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蚕桑文化之蚕花节广告802班杨利芬蚕花娘娘蚕 妇 尝闻养蚕妇, 未晓上桑树, 下树畏蚕饥, 儿啼也不顾 一春膏血尽, 岂止应王赋, 如何纳吏酷, 尽为搜将去 含山蚕花节在善琏镇含山风景区举行本次活动有传 统“蚕乡祈福”祭蚕神、“精彩蚕乡行”文艺演出、游客们 踏青蹬塔等活动南浔区公安分局领导高度重视,提 前部署,精心组织,共379名民警和协警参与安全保 卫任务,确保了活动安全、顺利、圆满地举行 一、历史踪迹孝贤皇后亲蚕图打开史书,最早被记载下来的,是秦汉时期淮南王刘安等撰写 的《淮南子》养蚕”一词后人从《书·禹贡》中看到:“桑土既 蚕,是降丘宅土”,它的意思是宜桑之土,既得桑又养蚕矣!这使我想 到湖州是世界上最早从事丝织的地方,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市郊钱山漾 发掘出土的4700年前的丝织物便是一个有力的明证湖州先民在这 块肥沃的土地上植桑养蚕的历史可谓悠久蚕宝宝成长过程春蚕到死丝方尽破茧而出1、湖州桑蚕文化起源地湖州是丝绸的发祥地之一,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与之相适应,湖州有 着深厚的蚕文化底蕴历经千百年积淀与流传,湖州形成了以含山轧蚕花为代 表的包括蚕神民间信仰及蚕节蚕俗等内容的地方蚕文化特色。
湖州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湖笔”和“蚕桑”两大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 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湖州地处杭嘉湖平原,自古就有种桑养蚕的历史在漫长的蚕桑生产过程 中,形成了独具蚕桑文化的生产习俗如祭祀蚕神,蚕花生日,烧田蚕,焐蚕 花,望蚕信,点蚕花灯等这些蚕桑生产的风俗习惯,有的来源于对蚕、桑的 原始信仰和崇拜,有的出于祛除蚕桑病祟的迷信行为,有的反映了对蚕桑丰收 的祈祷和丰收后的庆贺,有的关系着蚕桑生产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这些风 俗很多都带有迷信色彩,其精华部分成为健康的文化遗产蚕乡民俗风情是不 可多得的民俗旅游资源,让游客吃住在蚕农家,游览桑园风光,参与采桑养蚕 ,品尝蚕乡风味小吃,亲身感受蚕农的民俗风情 湖州蚕乡流传着“扫蚕花地”的习俗春节及清明前后,蚕农要请艺人到家中 堂屋或蚕房表演,称“扫蚕花地”表演者多为女性,她们身穿红衣裳,头戴彩色 “蚕花”(纸花或绢花),发髻插着掸蚕蚁的鹅毛,左手托小蚕匾,右手执小扫帚, 在锣鼓的伴奏下边歌边舞模拟着各种蚕事劳动场面扫蚕花地”的歌曲音调古朴 ,旋律优美,舞蹈富有蚕乡的生活气息2、蚕——“天之虫”“天之宠” 同 “缠”谐音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范蠡于越都会稽(今绍兴)送越国美女西施去姑苏,途经湖州 新市(在德青),遇到十二位美丽多姿的采桑姑娘,围在西施桥前翩翩起舞。
西 施手托花篮,把绚丽多彩的绢花分赠采桑姑娘,以祈佑蚕桑丰收、风调雨顺从 此,西施给养蚕的姑娘送鲜花的故事就在湖州广为流传,方圆百里的蚕农为纪念 西施、祈祷蚕桑丰收,每到清明时节,便会自发相聚举办盛大的蚕花庙会,并会 选出一位最美丽的蚕花娘娘巡游撒蚕花2、蚕花节的由来和意义蚕花节是江南独有的节日,也是江南独有的风俗,具有鲜明和浓郁的地方色彩,主 要集中在湖州善琏含山、德清新市和桐乡乌镇的三角地带关于蚕花节的由来,在民间 有着多种传说一种说法是当年蚕花娘娘曾扮作村姑于清明节下凡来到山上,留下“蚕 (仙)气”自此以后,每到清明节那天,蚕农们都要到山上踏青,以企盼能将蚕花娘 娘留下的“蚕气”带回家,使养蚕获得丰收另一种传说则是说当年西施离开越国前往 吴国途中路经蚕乡,遇见十二个正在采摘桑叶的姑娘,西施便将随身携带的纸花分别送 给姑娘们,并留下祝福语“十二个姑娘十二朵花,十二分蚕花到农家”,祝愿蚕农们风 调雨顺,养蚕丰收后来便有了“蚕花廿四分”之说清明到,蚕花闹在养蚕之月为祈丰收对蚕神的各种祭祀活动,是我国各地各类农 事祭典中大型又壮观的活动之一,随着社会发展与生产方式的转型,这种祭蚕神风俗几 近湮没,但在杭嘉湖平原湖州含山一带,还一直维持着这古老的祭祀习俗。
