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物迁入氯化物浓度增加,氯化物水解又使介质进一步酸化,又浓度增加,氯化物水解又使介质进一步酸化,又使阳极溶解,往复循环使阳极溶解,往复循环n形成闭塞电池内自催化溶解过程形成闭塞电池内自催化溶解过程51高级教育n在初期阶段,缝内外的金属表面发生相同的阴阳在初期阶段,缝内外的金属表面发生相同的阴阳极反应过程极反应过程n阳极反应:阳极反应:M M → → M M n n + + + + nenen阴极反应:阴极反应:1 1 / /2 2O O 2 2 + + H H 2 2 O O + 2+ 2e e → 2→ 2OH OH −缝隙内的氧在一段时间内耗尽缝隙内的氧在一段时间内耗尽 缝隙内溶液中的氧靠扩散补充缝隙内溶液中的氧靠扩散补充 氧难以扩散至分析深处,缝隙内氧的阴极反应终止氧难以扩散至分析深处,缝隙内氧的阴极反应终止 缝隙内金属表面缝隙内金属表面+ +缝隙外自由暴露表面缝隙外自由暴露表面= =宏观电池宏观电池52高级教育缺乏氧的区域(缝隙内):电势低,阳极区缺乏氧的区域(缝隙内):电势低,阳极区氧易到达区域(缝隙外):电势高,阴极区氧易到达区域(缝隙外):电势高,阴极区 缝隙内金属活化溶解,阳离子增多缝隙内金属活化溶解,阳离子增多阳离子增多:阳离子增多:吸引缝隙外溶液中负离子(吸引缝隙外溶液中负离子(ClCl- -)进入缝隙内(维持电荷平衡))进入缝隙内(维持电荷平衡)金属氯化物水解使金属氯化物水解使pHpH下降下降nMn+n++Cl- -+nH2O M(OH)n+nHClClCl- -+ +低低pHpH:共同加速缝隙腐蚀:共同加速缝隙腐蚀金属离子进一步过剩金属离子进一步过剩——又促进进入又促进进入——加速溶解:自催化加速溶解:自催化nMn+n++Cl- -+nH2O M(OH)n+nHCl53高级教育(在还原介质和材料耐蚀性较差的场合)(在还原介质和材料耐蚀性较差的场合) 缝隙内金属表面的钝化膜发生全面的破坏缝隙内金属表面的钝化膜发生全面的破坏 缝内活化阳极:小阳极缝内活化阳极:小阳极 缝外钝化阴极:大阴极缝外钝化阴极:大阴极 电极电势差:电极电势差:50~100mV(在氧化性介质(海水)和材料耐蚀性较好的场合)(在氧化性介质(海水)和材料耐蚀性较好的场合)点蚀性缝隙腐蚀:起源于点蚀,于点蚀性缝隙腐蚀:起源于点蚀,于Cl-离子浓度关系很大离子浓度关系很大54高级教育点蚀与缝隙腐蚀的比较点蚀与缝隙腐蚀的比较n相似:成长机理相似:成长机理——闭塞电池闭塞电池•由于几何形状或腐蚀产物在缝隙、蚀坑或裂纹出口处由于几何形状或腐蚀产物在缝隙、蚀坑或裂纹出口处的堆积,使腐蚀介质流动的通道闭塞的堆积,使腐蚀介质流动的通道闭塞•腐蚀介质扩散受阻,使腔内介质组分、浓度和腐蚀介质扩散受阻,使腔内介质组分、浓度和pHpH值与值与整体介质差异很大,形成闭塞电池整体介质差异很大,形成闭塞电池55高级教育不同:形成过程不同不同:形成过程不同n缝隙腐蚀缝隙腐蚀•腐蚀前缝隙已经存在,腐蚀一开始就是闭塞电池作用,腐蚀前缝隙已经存在,腐蚀一开始就是闭塞电池作用,闭塞程度大闭塞程度大•由于介质的浓度引起由于介质的浓度引起•形态广而浅形态广而浅•更易发生更易发生n点蚀:点蚀:•腐蚀过程逐渐形成试坑(闭塞电池)而后加速腐蚀腐蚀过程逐渐形成试坑(闭塞电池)而后加速腐蚀•由于钝化膜的破坏引起由于钝化膜的破坏引起•形态窄而深形态窄而深56高级教育影响缝隙腐蚀的因素影响缝隙腐蚀的因素一、缝隙的几何因素:缝隙的宽度与缝隙腐蚀深度和速度有关。
