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10篇

mg****ms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75KB
约11页
文档ID:261948170
幼儿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10篇_第1页
1/11

幼儿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10篇 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面是分享的幼儿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10篇欢迎阅读参考! 1.幼儿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   刻舟求剑   古时候,楚国有一个人,在他坐船过江的时候,一不留意,把身上挂的一把宝剑掉进江里去了那个人不慌不忙地从衣袋里取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落下宝剑的地方刻了一个记号嘴里自言自语嘱咐自己:“别忘记了,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   同船人见他不着急的样貌都很纳闷,就问他:“为什么不赶快下水捞宝剑?你在船舷上刻个记号有什么用呀?”   “着什么急,我的宝剑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一等船靠岸了,我就要从这个刻有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把宝剑找回来   过了一会儿,船到了目的地,停下来靠了码头,这个人便从船上刻的记号处,跳下水去捞宝剑,但是,摸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找到   同船人看到他这样寻找宝剑都感到很可笑,有一个人说:“宝剑掉江里以后,船还是在行走的,而宝剑沉在水底下是不会跟着走的事实上,此刻船离开丢剑的地方已经很远了,再按船舷上刻记号处去找它怎样能找到呢?”   大家都议论说:“这个人连一个很普通的道理也不懂得呢。

  之后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刻舟求剑”这句成语,比喻人们做事情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注意事物的发展变化,来处理 2.幼儿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   掩耳盗铃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3.幼儿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   杯弓蛇影   这个成语来源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有一年夏天,县令应郴请主簿(办理文书事务的官员)杜宣来饮酒酒席设在厅堂里,北墙上悬挂着一张红色的弓由于光线折射,酒杯中映入了弓的影子杜宣看了,以为是一条蛇在酒杯中蠕动,顿时冷汗涔涔但县令是他的上司,又是特地请他来饮酒的,不敢不饮,所以硬着头皮喝了几口仆人再斟时,他借故推却,起身告辞走了回到家里,杜宣越来越疑心刚才饮下的是有蛇的酒,又感到随酒入口的蛇在肚中蠕动,觉得胸腹部疼痛异常,难以忍受,吃饭、喝水都非常困难   家里人赶紧请大夫来诊治但他服了许多药,病情还是不见好转   过了几天,应郴有事到杜宣家中,问他怎么会闹病的,杜宣便讲了那天饮酒时酒杯中有蛇的事应郴安慰他几句,就回家了他坐在厅堂里反复回忆和思考,弄不明白杜宣酒杯里怎么会有蛇的   突然,北墙上的那张红色的弓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立即坐在那天杜宣坐的位置上,取来一杯酒,也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结果发现,酒杯中有弓的影子,不细细观看,确实像是一条蛇在蠕动应郴马上命人用马车把杜宣接来,让他坐在原位上,叫他仔细观看酒杯里的影子,并说:“你说的杯中的蛇,不过是墙上那张弓的倒影罢了,没有其他什么怪东西。

现在你可以放心了!”   杜宣弄清原委后,疑虑立即消失,病也很快痊愈了 4.幼儿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   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   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5.幼儿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   温故知新   昭公19年,孔子拜师襄子为师,请教有关弹琴的学问师襄子先弹奏了一曲,带他弹完便将孔子引入后轩中,让孔子习琴孔子一连三日练习师襄子所教的曲子,没有再学习新的内容,师襄子听孔子曲调已经弹熟便说,词曲你已弹熟可以学新曲了孔子说感谢夫子教诲,但技巧我还不纯熟容我继续练习   又是三天过去了,师襄子听着后轩中孔子的琴声技巧纯熟,音调和谐,韵味无穷,不断点头赞赏,便说:“所有技巧您已经掌握了,可以学习新的内容了   孔子回答:“我的指法技巧虽已练熟,但还没领会曲子的志趣神韵,更未体察到曲的为人,请容我再练三日   孔子习琴的第十天,师襄子站在一旁听得如醉如痴,而孔子在弹奏中由于受到乐曲的感染,有时进入深沉的思考,境界有时感到心旷神怡,胸襟开阔他激动地说:“我弹着弹着就体察到作曲者的为人了,那个人肤色黝黑身材魁梧眼光,明亮而高 瞻远瞩,性情温柔敦厚,好像有着统治天下的帝王气魄,除了文王谁还能创作出这样的乐曲呢!”   师襄子闻言连忙从坐席上站起来,向孔子施礼道,“此曲正是文王所作,名《文王操》,仲尼你真是聪明过人,一下子便悟到了周乐之精义。

  孔子说:“全仰仗夫子教导   温故知新,意思是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 6.幼儿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   班门弄斧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   班门弄斧即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7.幼儿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   愚公移山   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他每次出门,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

你们说好吗!”   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的力量加起来,还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掉呢?再说,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   讨论下来大家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边和北方最远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直到换季节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   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从此,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8.幼儿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望梅止渴:故事出自《世说新语》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9.幼儿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   对牛弹琴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yì),善于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

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非常无奈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dú)发出的叫声这时候这头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后来,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白浪费时间;现在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10.幼儿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   千金买邻   在南北朝的时候,有个叫吕僧珍的人,他世代居住在广陵地区吕僧珍为人正直,很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