每年清明节 一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乡民纷纷涌向这里,一起祭蚕拜神,祈求蚕茧丰收与旧时的蚕 花节相比,如今的蚕花节赋予了更多的休闲和娱乐成分,通过各种表演展示出各自不同 的特色,使整个蚕花圣会洋溢着浓郁的蚕文化气息种桑养蚕这一传统农业孕育出了蚕 文化,蚕文化又演绎出了蚕花节,蚕花节极大地丰富了蚕乡人的精神生活,成为了蚕乡 人名副其实的狂欢节二、发展及现状过完新年春暖花开的时节,新绿铺满了这片肥沃的土地,农人开始新一轮的忙碌,种桑 养蚕在这个繁忙的春天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传统的育蚕,蚕农自已养蛾产卵育种,在自 家门壁上挂上纱布,让飞蛾去产卵,家庭主妇将蚕种丝绵布包好,绑于腰间胸口,用自己的 体温孵化蚕种种桑采叶,受天气影响颇大,而蚕这种小动物,更是十分难养,怕寒、怕风 、怕老鼠、怕污染,而养蚕的成败又决定着全家人一年的收成和幸福,故此农人对蚕事尤为 重视,自古以来留下了许许多多祭祀习俗,通过花样繁多的祭祀来寻求风调雨顺蚕丝丰收 这些习俗和丝绸生产工艺一起,成为了丝绸文化最灿烂的内容 1、蚕花节(一)湖州民间信仰的蚕神是马头娘蚕神信仰在历史上早已存在从资料记载看,古代官方长期以来是供奉的蚕 神是先蚕嫘祖(黄帝的元妃)。
但是,包括湖州在内的杭嘉湖地区民间信仰的蚕 神不是嫘祖湖州民间老百姓有着自己所信奉的蚕神——马头娘(或称为蚕姑、 蚕花娘娘、蚕花娘子、马鸣王、马鸣王菩萨,或也称马明王、马明王菩萨)祭 拜蚕神马头娘,是历史沉淀下来相沿成习的湖州蚕桑风俗,是蚕农代代自觉遵守 的群体规范二)含山的清明轧蚕花(蚕花节)湖州有与民间信仰蚕神马头娘相适应的蚕俗文化,其中清明轧蚕花是蚕俗 文化中最集中也是最典型的活动,而含山轧蚕花活动最具有代表性和至今仍然具 有极大影响含山山顶建有一座七层宝塔和蚕神殿、观音殿两座庙堂,蚕神殿供着蚕神马 头娘出于求祈福避祸心理,为了“蚕花十二分”,清明时节,蚕农特别是蚕女 到含山祭祀蚕神和轧蚕花的人尤其多含山“轧蚕花”历史悠久,清代达到鼎盛 时期含山轧蚕花是系列活动,有三天、六天或七天的,甚至有十三天的参加 清明含山祭蚕神、轧蚕花活动的,除含山当地和四周的外,有近到几十公里范围 的蚕农,远至苏州、杭州、上海等地的蚕农和游人,“人数定在万人,多则可达 十几万人” 1937年底,浙北沦陷,日寇在含山上修起了碉堡等军事设施,“轧 蚕花”因此绝迹抗战胜利后有所恢复,但无生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队 集体“共育”养蚕,提倡科学养蚕,蚕神崇拜意识淡化,祈神仪式盛况不再。
文 化大革命期间,“轧蚕花”被当作“四旧”而禁止文革”期间,“每年清明 日,上含山的各路口,派有民兵把守人们以为含山清明日的蚕桑活动,从此进 入历史了”文革”结束后,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含山当地各乡蚕农自发恢复了清明“轧蚕花”、 “祭蚕神”活动九十年代初,民间自动捐资重建净慈寺,重塑观音菩萨从此清明节含山“ 轧蚕花”、拜蚕花忏、买卖蚕花等活动愈见规模含山自发恢复起来的清明“轧蚕花”蚕事活 动,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91年,含山塔葺新;从1993年起将 含山清明“轧蚕花”正式定为“蚕花节”1996年4月3日至5日,由湖州市旅游局、南浔区管委 会联合主办和含山镇政府承办的“国际旅游年含山清明蚕花节”,在含山隆重举行净慈寺易 称“蚕花圣殿”自1996年第一届蚕花节以来至2011年,含山已经连续举办16届蚕花节而且,近几年的“ 含山蚕花节”规模空前,每年的清明节,从含山周边乡镇,自发赶来参与的人数达十余万之多 上海、杭州等地游客也慕名前来参加盛会,甚至还有日本专家远道而来考察含山蚕花节”已成 为浙北一个盛大的民俗旅游项目传统的蚕花庙会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每年清明节,狂欢的人 们一边观看蚕花娘娘、蚕花仙子的巡游表演;一边参与民间自发的社区文化活动,游千年古刹 觉海寺、祈祷蚕花廿四分。