此外,缝隙腐蚀还与缝隙的宽度与缝隙腐蚀深度和速度有关此外,缝隙腐蚀还与缝外面积有关,外部面积增大,缝内腐蚀严重缝外面积有关,外部面积增大,缝内腐蚀严重 2Cr132Cr13不锈钢在不锈钢在 29.3g/LNaCl29.3g/LNaCl溶液中溶液中 缝隙腐蚀速度与缝隙宽度的关系(实验周期缝隙腐蚀速度与缝隙宽度的关系(实验周期5454天)天) 1 1-总腐蚀速度-总腐蚀速度2 2-腐蚀深度-腐蚀深度57高级教育二、环境因素二、环境因素1.1.溶液中溶解的氧浓度:溶液中溶解的氧浓度:•氧浓度增加,缝外阴极还原反应更易进行,缝隙腐蚀氧浓度增加,缝外阴极还原反应更易进行,缝隙腐蚀加剧。
加剧2 2.溶液中.溶液中ClCl--浓度:浓度:•浓度增加,电位负移,缝隙腐蚀加速浓度增加,电位负移,缝隙腐蚀加速3 3.温度:.温度:` `•温度升高加速阳极反应在敞开系统的海水中,温度升高加速阳极反应在敞开系统的海水中,80℃80℃达到最大腐蚀速度,高于达到最大腐蚀速度,高于80℃80℃时,由于溶液的溶氧下时,由于溶液的溶氧下降,缝隙腐蚀速度下降在含氯离子的介质中,各种降,缝隙腐蚀速度下降在含氯离子的介质中,各种不锈钢存在一个临界缝隙腐蚀温度(不锈钢存在一个临界缝隙腐蚀温度(CCTCCT))58高级教育环境因素环境因素4 4..pHpH::•只要缝外金属能够保持钝态,只要缝外金属能够保持钝态,pHpH降低,缝隙腐蚀增加降低,缝隙腐蚀增加5 5.腐蚀介质的流速:.腐蚀介质的流速:•流速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流速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当流速适当增加时,增大了缝外溶液的含氧量,缝隙腐当流速适当增加时,增大了缝外溶液的含氧量,缝隙腐蚀加重蚀加重•对于由沉积物引起的缝隙腐蚀,流速加大,有可能将沉对于由沉积物引起的缝隙腐蚀,流速加大,有可能将沉积物冲掉,因而缝隙腐蚀减轻积物冲掉,因而缝隙腐蚀减轻59高级教育三、材料因素三、材料因素: :CrCr、、NiNi、、MoMo、、N N、、CuCu、、SiSi等能有效提高不锈钢的耐缝隙等能有效提高不锈钢的耐缝隙腐蚀性能,均涉及对钝化膜的稳定性和再钝化能力所腐蚀性能,均涉及对钝化膜的稳定性和再钝化能力所起的作用。
起的作用Cr:Cr:增加钝化膜的稳定性增加钝化膜的稳定性MoMo:以:以MoOMoO4 42-2-形式溶解,吸附于金属表面,抑制形式溶解,吸附于金属表面,抑制ClCl- -破坏破坏作用或形成类似于作用或形成类似于 结构的保护膜,防止结构的保护膜,防止ClCl- -穿透穿透N:N:点蚀初期可能在孔内形成氨,消耗点蚀初期可能在孔内形成氨,消耗H+H+,抑制,抑制pHpH降低60高级教育3.3.6 3.3.6 防止缝隙腐蚀的措施防止缝隙腐蚀的措施1 1、合理设计:、合理设计: 避免缝隙的形成最能有效地预防缝隙腐蚀的发生避免缝隙的形成最能有效地预防缝隙腐蚀的发生2 2、选材:、选材: 根据介质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材料可以减轻缝隙腐蚀根据介质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材料可以减轻缝隙腐蚀3 3、电化学保护:、电化学保护: 阴极保护有助于减轻缝隙腐蚀阴极保护有助于减轻缝隙腐蚀4 4、应用缓蚀剂:、应用缓蚀剂: 采用足量的磷酸盐、铬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混合物,对采用足量的磷酸盐、铬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混合物,对钢、黄铜和钢、黄铜和ZnZn结构是有效的,也可以在结合面上涂有加缓结构是有效的,也可以在结合面上涂有加缓蚀剂的油漆。
