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浒传》中宋江性格分析[内容摘要] 《水浒传》是描写北宋末年一次农民起义的文艺作品宋江是作品中的起义军的领袖,也是全书的主人公因此,研究和分析宋江这个人物的艺术形象以及他性格结构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对于我们不断地深入了解和探索《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宋江的性格为论点,围绕他上梁山之前的曲折过程,以及上梁山后的起义生活,再到后来率领梁山众多兄弟接受朝廷的招安,来说明宋江这个人物在各个阶段思想感情的变化和他性格上的多重层性[关键词] :水浒 宋江 性格 忠 孝 义《水浒传》是描写北宋末年一次农民起义的作品宋江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也是历史上农民起义的领袖宋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多年以来,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宋江是一个忠义双全的人物,忠于皇帝,和众兄弟义气深重;也有人认为宋江是个投降派,是他让梁山的事业在鼎盛时投降朝廷,毁坏了革命的事业怎么认识宋江问题,关系着整个《水浒传》这部作品的问题,也关系着作品中所描写的农民起义这个历史事件问题宋江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上梁山之前、在梁山、招安之后、宋江之死宋江的人物形象在这四个阶段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故事的发展中,不断变化的,下面我们以一百二十回本《水浒传》为蓝本,按照这四个阶段仔细的说明问题。
上梁山之前首先我们要说一下宋江的出身宋江在书中出现是在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书中对他的介绍是 “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 ”, “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 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士!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 (注释 151 页)从这些描述我们可以得出宋江孝义两全,是个道义上的好人在宋江听说晁盖劫了生辰纲后,立刻就想救他,于是他稳住了来抓人的济州府何涛何观察飞速骑马去向晁盖送信宋江此时正是郓城县的押司,他的本职工作在衙门办案,如果是其他的押司,很可能就是立刻和何观察一起禀报县令,马上抓人但宋江心中有他的原则,那就是“义” ,所以才会立刻通知晁盖而他本人虽然这时还没有落草为寇的想法,只想在暗中帮助兄弟在宋江放走晁盖后,晁盖在梁山泊站稳了脚跟,立刻就派刘唐带着书信送一百两黄金来报答宋江。
宋江留下书信,却只收了一条黄金,就把刘唐送走了2正是这封信落在了阎婆惜的手中,阎婆惜以此为把柄要挟宋江,要去告发他宋江并不是一开始就想杀死阎婆惜,而是想委曲求全,答应她的条件换回书信,但是阎婆惜要的一百两黄金宋江却没有,宋江要求变卖家产给她,阎婆惜也不同意,在争夺书信的过程中,一时愤怒杀死了阎婆惜这也是他为了义气而杀了人宋江杀人后,想的不是到梁山入伙,而是想去躲藏:“小可寻思有三个安身之处:一是沧州横海郡小旋风柴进庄上,二乃是青州青风寨小李广花荣处,三者是白虎山孔太公庄上他有个两个孩儿:长男叫做毛头星孔明,次子叫做独火星孔亮,多曾来县里相会 ”(注释 190)宋江先投孔太公,后投柴进,又投清风寨虽然逃亡的路很苦,但他并没有象其他被朝廷追捕的好汉一样,马上去落草为寇宋江一路逃难,清风山、清风寨受尽了苦头,但是只要说出宋江的名号,便处处受人尊敬,在被诬陷之下,没有容身之处,不得已要去投梁山时,在路上遇到了石将军石勇,得知父亲去世,他的孝立刻战胜了他的义,连夜赶回家回到家,却发现是宋太公没死,却说“又怕你一时被人撺掇,落了草去,做个不中不孝之人,为此急急寄书去与你” , (注释 320)皇帝下了赦书, “应有民间犯了大罪,尽减一等科断” (注释 321) ,所以才叫宋江回来,宋江就听了父亲的话,结果被脊杖二十,刺配江洲牢城,在从梁山泊过时,刘唐要杀两个公人,宋江宁愿自杀也不肯,晁盖等人苦劝他留下落草,宋江执意不肯,为的是父亲的训教。
