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活性污泥法运营要点及添加剂的确定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5KB
约5页
文档ID:519771806
活性污泥法运营要点及添加剂的确定_第1页
1/5

1、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生存条件活性污泥(微生物)营养及生存的条件:最佳水温:20—40 C, 一般PH6 — 9,溶解氧是调节空气量来控制其在设 计值范围,DO >0.5mg/L,发生嫌气,DO (溶解氧)过大,污泥容易自身氧化 曝气池一般按照BOD5: N : P=100:5:1比例投加营养源根据城市生活废水处理设计经验及以往城市生活废水监测数据, 城市生活 废水的BOD5 一般在100-300mg/L 之间,本次取 200mg/L,贝U BOD5数据为 200mg/l*5m 3/h*24h=24kg/d,则根据 BOD5:N : P=100:5:1 比例,需要 N=1.2kg/d, P=0.24kg/d在本项目中,生活废水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过程中, 其中包括化粪池的溢流水、厨房的洗涤水以及其他洗涤用水,就其成分而言,含有大量的氮、磷、硫等, 能满足微生物的生存所需但是当本项目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废水流量不能达到本 项目设计流量的要求时,需要添加营养源来保证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基本生存需 要因此,当进水不足时,要满足活性污泥的最低生存条件,添加的营养源要随 进水量Q变化而变化以添加葡萄糖(加强微生物的三磷酸循环,提高酚的去除率,加入小剂量10g/m3),尿素(CO(NH2)2,其中 N 占 7/15),磷酸(H3PO4,其中 P 占 31/98)为例,当进水流量Q变化时,添加的尿素和磷酸的质量(kg/d)为:Q (每小时流量)012345N (氮)r 1.2「0.960.72 :0.480.240尿素(CO(NH2)2)1 2.58 12.061.541.030.520P (磷)0.240.1920.1440.0960.0480磷酸(H3PO4)P 0.76「0.610.46「0.310.150葡萄糖1.20.960.720.480.240注:以上表中所列的尿素和磷酸均为尿素及磷酸的化合物,不指含尿素或 磷酸的混合物。

在具体添加剂的计算时,应按照具体添加剂中尿素与磷酸(或 者N、P)的含量计算2、项目运行注意事项2.1 活性污泥的培养本项目中活性污泥从其他地方获得, 其中具备充足的降解用微生物, 不需要 培养就能直接使用在本项目设计中, 接触氧化池的有效容积大约为 25m 3,系统正常运行后池 内污泥 SV30(30 分钟沉降比)在 30%-60% 不等,计算出需要污泥量在 7— 15m3 污泥注意事项:控制曝气量:开始废水中的B0D5较低,DO不应太高,一般控制水中DO在 2mg/l 左右2.2 活性污泥的运行活性污泥培养成熟后, 就开始试运行试运行的目的使确定最佳的运行条件 在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中,影响因素很多,混合液污泥浓度、空气量、污水 量、污水的营养情况等 活性污泥法要求在曝气池内保持适宜的营养物与微生物 的比值,供给所需要的氧,使微生物很好的和有机物相接触,全体均匀的保持适 当的接触时间注意事项:曝气池往往会出现泡沫,正常情况下泡沫量较少,这些泡沫类似肥皂泡,较 轻,一吹即散这表明,污泥负荷适当,运转正常,这是曝气池中供氧充足,溶 解氧足够,污水处理效果较好但是,如果曝气池中出现大量白色泡沫翻滚,具 有粘度,不易自然破碎,而且不断增多,这就是异常现象。

