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阳加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专***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3.86KB
约6页
文档ID:332894873
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阳加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6

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阳加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3所示,铁芯上、下分别绕有匝数n1=800匝和n2=200匝的两个线圈,上线圈两端与u=51sin 314t V的交流电源相连,将下线圈两端接交流电压表,则交流电压表的读数可能是(  ).A.2.0 V                B.9.0 VC.12.7 V               D.144.0 V图3参考答案: 由=得U2=,其中U1= V,得U2= V≈9.0 V,因此题中两线圈并非处于理想状态,会出现漏磁,所以交流电压表的读数小于9.0 V,故选项A正确.答案 A2. 如图所示,从同一条竖直线上两个不同点P、Q分别向右平抛两个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分别为v1、v2,结果它们同时落到水平面上的M点处(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P先抛出的,并且v1v2D.一定是Q先抛出的,并且v1=v2参考答案:A 由平抛物体的运动特点可知,平抛运动的时间由下落高度决定,即,由题意知两物体同时落地,P的高度大于Q的高度,所以,P先抛出,又两物体的水平位移相等,所以v1

3. (单选)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由粗糙程度不同的AB、BC两部分组成,且AB=BC,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滑上桌面,最后恰好停在C点,已知物块经过AB与BC两部分的时间之比为1︰4,则物块P与桌面上AB、BC部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μ2之比为(P物块在AB、BC上所做两段运动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 A.1︰4 B.1︰1 C.8︰1 D.4︰1参考答案:C解:设到达B点速度为v1,由于AB与BC段的位移,有: 其中:t1:t2=1:4故:AB段的加速度为:BC段的加速度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B段:-μ1mg=ma1BC段:-μ2mg=ma2解得:μ1:μ2=a1:a2=8:1故选:D.4. (单选)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平方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A.加速度大小为1B.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为2mC.第2s内的位移是2mD.物体第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参考答案:B5. (单选)很多公园的水池底部都装有彩灯,当一细束由红蓝两色组成的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关于光在水面可能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由于红光的频率小,折射率小,临界角较大,所以当蓝光发生全反射时,红光可能不能发生全反射,从水面折射而出,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选项C正确考点:光的折射和全反射、七种单色光的折射率关系。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在距离地面某高处,将小球以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抛出时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小球在空中飞行到某一位置A时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A点离地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7. 小球在距地面高15m处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10 m/s,当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时,小球距地面的高度为 10 m.(g取10m/s2)参考答案:【考点】: 平抛运动.【专题】: 平抛运动专题.【分析】: (1)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将两秒后的速度进行分解,根据vy=gt求出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再根据角度关系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2)将落地的速度进行分解,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变,根据水平初速度求出落地时的速度.(3)根据自由落体公式求出高度的大小.: 解:(1)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m/s如图,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则tan60°=所以:m/s(2)如图,当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时,vy1=v0=vx1=v0=10m/s,下落的高度:m.小球距地面的高度为:h2=h﹣h1=15﹣5=10m故答案为:10,10【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掌握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学公式.8. 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1和S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的周期为T,S1到C点的距离为r1,S1和S2的距离为r,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求得S1和S2的线速度之比 v1:v2=____________,S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参考答案:;9. 在均匀介质中,t=0时刻振源O沿+y方向开始振动,t=0.9s时x轴上0至14 m范围第一次出现图示的简谐横波波形由此可以判断:波的周期为        s,x=20m处质点在0~1.2 s内通过的路程为         m参考答案:0.4  410. (4分)某电源与电阻R组成闭合电路,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图线,直线B是电阻R的两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图线,则电源的内阻为         W;若用两个相同电阻R并联后接入,则两图线交点P的坐标变为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5,1.5)11. 汽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图2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需要     h 参考答案:12.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如图所示A到B状态变化的过程,已知气体状态A参量为pA、VA、tA,状态B参量为pB、VB、tB,则有pA____(填“>”“=”或“<”)pB.若A到B过程气体内能变化为ΔE,则气体吸收的热量Q=____.参考答案:    (1). =    (2). pA(VB-VA)+ΔE解:热力学温度:T=273+t,由图示图象可知,V与T成正比,因此,从A到B过程是等压变化,有:pA=pB,在此过程中,气体体积变大,气体对外做功,W=Fl=pSl=p△V=pA(VB-VA),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Q=△U+W=△E+pA(VB-VA);【点睛】本题考查了判断气体压强间的关系、求气体吸收的热量,由图象判断出气体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即可正确解题.13. 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数器打上的点计算出.(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先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下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A.平衡摩擦力时,不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的质量M,直接用公式a=求出. (3)在保持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时,由于平衡摩擦力时操作不当,某同学得到的a-F关系如图所示(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其原因                                                 ;参考答案:(1) m《M    (2)CD   (3)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过大了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选修3-4模块)(4分)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的传播速度v = 2m/s.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x = 1.0 m处质点的振动函数表达式;②求出x = 2.5m处质点在0 ~ 4.5s内通过的路程及t = 4.5s时的位移.参考答案:  解析:①波长λ = 2.0m,周期T = λ/v = 1.0s,振幅A = 5cm,则y = 5sin(2πt)  cm (2分)   ②n = t/T = 4.5,则4.5s内路程s = 4nA = 90cm;x = 2.5m质点在t = 0时位移为y =5cm,则经过4个周期后与初始时刻相同,经4.5个周期后该质点位移y =  — 5cm.(2分)15.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1kg的A、B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k=100N/m的轻质弹簧拴接在一起,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