蚀剂的油漆61高级教育总结缝隙腐蚀是一个自催化过程က 缝内小阳极က 缝外大阴极က 危险性大62高级教育3.4 电偶腐蚀电偶腐蚀的定义和特点电偶腐蚀的定义和特点定义:定义:又称接触腐蚀或异(双)金属腐蚀又称接触腐蚀或异(双)金属腐蚀在电解质溶液中,当两种金属或合金相接触(电导通)时,在电解质溶液中,当两种金属或合金相接触(电导通)时,电位较负的金属腐蚀被加速,而电位较正的金属受到保护的电位较负的金属腐蚀被加速,而电位较正的金属受到保护的腐蚀现象腐蚀现象特点:特点:•在工程技术中,不同金属的组合是不可避免的,几乎所在工程技术中,不同金属的组合是不可避免的,几乎所有的机器、设备和金属结构件都是由不同的金属材料部件有的机器、设备和金属结构件都是由不同的金属材料部件组合而成,电偶腐蚀非常普遍组合而成,电偶腐蚀非常普遍•利用电偶腐蚀的原理可以采用贱金属的牺牲对有用的部利用电偶腐蚀的原理可以采用贱金属的牺牲对有用的部件进行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件进行牺牲阳极阴极保护63高级教育电偶序电偶序电偶腐蚀的推动力:电偶腐蚀的推动力:接触金属的电位差是电偶腐蚀的推动力接触金属的电位差是电偶腐蚀的推动力电动序电动序:金属置于含有金属盐的溶液中在标准条件下测定的热力学平金属置于含有金属盐的溶液中在标准条件下测定的热力学平衡电位的序。
衡电位的序实际腐蚀体系:非纯金属、夹杂或合金、钝化膜实际腐蚀体系:非纯金属、夹杂或合金、钝化膜——电动序电动序并不适合并不适合电偶序电偶序:实际金属或合金在特定的介质中的实际电位(非平衡)的次实际金属或合金在特定的介质中的实际电位(非平衡)的次序,不同介质中具有不同的电偶序序,不同介质中具有不同的电偶序64高级教育金属和合金在海水中的电偶序金属和合金在海水中的电偶序65高级教育n材料在电偶序中的位置,只能反映其腐蚀材料在电偶序中的位置,只能反映其腐蚀倾向,不能表示其腐蚀速率倾向,不能表示其腐蚀速率n电位逆转:电位逆转:•AlAl和和MgMg在中性在中性NaClNaCl溶液中接触溶液中接触•开始时开始时AlAl比比MgMg的电位正,的电位正,MgMg发生阳极溶解;发生阳极溶解;•随后随后MgMg的溶解使介质变成碱性,电位出现逆转,的溶解使介质变成碱性,电位出现逆转,AlAl变变成阳极66高级教育电偶腐蚀的影响因素电偶腐蚀的影响因素1 1.电化学因素.电化学因素•电位差:两种金属在电偶序中的起始电位差越电位差:两种金属在电偶序中的起始电位差越大,电偶腐蚀倾向就越大大,电偶腐蚀倾向就越大。
•极化:极化是影响腐蚀速度的重要因素,无论极化:极化是影响腐蚀速度的重要因素,无论是阳极极化还是阴极极化,当极化率减小时,是阳极极化还是阴极极化,当极化率减小时,电偶腐蚀都会加强电偶腐蚀都会加强67高级教育2 2.介质条件.介质条件¨金属的稳定性因介质条件(成分、浓度、金属的稳定性因介质条件(成分、浓度、pHpH、温度等)、温度等)的不同而异,因此当介质条件发生变化时,金属的电的不同而异,因此当介质条件发生变化时,金属的电偶腐蚀行为有时会因出现电位逆转而发生变化偶腐蚀行为有时会因出现电位逆转而发生变化¨通常阳极金属腐蚀电流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距结合部通常阳极金属腐蚀电流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距结合部越远,电流传导的电阻越大,腐蚀电流就越小,溶液越远,电流传导的电阻越大,腐蚀电流就越小,溶液电阻影响电偶腐蚀作用的电阻影响电偶腐蚀作用的““有效距离有效距离””电阻越大,电阻越大,““有效距离有效距离””越小68高级教育防止电偶腐蚀的措施防止电偶腐蚀的措施1.1.设计和组装:设计和组装:•避免避免““小阳极-大阴极小阳极-大阴极””的组合,的组合,•尽量选择在电偶序中位置靠近的金属进行组装尽量选择在电偶序中位置靠近的金属进行组装。