政府也组织经贸洽谈会,开展招商引资同时,外地一些民间艺人 也闻风而动,纷纷前来登台表演,使这古老的民间习俗更添欢迎气氛所谓蚕花 ,是用凌绢或彩纸做 成的蝴蝶型的供奉蚕室饰品在湖州德 清蚕乡,自古形成了祭庙花,剪蚕花, 赐蚕花、请蚕花、戴蚕花、佩蚕花、轧 蚕花、摸蚕花、供蚕花、呼蚕花、扫蚕 花等一系列蚕文化活动尤以蚕花庙会 为甚古代湖州妇女常用的饰花便是蚕 花清朝朱恒《武原竹枝词》云:“小 年朝过便焚香,礼罢观音渡海航,剪得 纸花双鬓插,满头春色压蚕娘”蚕花 戴于妇女头上或鬓边,为蚕乡女子特殊 时尚远近闻名的“石淙蚕花”可以追 溯到明代以前蚕花有的用绸、绢扎成 ,而石淙蚕花则用五彩纸制成女子用 来戴于发髻,束于辫梢,置于蚕匾,戴 上了蚕花,也就带回了蚕花喜气茧花 也是蚕乡妇女的饰品女子们用去蛹的 蚕茧剪成花朵,置于鞋头,绣以彩绒, 作为鞋头的装饰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 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上,“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申遗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中国蚕桑丝织的内容包括:杭罗织造技艺、 轧蚕花、扫蚕花地等等内容,其中扫蚕花地是蚕事 民歌舞蹈,而轧蚕花则是蚕神祭祀的集大成者。
杭 嘉湖平原上的桐乡、湖州、德清、海宁、海盐、余 杭等地,均有传统“轧蚕花”习俗活动保留下来, 尤以桐乡、湖州、德清三地交界处为盛现代三地 都重新大规模地恢复“轧蚕花”活动,时间都放在 清明前后3、蚕花节内容自1994年以来,湖州市政府将每年一度的清明“轧蚕花”定为“蚕花节”经济唱戏 ,文化搭台”,“蚕花节”上,企业开展商贸活动,政府组织民间武术和艺术表演等文化活 动每年清明含山“蚕花节”上,人流如潮,蚕花满山,龙舟赛速,鼓乐喧天,盛况空前 湖州含山蚕花节,是根据善琏镇含山民间每年清明“轧蚕花”的蚕事风俗活动,于1993年被 正式定为“蚕花节” 含山位于湖州东南32公里善琏镇含山村含山向来被称为蚕花圣地,相传蚕花娘娘清明 节期间化作村姑走遍含山,留下蚕花喜气,这时谁上含山,谁就会把蚕花喜气带回去,得个 蚕花廿四分方圆百里的蚕农们每年清明时节纷纷前来踏含山,希望把蚕花喜气带回去千 百年来,每到含山“轧蚕花”时,都有数十万人前来“轧蚕花”清明“含山蚕节”期间, 主要的节庆活动有:祭蚕神、轧蚕花、吃蚕花饭、踏排船(赛船)、拳船武术表演、评蚕花姑 娘、景点游览、参观善琏湖笔制做过程、选购湖笔等。
时间一般集中在正清明、二清明、三 清明三天 1995年浙江省旅游局将湖州含山蚕花节列为96中国度假休闲旅游的主要节庆之一1996 年浙江省旅游局再次将含山蚕花节列为97中国旅游年——悠悠浙江情的重要节庆之一1998 年,湖州含山蚕花节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级重点节庆活动之一,至此,蚕花节成为湖州的 一大品牌而进入节庆活动的辉煌时期湖州含山蚕花节已成功举办十届,已成浙江省民间节 庆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吸引中外宾客数十万人前来参加这一节庆圣典 4、蚕花节之“蚕花庙会”,又称“轧蚕花”蚕花庙会,在民间又成为“轧蚕花“,养蚕缫丝自古就是新市镇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 ,然而蚕宝宝向来娇贵难养,为了今年的收成好,蚕农们总要在养蚕季节到来之前,祈神拜天 一番久而久之,清明节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蚕花庙会每年清明,含山四周各乡数万蚕农贴身 背负自己培育的蚕种包,涌上含山,祭拜蚕花娘娘,祈祷求赐蚕花廿四分(意为双倍好收成) 然后带着蚕花殿中的“蚕花”高高兴兴回家年复一年,形成了含山独有的民俗文化活动—— 清明“轧蚕花”据考证,大约是西施从越国到吴国,路过含山,西施送蚕花一直流传至今 而民间传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年清明日,蚕花娘娘来到含山上空,看到蚕农们祈祷观音菩 萨保佑他们获得蚕花廿四分,蚕花娘娘扮作村姑,将蚕气传给蚕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