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金毅金毅 2012102441 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人们都非常重视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提升人的道 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感 而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对教育对象的心理活动有正 确的认识和把握,尤其是对人格结构状况要有清醒的认识人格结构理论是弗洛伊德的重 要研究成果,是其精神分析理论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从 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 ,是由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本我(Id) 、 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这三部分组成的本我遵循着“唯乐原则” ,即不顾一切伦 理道德,不顾与外部环境的冲突与危机,一味地逃避痛苦,去追求快乐,追求本能的满足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调节本我和外界环境的冲突,既对本我的非理性欲望进行控制和 压抑,又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超我是按至善原则指导自我以道德 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本我、自我、超我 彼此间既独立,又密切联系,三者共同构成了人格发展的动力组织。
在三者的相互联系和 作用当中,自我的角色最难扮演,因为它不仅要在外部世界中寻找满足本我所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是否违反了超我,也就是说,自我必须同时服侍外部世界、 本我和超我这三位主人一旦三者背道而驰、互不相容时,自我在它们面前就会显得软弱 无力,久之危及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快速转型期, 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欠佳,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我们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 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一重要特点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以提高其实效性 (一)在教育方法上,要由一味地灌输转变为积极引导,以发展健康的超我 长期以来,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基本上是思政课老师在课堂上采用填鸭式的灌 输方式,难以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不利于青少年道德的健康发展 在本我、 自我和超我的关系中,本我和超我任何一方绝对性的强大,都会使另一方得不到适当的满 足,从而使自我处于焦虑状态 那种一味地灌输式教育教学方式,无形中强化了超我的力 量,打破了自我、本我和超我的平衡,使本我压抑,自我焦虑。
被压抑了的本我并不是被 消灭了,它时刻在给自我以压力,并会在适当的时候与焦虑的自我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貌似 强大的超我,那时我们好不容易灌输进去的超我就会不堪一击 因此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 将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有机结合,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入电影、电视、报纸、杂志 等媒介 ,让枯燥的政治课堂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得到充分的提高与发展,并逐步形成稳定而健康的超我,从而不断完善其人格 (二)在教育观念上,要使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以促成青少年个性发展和 理想人格的形成 在传统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特别注重用整齐划一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 行为准则和集体意识等预先设定的模式对千差万别的青少年进行共性培养, 而忽视了青少 年作为有自己独特的、丰富个性的完整个体的存在,轻视了对学生的个性教育诚然,这 种规范性的共性教育是我们青少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当今青少年正处在多元化 的价值观念、多样化的生活环境、多规格的人才需求之下,如果一味地强调共性教育不仅会束缚青少年的个性发展、扼杀他们的创造力 ,对社会发展和创新也极端不利 超我是 道德化了的自我,要使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的超我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要 有一个强大的自我。
(三)在教育内容上,要注重人文关怀,以增强青少年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和接受 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疏导人的思想问题、 实现人的观念转变,必须把“人”作为自己的出 发点和归宿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本我是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的能量源泉,自我 是实现个体与外界环境交互的中介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在相应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 都 与人们的现实利益存在一定的关系,人的思想接受某种事物,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那些与人们的相应需要及利益的实现有明确相关的事物,往往具有更大影响力和吸引力, 而如果人自身的需要被忽视,正确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在生理 、心理上没有得到必需的 关怀时,不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完全的发挥,还会在内心产生接受某种事物的内部 障碍 因此,为了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平衡和谐,为了实现人格的完整和统一,为了使我们 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让受教育者接受,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针对受教育者所处的实际环境及其兴趣、 爱好和各种实际需要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 一切工作都要适应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
如何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根据其 具体的兴趣、 爱好和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教育,势必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 组成部分 总之,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青少 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价值 我们应深入学习和大力挖 掘这一理论的思想精髓, 从而更好地指导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 有效地提高思 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力地促进青少年的人格完善和健康和谐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