•不同的金属部件之间采取绝缘措施可有效防止电偶腐蚀不同的金属部件之间采取绝缘措施可有效防止电偶腐蚀•选择价廉的材料做成易于更换的阳极部件选择价廉的材料做成易于更换的阳极部件69高级教育n2.2.涂层:涂层:•在金属上使用金属涂层和非金属涂层可以防止或减轻在金属上使用金属涂层和非金属涂层可以防止或减轻电偶腐蚀,不要仅把阳极性材料覆盖起来,应同时将电偶腐蚀,不要仅把阳极性材料覆盖起来,应同时将阴极性材料一起覆盖阴极性材料一起覆盖•如果只涂覆于阳极上,由于涂层多孔性或局部剥落,如果只涂覆于阳极上,由于涂层多孔性或局部剥落,则导致小阳极则导致小阳极——大阴极组合大阴极组合•金属镀层:在两种金属表面镀同一种金属镀层金属镀层:在两种金属表面镀同一种金属镀层n3.3.阴极保护:阴极保护:•可采用外加电源对整个设备施行阴极保护可采用外加电源对整个设备施行阴极保护•也可以安装一块电位比两种金属更负的第三种金属使也可以安装一块电位比两种金属更负的第三种金属使它们都变为阴极它们都变为阴极70高级教育3.5 晶间腐蚀晶间腐蚀晶间腐蚀的定义和特点晶间腐蚀的定义和特点定义定义: :金属材料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沿着材料的晶粒边金属材料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沿着材料的晶粒边界或晶界附近发生腐蚀,使晶粒之间丧失结合力界或晶界附近发生腐蚀,使晶粒之间丧失结合力的一种局部破坏的腐蚀现象。
的一种局部破坏的腐蚀现象71高级教育n特点:特点:n危害性很大危害性很大•宏观上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变化宏观上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变化•材料的强度几乎完全丧失材料的强度几乎完全丧失•经常导致设备的突然破坏经常导致设备的突然破坏•晶间腐蚀常常会转变为沿晶应力腐蚀开裂,成晶间腐蚀常常会转变为沿晶应力腐蚀开裂,成为应力腐蚀裂纹的起源为应力腐蚀裂纹的起源n在极端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材料的晶间腐在极端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材料的晶间腐蚀过程制造合金粉末蚀过程制造合金粉末72高级教育晶间腐蚀产生的原因晶间腐蚀产生的原因多晶体的金属和合金本身的晶粒和晶界的结构和化学多晶体的金属和合金本身的晶粒和晶界的结构和化学成分存在差异成分存在差异•晶界处的原子排列较为混乱晶界处的原子排列较为混乱•缺陷和应力集中缺陷和应力集中•位错和空位等在晶界处积累,导致溶质、各类杂质位错和空位等在晶界处积累,导致溶质、各类杂质(如(如S S、、P P、、B B、、SiSi和和C C等)在晶界处吸附和偏析等)在晶界处吸附和偏析•甚至析出沉淀相(碳化物、甚至析出沉淀相(碳化物、σσ相等),相等),从而导致晶界与晶粒内部的化学成分出现差异,产从而导致晶界与晶粒内部的化学成分出现差异,产生了形成腐蚀微电池的物质条件。
生了形成腐蚀微电池的物质条件73高级教育 金属和合金处于特定的腐蚀介质中时,晶界和晶金属和合金处于特定的腐蚀介质中时,晶界和晶粒本体就会显现出不同的电化学特性粒本体就会显现出不同的电化学特性在晶界和晶粒构成的腐蚀原电池中,在晶界和晶粒构成的腐蚀原电池中, 晶界晶界————阳极阳极 晶粒晶粒————阴极阴极由于晶界的面积很小,构成由于晶界的面积很小,构成““小阳极-大阴极小阳极-大阴极””74高级教育晶间腐蚀机理-晶间腐蚀机理-1 1.贫.贫CrCr理论-晶界碳化物析出理论-晶界碳化物析出晶界析出连续的晶界析出连续的M M2323C C6 6型型CrCr的碳化物,使晶界产生严重的贫的碳化物,使晶界产生严重的贫CrCr区75高级教育碳化物沿晶界析出并进一步生长碳化物沿晶界析出并进一步生长•C C和和CrCr依靠由晶内向晶界扩散依靠由晶内向晶界扩散•C C扩散大于扩散大于CrCr:固溶体内几乎所有的:固溶体内几乎所有的C C都用于生成碳化都用于生成碳化物,只有晶界附近的物,只有晶界附近的CrCr能参与碳化物生成反应能参与碳化物生成反应•在晶界附近形成一条贫在晶界附近形成一条贫CrCr带,带,CrCr含量低于发生钝化所含量低于发生钝化所需要的需要的12%12%。