在A的正上方h高处有一质量为的小球C,由静止释放,当C与A发生弹性碰撞后立刻取走小球C,h至少多大,碰后物体B有可能被拉离地面?参考答案:h≥0.45m设C与A碰前C的速度为v0,C与A碰后C的速度为v1,A的速度为v2,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H对C机械能守恒:          C与A弹性碰撞:对C与A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动能不变:      解得:    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碰后物体B被拉离地面有弹簧伸长量为:    则A将上升2H,弹簧弹性势能不变,机械能守恒:  联立以上各式代入数据得: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某打桩机的简易模型如图1所示.质量m=lkg的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从与钉子接触处由静止开始运动,上升一段高度后撤去F,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最后撞击钉子并将钉子打入一定深度.在物体上升过程中,它的机械能E与上升高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不计所有摩擦,g取10m/s2.求:(1)拉力F的大小:(2)物体上升l m后再经多长时间才撞击钉子(结果可保留根号):(3)物体上升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参考答案:解:(1)由功能关系可得:Fh=E,则E﹣h图象的斜率表示F,根据图象可知:F=,(2)由图象可知,物体上升到h1=1m时物体的机械能:mgh1+mv12=12J,解得:v1=2m/s;撤去拉力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h1=v1t﹣gt2,解得:t=s;(3)当速度最大时,拉力功率最大,即当速度v=2m/s时,功率最大,则最大功率为:P=Fv=12×2=24W.答:(1)拉力F的大小为12N:(2)物体上升lm后再经s时间才撞击钉子;(3)物体上升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24W.【考点】功能关系;自由落体运动;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分析】(1)功能关系可得:Fh=E,则E﹣h图象的斜率表示F;(2)动能与势能之和是物体的机械能,由图2所示图象可以求出物体上升1m时物体的速度,撤去拉力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公式可以求出撞击钉子所需时间;(3)当速度最大时,拉力功率最大,然后由P=Fv可以求出拉力的功率.17. 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源位于坐标原点,在t=0时刻波源开始振动,在t=3s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求:①该波沿x方向传播的速度;②7s内x=2m处质点运动的路程.参考答案:解:①根据②由图,得λ=4m周期经2s位于x=2m质点开始起振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