖轨断面高度较小,稳定性好,竖向和横向刚度都较高型特种断面尖轨小。

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 3.跟端结构(活接头) 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 4.辙叉 辙叉由翼轨和心轨(叉心)组成按构造材料分类有锰钢整铸式和钢轨组合式;按翼轨与心轨的固定关系分类有固定式和可动心之分;按平面形状分有直线式和曲线式 (1)钢轨组合式辙叉:翼轨、心轨都是用普通钢轨经过弯折、刨切加工与联结零件拼装组合而成,各组成部分联系性差,零件多,不易维护 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 4.辙叉 (2)高锰钢整铸式辙叉:辙叉主要材料用含锰量为11%-14%和含碳量为1.0%-1.4%的高锰合金钢,把翼轨和心轨铸成一个整体具有使用寿命长,零件少,结构坚固,能经常保持轮缘槽及控制尺寸的正确,提高行车的平稳和安全性 (3)可动心轨辙叉:利用心轨可以摆动并与翼轨紧密贴靠,来消灭“有害空间”,这种辙叉直股可以不设护轨,心轨贴靠翼轨使轨线连续不断,避免了车轮对翼轨和心轨的冲击,大大提高列车直向过岔速度 (4)曲线辙叉:一股轨线保持直线(直向),另一股轨线为曲线或两股轨线皆为曲线,可以缩短道岔长度或加大导曲线半径,以提高道岔过岔速度,缺点是制造工艺负责,不能左右侧互换使用。

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二、道岔结构 4.辙叉 三、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三、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三、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三、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三、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三、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 道岔的辙叉号码可用道岔辙叉角的余切(即辙叉的跟端长和跟端支距的比值)来确定 辙叉号码N越大,辙叉角a越小,导曲线半径R0越大,侧向过岔允许速度越高但N越大,则道岔全长LQ越长,占地长度也越长,工程费用相应增加 1.道岔号数规定 18号、24号辙叉转角分别为9号、12号辙叉的一半ABCD 故18号、24号道岔辙叉转角的余切值大于18、24三、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三、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三、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三、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三、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三、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 1.道岔号数规定 ABCDE在直角三角形ΔABC中 ctga=AC/BC在直角三角形ΔACD中 ctg(a/2)=AC/CD又ΔACD与ΔADE全等,所以CD=DE,而DE

道岔号数相同时,对称道岔导曲线半径较原单开道岔半径可增大一倍左右,可提高速度约30%-40%; (2)提高侧向过岔速度的措施 ; 注:AT轨道岔就是用矮型特种断面钢轨制造的道岔(“A”为“矮”字,“T”为特字的汉语拼音字头其特点是:AT尖轨为弹性可弯式,尖端为藏尖式,根端与普通轨一样用普通夹板固定联结,不是活接头,利用其弹性变形扳动钢轨,因而取消了“活接头” 第二节第二节 道岔中心线表示法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道岔中心线表示法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 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 LQabqa0b0m   在已知道岔两线路中心线的交点和辙叉号数、道岔类型时,可按选定的比例尺用单线把单开道岔表示出来  例如画9号左开单开道岔时,可在主线的中心线上,先确定两线路中心线交点的位置,然后从交点沿主线线路中心线画等于辙叉号数的9个等分线段,并在最后一个线段末端画一等分线段,使其垂直于主线的线路中心线,将垂直线段的终点与道岔中心线连接,即得支分线方向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   在已知道岔两线路中心线的交点和辙叉号数、道岔类型时,可按选定的比例尺把对成道岔表示出来。

  例如画6号对称道岔时,可在主线的中心线上,先确定两线路中心线交点的位置,然后从交点沿主线线路中心线画等于辙叉号数的6个等分线段,并在最后一个线段末端向上、下分别画0.5等分线段,使其垂直于主线的线路中心线,将两垂直线段的终点与道岔中心线连接,道岔两个开通方向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 对0.5n号对称道岔,取AB=0.5nL,BD=CD=0.5L ABCD 故对应对称道岔,其表示角度较实际大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 OEABCFD 按这种方法确定的对称道岔的辙叉角a要大于按辙叉号码定义而求出的辙叉角a′,即a>a′  取0C=0E,且过C做CD垂直于OC; 在直角ΔOEA全等于直角ΔOCF,所以EA=CF, 可知FD=EB(因AB=CD),即DF是ΔOCD的中线CF=FD; 因 OFD> OCD,所以 DOF< FOC=a/2 a′=a/2+ DOF, 故a′