76高级教育n贫贫CrCr带的带的CrCr含量低于含量低于12%12%在弱氧化性介质中:在弱氧化性介质中:¨晶界贫晶界贫CrCr区为处于活化状态的阳极区,快速溶解区为处于活化状态的阳极区,快速溶解¨不贫不贫CrCr的晶粒内处于钝化的阴极区的晶粒内处于钝化的阴极区n贫贫CrCr区为小阳极,晶粒内为大阴极,腐蚀速度显区为小阳极,晶粒内为大阴极,腐蚀速度显著加快著加快77高级教育2 2.阳极相理论-晶界.阳极相理论-晶界σσ相析出并溶解:相析出并溶解:当超低碳不锈钢,特别是高当超低碳不锈钢,特别是高CrCr、、MoMo钢在钢在650650--850℃850℃受热后,在强氧化性介质中仍会产生晶间腐蚀受热后,在强氧化性介质中仍会产生晶间腐蚀在晶界形成了由在晶界形成了由FeCrFeCr或或MoFeMoFe金属间化合物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组成的σσ相在过钝化-即强氧化的条件下,在过钝化-即强氧化的条件下,σσ相发生严重的选相发生严重的选择性溶解择性溶解78高级教育3 3.吸附理论-.吸附理论-杂质原子在晶界吸附:杂质原子在晶界吸附: 有时超低碳有时超低碳18Cr18Cr--9Ni9Ni不锈钢在不锈钢在1050℃1050℃固固溶处理后,在强氧化性介质中(如硝酸加重溶处理后,在强氧化性介质中(如硝酸加重铬酸盐)中也会出现晶间腐蚀。
铬酸盐)中也会出现晶间腐蚀 这是由于这是由于P P和和SiSi等在晶界发生吸附,使得等在晶界发生吸附,使得晶界的电化学特性发生了改变晶界的电化学特性发生了改变79高级教育晶间腐蚀的影响因素晶间腐蚀的影响因素1.1.加热温度和时间-加热温度和时间-TTSTTS((TemperatureTemperature--TimeTime--ensitivityensitivity))曲线曲线750℃750℃以上时以上时,不产生晶间腐,不产生晶间腐蚀;蚀;600600--700℃700℃之间之间晶间腐蚀最严晶间腐蚀最严重;重;低于低于600℃600℃,,CrCr、、C C扩散缓慢,扩散缓慢,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形成碳化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形成碳化物,晶界腐蚀减弱;物,晶界腐蚀减弱;当温度低于当温度低于450℃450℃就难于晶间就难于晶间腐蚀18Cr18Cr--9Ni9Ni不锈钢晶界不锈钢晶界CrCr2323C C6 6沉淀与晶间腐蚀的关系沉淀与晶间腐蚀的关系0.05%C0.05%C、、1250℃1250℃固溶,固溶,H H2 2SOSO4 4++CuSOCuSO4 4溶液溶液80高级教育2.2.合金成分合金成分(1)C(1)C:奥氏体不锈钢中含碳量越高,产生晶间腐蚀:奥氏体不锈钢中含碳量越高,产生晶间腐蚀倾向的加热温度和时间范围扩大,倾向的加热温度和时间范围扩大,TTSTTS曲线左移,晶曲线左移,晶间腐蚀倾向越大。
