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少数民族.doc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50KB
约3页
文档ID:539510251
中国少数民族.doc_第1页
1/3

中国少数民族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它们是: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僳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和基诺此外,还有一些尚待进行民族识别的人们共同体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数,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338万人,此外有回、维吾尔、彝、苗、满、藏、蒙古、土家、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等十四个民族人口在百万以上;人口最少的是赫哲族,仅1476人不到总人口7%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占我国总面积约50——60%的广大地区,尤其是辽阔的西南、西北、东北边疆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密度与内地沿海汉族地区比较,差距悬殊例如,少数民族聚居的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1.8人总的来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有两个特点:  第一,小聚居和大杂居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各省、自治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l,200多个民族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但在这些地区又都杂居着不少汉族,其比例也相当高如在内蒙古、广西、宁夏三个自治区中,汉族人口都超过了少数民族人口,在新疆,汉族人口占40%强同样,在各汉族地区也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近20年来,少数民族杂、散居人口增长快,民族杂散居的县市越来越多第二,分布范围广,但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边疆地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各民族平均分布在30个省区,有29个民族分布在全国所有的省区中全国拥有56个民族的省区有11个,占全国31个省区的35.5%尽管少数民族分布范围很广,但其人口仍主要集中在西部及边疆地区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广西、云南、贵州、新疆4个省区的少数民族人口之和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一半以上,再加上辽宁、湖南、内蒙古、四川、河北、湖北、西藏、吉林、青海、甘肃、重庆和宁夏,以上16个省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91.32%我国陆地边境线全长2万多公里,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蒙古族蒙古族,现有人口4806849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回族全国回族有860万人,其中云南有52.2万多人,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全省所有县市几乎均有回族居住回族源于唐宋时期的西北“回纥”、“回鹘”、“大食”诸郡元世祖忽必烈攻灭大理国后,任命回回人赛典赤为行省长官,以后才大量迁入由于长期与汉族及其他民族杂居,衣着打扮与当地民族基本一致,如迪庆的回族,酷似藏胞;西双版纳的回族妇女穿窄袖紧身上衣,下着统裙,犹如傣家女;白族地区的回族着白装;汉族地区的回族着汉装遇有红白喜事或节日,男子喜戴小白帽,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

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在居住在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云南回族有三大节日:开斋节、宰牲节(古尔邦)、圣祭、所有节日都与信奉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联系藏族藏族,有人口459333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兑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娃”(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藏语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 3 0 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 5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由于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多以牧业为主主要有绵羊、山羊和牦牛、犏牛其中牦牛体大毛长,耐寒负重,除供奶、肉外,还是交通运载的“高原之舟”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也有小麦、油菜、碗豆等农作物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对研究藏族的服饰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祖国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公元6 4 1 年,藏王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姻,促进了藏族文化的发展,十世纪到十六世纪,是藏族文化的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外,还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问世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最为广泛流传藏族信仰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至今已有1 3 0 0 多年的历史公元1 3 至1 6 世纪中叶,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动频繁,佛教寺庙遍及西藏各地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