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 1 1.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2 2. .单副道岔路上的位置单副道岔路上的位置1)线路上側:①使整个咽喉长度达到最短;②尽量节省工程费和运营费;③保证必要的行车速度和作业安全2)线路下側: 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 道岔组合形式配列形式道岔组合形式同侧对向异侧对向同侧顺列异侧顺列同侧顺列异侧顺列同侧岔尾相对异侧岔尾相对道岔组合配列形式 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 在基线异侧、同侧布置两个对向道岔,两相邻道岔间的最小距离应为: L L==a a1 1十十f f++a a2 2++△△ Δ为一个轨缝的长度,按0.008米计3.3.道岔布置计算道岔布置计算 (1)相邻道岔对向布置注:中心表示法,尖轨位置! 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 到发线按有缝线路轨道设计时,宜采用25m标准长度的钢轨,其余站线可采用12.5m标准长度的钢轨。

3.3.道岔布置计算道岔布置计算 (1)相邻道岔对向布置 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 2.652.65最好大于外轴距 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 3.3.道岔布置计算道岔布置计算 在基线异侧布置两个顺向道岔或在基线的支分线路上又顺向布置一个道岔,防止大型机车车辆同时位于一道岔辙叉(固定)和另一道岔尖轨或曲线轨部分,对道岔造成损坏并影响行车的舒适度两相邻道岔间的最小距离应为: L L==a a2 2十十f f++b b1 1++△△(2)相邻道岔异侧顺向布置3.3.道岔布置计算道岔布置计算 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 (2)相邻道岔异侧顺向布置3.3.道岔布置计算道岔布置计算 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 2.652.70836.815 3.3.道岔布置计算道岔布置计算 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 12.512号后8m9号后6.25m (4)两道岔辙叉尾部相对布置在基线异侧        f =L-(b1+a2+Δ ) f=L-(b1+b2 +Δ)(3)两道岔顺向布置在基线同侧3.3.道岔布置计算道岔布置计算 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 举 例(V<120km,木岔枕道岔)L4-6 举 例L8-12 12.512号后8m9号后6.25m举 例L6-10 12.512号后8m9号后6.25m举 例L10-16 举 例 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 车站线路连接形式有线路终端连接、渡线、梯线及线路平行错移等。

在站场设计中,将相邻两平行线路中的一条线路的终端与另一条线路连接起来,便构成最常见的普通式线路终端连接 第三节第三节 线路连接形式线路连接形式 1.1.普通式线路终端连接普通式线路终端连接 3)夹直线g: ①形成线间距 ②连接曲线轨距加宽过渡;使固定轴距较大的机 车顺利通过曲线; ③夹直线g与g后连接曲线为同一个轨,曲线部分 主要依靠道钉等扣件固定形成; ④连接曲线曲线半径的选择:1.5R导>R>R导,且 为50的整数倍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 (1)构成要素: 1)单开道岔; 2)连接曲线,将引出的线路形成平行线; x=(=(b++g++T))cosay=(=(b++g++T))sina==SX==a十十x++TT==R·tan(a/2) g==S/sina--(b++T) (2)全部连接位置标定c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 (3)连接参数对g的影响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 (4)对g值的取值规定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 (4)对g值的取值规定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       ①与道岔前后连接的曲线设有缓和曲线时,可不插入直线段;     ②道岔后的连接曲线半径R ,应与相邻道岔的侧向通过速度匹配,故其应不小于连接道岔的导曲线半径, 可分别选用200m、300m和400m。

      ③轨距加宽值:曲线半径越小,加宽越大,轨距加宽率不大于3‰ ,每延米加宽不超过3mm; 必要性: 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 2.2.缩短式线路终端连接缩短式线路终端连接 (1)为了尽早实现线间距加大出线角度 (2)出线角度加大 →能较早形成较大线间距→撤叉角度a不变 →岔后线外转Ф角,岔尾不能与曲线直连加g          →附加曲线与连接曲线不可直连,反向曲线间加直线d 0102DC1C2Aa+Φ已知:g、S、R、岔线外转角Φ;对角顶C1、C2进行标定 0102DC1C2SA已知:g、S、R、岔线外转角Φ;对角顶C1、C2进行标定p 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 0102DC1C2SA 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 0102DC1C2SA 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 0102DC1C2SA 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 0102DC1C2SA 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 0102DC1C2SA 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一、线路终端连接 0102DC1C2SA 1 1. .普通渡线普通渡线标定:x=N×S,X=2a+NS二、渡线二、渡线二、渡线二、渡线 普通渡线设在两平行线路之间,由两副辙叉号数相同的单开道岔及两道岔间的直线段组成。

交叉渡线由四副辙叉号数相同的单开道岔和一副菱形交叉组成在需要连续铺设两条相反的普通渡线而受地面长度限制时,可采用这种渡线 二、渡线二、渡线二、渡线二、渡线 2.2.交叉渡线交叉渡线 1.两平行线路间需要而变更线间距离时,其中一条线路要平行移动,移动后的线路与原线路之间用反向曲线连接 2.技术要求:反向曲线连接,d具体要求,见P173.位置标定:三、线路平行错移连接三、线路平行错移连接三、线路平行错移连接三、线路平行错移连接 o oA AC C1 1C C2 2B BD D已知:S、R、d o oA AC1B BD DC2C1:x=Ty=0C2: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