一般有 2 个原因,一 是污泥问题,如果泡沫呈茶色、灰色,表示污泥泥龄过长,或曝气过大,污泥被 打碎,吸附在泡沫上,这时应排泥;如果泡沫呈粘性,用手弄不碎,而且黏在手 上,可能是污泥负荷过大,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不完全最后一种原因可能是 PH 冲击,原水进水 PH 变化过大,导致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受限制由于供气电耗占整个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电耗的一半以上( 50—60% ),保证 出口处的 DO>2mg/l ;保证足够的混合搅拌;其次要保证气水混合要求,气水比 一般为 3—7 2.3 污泥沉降性能的控制 活性污泥的良好沉降性能是保证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 之一如果污泥的沉降性能不好,在污泥的反应期结束后,污泥难以沉淀,污泥 的压密性差,上层清液的排除就受到限制,水泥比下降,导致每个运行周期处理 污水量下降如果污泥的絮凝性能差,则出水中的悬浮固体( SS )含量将升高, COD 上升,导致处理出水水质的下降污染物在混合液内的积累是逐步的, 在一个周期内一般难以马上表现出来, 需通过观察各运行周期间的污泥沉降性能的变化才能体现出来 为使污泥具有良 好的沉降性能,应注意每个运行周期内污泥的 SVI (污泥体积指数)变化趋势, 及时调整运行方式以确保良好的处理效果。

3 常见异常现象及其对策3.1 曝气池的异常现象及对策1)、混合液的 DO 不足 现象:活性污泥呈灰黑色,污泥发生厌氧反应,污泥中出现硫化菌,出水水 质恶化原因: 1)负荷量增高; 2)曝气不足; 3)工业废水的流入等对策: 1)控制负荷量; 2)增大曝气量; 3)切断或控制工业废水的流入2 )、SV%值异常a、现象:污泥沉淀30 —60min后呈层状上浮(污泥上浮)原因:多发生在夏季;硝化作用导致在沉淀池中被还原成 N2,引起污泥上浮对策:1)减少污泥在沉淀池的HRT (水力停留时间);2)减少曝气量b、 在沉淀池的上清液中含有大量悬浮微小絮体,出水透明度下降原因:污泥解体,曝气过度;负荷下降,活性污泥自身氧化过度对策:减少曝气;增大负荷量c、 泥水界面不明显原因: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流入,使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污泥形成的絮体 性能较差对策:降低负荷;增大流量以提高曝气池中的 MLSS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降低F/M值(食微比,单位kgCOD(BOD)/(kg污泥.d),和污泥负荷率一致)3)、SVI值异常(污泥体积指数,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指曝气 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相应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单位mL/g)原废水水质的变化和管理不善都会使 SVI异常异常现象原因具体原因SVI1、水温降低值2、PH值下降异3、低分子量溶解性有机常物的大量流入升4、N、P等营养物的不足高5、腐败废水的大量流入6原废水的SS浓度太低7、有害物质的流入8、工业废水的流入曝气池9、有机负荷过低或过高管理不善10、混合液溶解氧不足沉淀池11、活性污泥在沉淀池中管理不善停留过长SVI值原废水12、水温上升异常降低水质变化13、土、砂石等地流入曝气池管理不善14、有机负荷过低4 )、污泥膨胀现象:活性污泥质量变轻、膨大,沉降性能恶化,在沉淀池中不能正常沉淀F来,SVI值异常升高,可达400以上对策: 1)杀灭丝状菌,如投加氯、 臭氧、过氧化氢等药剂 (加杀菌药剂);2) 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絮凝性,投加絮凝剂,如硫酸铝等(加化学药剂) ;3)改善 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密实性,投加粘土、消石灰等(加化学药剂) ;4)加强 曝气,提高混合液的 DO值;5)考虑调节水温,水温<15 C时易发生高粘性膨 胀,而丝状菌多发生在 20 C以上;6)减少污泥在沉淀池的时间;7 )调整污泥 负荷率。

当 F/M 超过 0.35 时,易发生丝状菌膨胀 8)调整混合液中的营养物 质,可以控制高粘性膨胀3.2 沉淀池的常见异常现象及对策 现象:沉淀池出水水质异常主要表现在透明度下降, SS、BOD5(COD)值过高、大肠菌数增加等原因:1 )活性污泥在沉淀池中停留时间过长; 2)剩余污泥的排除不够及时、 充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