间腐蚀倾向越大2)Cr(2)Cr、、MoMo、、NiNi、、SiSi::CrCr、、MoMo含量增高,可降低含量增高,可降低C C的活度,有利于减轻晶间的活度,有利于减轻晶间腐蚀倾向;腐蚀倾向;NiNi、、SiSi等非碳化物形成元素会提高等非碳化物形成元素会提高C C的活度,降低的活度,降低C C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促进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促进C C的扩散和碳化物的析出的扩散和碳化物的析出81高级教育2.2.合金成分合金成分(3)Ti(3)Ti、、NbNb::TiTi和和NbNb是非常有益的元素是非常有益的元素TiTi和和NbNb与与C C的亲合力大于的亲合力大于CrCr与与C C的亲合力,因而在高温下能先于的亲合力,因而在高温下能先于CrCr形成稳定的形成稳定的TiCTiC和和NbCNbC,从而大大降低了钢中的固溶,从而大大降低了钢中的固溶C C量,使量,使CrCr2323C C6 6难以析出降低晶间腐蚀倾向难以析出降低晶间腐蚀倾向4)B(4)B::在不锈钢中加入在不锈钢中加入0.0040.004--0.005%0.005%的的B B可使可使TTSTTS曲线右移曲线右移这可能是这可能是B B在晶界的吸附减少了在晶界的吸附减少了C C、、P P在晶界的偏聚之在晶界的偏聚之故。
故82高级教育防止晶间腐蚀的措施防止晶间腐蚀的措施1.1.降低含碳量:降低含碳量: 低碳不锈钢低碳不锈钢, ,甚至是超低碳不锈钢甚至是超低碳不锈钢, ,可有效减少碳化物析出可有效减少碳化物析出造成的晶间腐蚀造成的晶间腐蚀2.2.合金化:合金化: 在钢中加入在钢中加入TiTi或或NbNb,析出,析出TiCTiC或或NbCNbC,避免贫,避免贫CrCr区的形成区的形成 还可以通过调整钢的成分,形成双相不锈钢,如在奥氏体还可以通过调整钢的成分,形成双相不锈钢,如在奥氏体中加入中加入5 5--1010%的铁素体由于相界的能量更低,碳化物择优%的铁素体由于相界的能量更低,碳化物择优在相界析出,从而减少了在晶界的沉淀在相界析出,从而减少了在晶界的沉淀83高级教育防止晶间腐蚀的措施防止晶间腐蚀的措施3.3.适当的热处理:适当的热处理: 对含碳量较高(对含碳量较高(0.060.06--0.080.08%)的奥氏体不锈%)的奥氏体不锈钢,要在钢,要在10501050--1100℃1100℃进行固溶处理;进行固溶处理;84高级教育3.6 选择性腐蚀选择性腐蚀选择性腐蚀的定义和特点选择性腐蚀的定义和特点定义定义: : 指在多元合金中较活泼组分的优先溶解,这个过程指在多元合金中较活泼组分的优先溶解,这个过程是由于合金组分的电化学差异而引起的。
是由于合金组分的电化学差异而引起的特点:特点: 在二元或多元合金中,较贵的金属为阴极,较贱的在二元或多元合金中,较贵的金属为阴极,较贱的金属为阳极,构成成分差异腐蚀原电池,贵的金属保持金属为阳极,构成成分差异腐蚀原电池,贵的金属保持稳定或与较活泼的组分同时溶解后再沉积在合金表面,稳定或与较活泼的组分同时溶解后再沉积在合金表面,而较贱的金属发生溶解而较贱的金属发生溶解比较典型的选择性腐蚀是比较典型的选择性腐蚀是黄铜脱黄铜脱ZnZn和和铸铁的石墨化腐蚀铸铁的石墨化腐蚀85高级教育黄铜脱黄铜脱ZnZnCuCu--ZnZn合金,合金,•加加ZnZn可提高可提高CuCu的强度和耐冲蚀性能的强度和耐冲蚀性能•但随但随ZnZn含量的增加,脱锌腐蚀和应力腐蚀将变得严重含量的增加,脱锌腐蚀和应力腐蚀将变得严重•黄铜脱锌即是黄铜脱锌即是ZnZn被选择性溶解,留下了多孔的富被选择性溶解,留下了多孔的富CuCu区区•导致合金强度大大下降导致合金强度大大下降86高级教育石墨化腐蚀石墨化腐蚀 灰口铸铁中的石墨以网络状分布在铁素体中,在介质为灰口铸铁中的石墨以网络状分布在铁素体中,在介质为盐水、矿水、土壤(尤其是含有硫酸盐的土壤)或极稀的酸盐水、矿水、土壤(尤其是含有硫酸盐的土壤)或极稀的酸性溶液中,发生了铁基体的选择性腐蚀,而石墨沉积在铸铁性溶液中,发生了铁基体的选择性腐蚀,而石墨沉积在铸铁的表面,铸铁被的表面,铸铁被““石墨化石墨化””了。