在去江州的路上,受尽磨难结识了众多好汉在江州狱中,又认识了戴宗、李逵在他苦闷的时候,他醉酒在浔阳楼题了一首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注释 352)又提了四句诗,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它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注释 353) ,这首次是宋江内心的独白,充满的对现实的不满在宋江因题反诗要被开刀问斩时,被梁山泊的好汉和李逵等人救走时,宋江说出了他的心声“小可不才,自小学吏初世为人,便要结织天下好汉奈缘力薄才疏,不能接待,以遂平生之愿自从刺配江州,多感晁头领并众豪杰苦苦相留,宋江因守父亲严训,不曾肯住正是天赐机会!于路直至浔阳江上,又遭际许多豪杰不想小可不才,一时间酒后狂,险累了戴院长性命感谢众位豪杰不避凶险,来虎穴龙潭,力救残生;又蒙协助报了冤仇如此犯下大罪,闹了两座州城,必然申奏去了今日不由宋江不由宋江不上梁山泊投托哥哥去注释 377)至此,宋江被逼上了梁山宋江上梁山是非常曲折的,是在外力的推动下上的梁山,第一次他要上梁山的时候,为了孝而不去上梁山;但当他在浔阳楼题反诗的时候,虽然是醉话,但其实也是他的内心独白,自比黄巢也是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他第二次上梁山虽然是由于黄通判陷害要杀他的外因,但我们要看到宋江有了那样的内心独白,上梁山只是迟早的问题。
在梁山上宋江上梁山后,李逵就提议“晁盖哥哥便做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小皇帝;吴先生做个丞相;公孙道士便做个国师;我们都做将军;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不强似这个鸟水泊里!” , (注释 380)这个时候宋江并3没有附和他,宋江此时是二把手,他这个时候是听晁盖的命令的,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他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宋江在梁山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回乡接父亲来和自己同住,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也要去接他,又一次表现出了他的孝接下来,在杨雄、石秀来投奔梁山时,因时迁在祝家庄偷了鸡吃,晁盖要杀了杨雄、石秀,宋江劝了晁盖,留下二人,并为了时迁不惜和祝家庄开战,表现出对兄弟的义气此后又有柴进失陷高唐州,宋江又是立刻带领兵马去解救在三山聚义打青州时,又用计借用太尉宿元景的仪仗,杀了贺太守,救了史进、鲁智深,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的好汉都投了梁山泊宋江在这一阶段主要还是对朋友讲义气,帮助朋友,为他们解决疑难宋江的变化在晁盖在曾头市死后晁盖遗命谁为他报仇就让谁作梁山之主宋江为了报仇,派吴用请了卢俊义,又收降了关胜、索超等人,智取了大名府此时上梁山的好汉的成分慢慢的变了,不再是那些走投无路的人、杀人犯和一些原来就是占山的大王,而是一些社会上很有地位的人,和征缴梁山的军事将领。
宋江再救了卢俊义回到梁山后,就请卢俊义作山寨之主, “只见李逵道:“哥哥若让别人做山寨之主,我便杀将起来 ” 武松道:“哥哥只管让来让去,让得弟兄们心肠冷了 ”宋江大喝道:“汝等省得什么?不必多言!”卢俊义慌忙拜道:“若是兄长苦苦相让,著卢某安身不牢 ”李逵叫道:“今朝都没事了,哥哥便做皇帝,叫卢员外做个丞相,我们都做大官,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却不强似在这里鸟乱!”宋江大怒,喝骂李逵 ”(注释 609)又是吴用劝解,才作了位子,宋江卢俊义做山寨之主,不能说完全是虚情假意,他请卢俊义来应该说就是为后来的招安作准备的宋江攻打曾头市,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又让卢俊义做梁山之主, “吴用劝道:“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皆人所伏兄长若如是再三推让,恐冷了众人之心 ”原来吴用已把眼视众人,故出此语只见黑旋风李逵大叫道:“我在江州,舍身拼命,跟将你来,众人都饶让你一步!我自天也不怕!你只管让来让去,做甚鸟!我便杀将起来各自散火!”武松见吴用以目示人,也上前叫道:“哥哥手下许多军官都是受过朝廷诰命的,只是让哥哥,如何肯从别人?”刘唐便道:“我们起初七个上山,那时便有让哥哥为尊之意今日却让别人 ”鲁智深大叫道:“若还兄长推让别人,洒家们各自撒开!” ”宋江去打东平府,卢俊义打东昌府,又收降了董平、张清,并名正言顺的成为了梁山的首领。