了 在铸铁的石墨化腐蚀中,石墨对铁为阴极,形成了高效在铸铁的石墨化腐蚀中,石墨对铁为阴极,形成了高效原电池,铁被溶解后,成为石墨、孔隙和铁锈构成的多孔体,原电池,铁被溶解后,成为石墨、孔隙和铁锈构成的多孔体,使铸铁失去了强度和金属性使铸铁失去了强度和金属性87高级教育应力腐蚀n定义定义: :金属材料受到金属材料受到腐蚀介质腐蚀介质的作用,同时受到的作用,同时受到各种各种应力应力的作用,导致更为严重的腐蚀破坏材的作用,导致更为严重的腐蚀破坏材料的断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也统称环境断裂料的断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也统称环境断裂n应力来源应力来源n外部外部施加: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方式:直施加: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方式:直接作用在金属上,或通过接触面的相对运动、高接作用在金属上,或通过接触面的相对运动、高速流体(可能含有速流体(可能含有固体颗粒固体颗粒)的流动等施加在金)的流动等施加在金属表面上来自金属属表面上来自金属n内部内部:如氢原子侵入金属内部产生应力:如氢原子侵入金属内部产生应力88高级教育 腐蚀疲劳n机械疲劳机械疲劳n机械疲劳指材料在机械疲劳指材料在交变应力交变应力作用下导致作用下导致( (疲劳疲劳) )裂裂纹萌生、亚临界扩展,最终失稳纹萌生、亚临界扩展,最终失稳断裂断裂的过程。
的过程n工程材料的疲劳性能是通过疲劳试验得出的疲劳工程材料的疲劳性能是通过疲劳试验得出的疲劳曲线确定的,建立曲线确定的,建立应力幅值应力幅值σaσa与相应的与相应的断裂循环断裂循环周次周次NfNf的关系的关系89高级教育n疲劳极限疲劳极限: :n经历无限次循环而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经历无限次循环而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n低、中强度钢低、中强度钢具有明显的疲劳极限具有明显的疲劳极限n高强钢高强钢、、不锈钢不锈钢、、铝合金铝合金等往往不存在疲劳极限等往往不存在疲劳极限n疲劳强度疲劳强度: :n材料在疲劳寿命为材料在疲劳寿命为N N((107107--108108周次范围)时不周次范围)时不发生疲劳断裂的最大应力发生疲劳断裂的最大应力90高级教育n腐蚀疲劳(开裂)腐蚀疲劳(开裂)n材料或构件在交变应力与腐蚀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脆性材料或构件在交变应力与腐蚀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脆性断裂断裂 腐蚀疲劳比单纯交变应力造成的破坏(即疲劳)或单纯腐蚀造腐蚀疲劳比单纯交变应力造成的破坏(即疲劳)或单纯腐蚀造成的破坏严重得多,而且有时腐蚀环境成的破坏严重得多,而且有时腐蚀环境不需要有明显的侵蚀不需要有明显的侵蚀性性。
91高级教育1 1、名次解释:、名次解释:点腐蚀点腐蚀 缝隙腐蚀缝隙腐蚀 电偶腐蚀电偶腐蚀 晶间腐蚀、晶间腐蚀、选择性腐蚀选择性腐蚀 应力腐蚀应力腐蚀 电偶序电偶序2 2、全面腐蚀的电化学特点;、全面腐蚀的电化学特点;3 3、点蚀的危害的特点;、点蚀的危害的特点;4 4、闭塞电池的形成条件;、闭塞电池的形成条件;5 5、蚀孔的自催化发展过程;、蚀孔的自催化发展过程;6 6、缝隙腐蚀的几何条件;、缝隙腐蚀的几何条件;7 7、晶间腐蚀机理;、晶间腐蚀机理;8 8、防止电偶腐蚀的措施防止电偶腐蚀的措施92高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