梁山泊排座次时,宋江改聚义厅为忠义堂,有立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又在在宴会上让乐和唱他做的满江红“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 (注释648)宋江此时已有归顺朝廷之意,不料武松、李逵都起来反对招安,其实武松原来说过“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注释287) ,那是在武松在宋江去清风寨分手时说的,但后来武松看到奸臣当道,却又反对招安了宋江虽然看到有人反对招安,但此时梁山好汉的组成已经发生了变化,也有很多人是愿意招安的如很多投降的朝廷军官,他们在上梁山一方面是为宋江的义气所感动,另一方面也是迫不得已才投降梁山,他们和李逵、武松、鲁智深不同,这些人是对朝廷完全不相信的,根本不愿意招安而这些军官本来有很好的地位,只是因为打了败仗,没法回去交差上了梁山,或是被胁迫着上了梁山所以他们并没有完全对大宋朝廷完全失望,也希望可以回到4朝廷,继续效力此后,共有三次招安,第一次,有大臣奏请皇帝招安招安,虽然条件很苛刻,但宋江愿意忍受屈辱招安了,不料被众兄弟都不同意,加上钦差大臣的随从对梁山的侮辱,最后没有成功,随后宋江两赢童贯,三败高太尉,又有了第二次招安,但奸臣高俅安排读破句,把圣旨上的全部招安改为,除宋江外全部招安,不肯赦免宋江,导致这次招安又一次失败了。
最后,燕青还是通过李师师见到皇帝,第三次招安终于成功了宋江应该说时一上梁山就没有打算一直造反下去,而在晁盖死后,又积极的培育支持招安的势力,说服不同意招安的其他好汉,在这个阶段他表现出他的孝,而且不断的表现他的义,以忠义为目标,高举替天行道的大旗,在这时他慢慢的表现出他的忠,他的忠最重超越了义,他希望他一生都能尽忠招安之后宋江招安后,把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这充分表明了他的对皇帝的忠心,可是皇帝却不信任他们,马上就要把宋江的军马分散,最后再大臣的劝说下没有这么做这对宋江是当头一棒,宋江的部下有些开始动摇了, “众头领听得心中不悦,回道:“我等投降朝廷,都不曾见些官爵,便要将俺弟兄等分遣调开俺等众头领,生死相随,誓不相舍!端的要如此,我们只得再回梁山泊去 ”宋江急忙止住,遂用忠言恳求来使,烦乞善言回奏 ”(注释 741)宋江虽然没有表现出不满,但也一定看出了朝廷的用心但宋江仍然听从皇帝的命令去征讨大辽宋江战胜了辽国,又平灭了河北田虎、淮西王庆,应该说宋江为皇帝立了很大的功劳,但是皇帝并没有封赏他和他的部下部下们开始怨声载道宋江一心想再多立功,只求得到朝廷的重用,但奸臣当道,不能如愿他心中的忠开始动摇了,在宋江去征讨方腊的路上和卢俊义有一段对话, “宋江在马上与卢俊义笑道:“这胡敲正比着我和你,空有冲天的本事,无人提挈,何能振响。
注释 941) ,说明了宋江心中对不能得到重用心中的苦闷虽然他此时对忠君的思想有了怀疑,但他仍然按照朝廷的想法,为了朝廷义无返顾的去平灭方腊,希望这次之后,可以换取朝廷的信任与重用但这次战斗和前几次不同,战斗非常激烈,他的兄弟不断的死伤,宋江本身非常重意气,不止是表现在他和兄弟的情谊,也表现在他对待敌人的时候,在前三次征战中被俘、投降的敌人的将领一般都会放回去即使是在第一次梁山招安时,对梁山兄弟进行羞辱、刁难的张干办、李虞侯也没有为难,但这次被俘的方腊的将领一般都被处死,刚开始是斩首, “宋江传令,叫军士就宋万死处,搭起祭仪,列了银钱,排下乌猪白羊,宋江亲自祭祀奠酒就押生擒到伪统制卓万里,和潼,就那里斩首沥血,享祭三位英魂 ”(注释 951) ,后来更残忍, “宋江赏了社老,却令人先取了娄丞相首级,叫蔡庆将杜微剖腹剜心,滴血享祭秦明、阮小五、郁保四、孙二娘,并打清溪亡过众将 ” (注释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