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纬度位置:位于50° N和70° N之间,;领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北部有一小部分处在寒带 经度位置:介于20° E和180°之间,东西跨经度160°,东西长10000多千米,是世界上 跨经度最广的国家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黑海、里海陆上邻国有挪威、芬 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乌兰克、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 蒙古、朝鲜;隔白令海峡与美国的阿拉斯加相望国土国土面积为1 70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地跨欧亚两大洲、东西半球 的欧洲国家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人□却占全国总人□的3/4, 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首都莫斯科位于欧洲3)地形和地势①地形——地形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a.地形分布:从西到东的顺序为:平原一一高原一一山脉,即: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 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b地形之间的界线:乌拉尔山脉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叶尼塞河是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分界线勒拿河是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分界线东欧平原两西伯利亚平原 中闻册腑礦 东西怕利亚山地伏尔加河 大西洋厂丄洋平 勒宇河…? 叶尼塞河〉 鄂毕河if) 乌拉尔山f 9ip7 Vli俄罗斯的河流大多是地形的分界线②地势地势特点: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4)河流与湖泊① 河流a.欧洲部分的伏尔加河,全长3 600千米,是欧洲第一长河,有“俄罗斯的母亲河” 之称,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自北向南最终注入里海,是俄罗斯最主要的内河航道b亚洲西伯利亚地区有三条大河:自西向东依次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水能丰富,但封冻期长,它们都自南向北 注入北冰洋C.中俄边境上的阿穆尔河(我国称黑龙江),向东注入太平洋② 湖泊贝加尔湖:被誉为“西伯利亚的珍珠”,是亚欧大陆上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深 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总蓄水量为23 600立方米,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蓄水量的总和,约占 全球淡水湖总蓄水量的1/55)气候气候类型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的南北和东西差异明显北部有终年严寒的极地气候, 南部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草原气候,东部是温带季风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降水稀少原因:a.位于高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接受关照和热量少,所以气温低•地处 亚洲大陆北部,加上西北低东南高的地势,使得西伯利亚地区受北冰洋影响大,造成冬季严 寒的气候c.东部、南部地势高,高大的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深入,加重了西伯利 亚北部地区冬季寒冷的程度气候从西到东的变化趋势是:气温的年较差越来越大,降水量越来越小,受大西洋的影 响逐渐减弱,气候的海洋性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
知道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受海洋影响, 形成温带季风气候气候从南到北的变化趋势是:气温越来越低,降水量越来越少,北冰洋沿岸形成终年寒 冷干燥的极地气候俄罗斯的自然资源(1) 淡水资源 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2位,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和淡水蓄水量最多的湖泊河 流多且流经山区,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2) 森林资源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在西伯利亚大 部分地区和东欧平原北部3) 矿产资源 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秋明油田、第二巴库 油田黄金产量仅次于南非,居世界第2位乌拉尔山脉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此外还有库兹 巴斯煤田、库尔斯克铁矿等铁矿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区,库兹巴斯煤矿位于西伯利亚南部 地区■煤用□天然气 ■铜矿 △掾矿 ■金矿•石油▲铁矿 e铅锌矿&铝上矿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图俄罗斯的人文环境;⑴人口和居民俄罗斯人口约有1. 5亿,境内有100多个民族,人种属白种人,使用俄语,人口主要 集中在欧洲部分2) 工业① 工业特征:以重工业为主(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等,特别是核工业和航天 工业尤为突出),轻工业发展缓慢② 主要工业区的分布a.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俄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 和电子等工业部门。
b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空航天等工业发达, 也是俄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C.乌拉尔工业区:主要生产石油、钢铁、机械等产品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主要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产品③ 比较俄罗斯与日本的工业分布的差别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接近原料、燃料地区,属“资源型”分布;而日本的工业集中 分布在沿海地区,属“临海型”分布产生工业分布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俄罗斯地域广阔, 资源丰富,利用本国丰富的原料、燃料建立了强大的钢铁、能源、机械、化学等重工业为主 的工业部门,所以工业多分布在资源分布地区;而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原料、燃料和 消费市场严重依赖国外,利用其优越的海运条件便于原料、燃料的进口及产品的出口,采 用了“临海型”的工业分布格局3) 不稳定的农业耕地面积广大,谷物产量不稳定,需大量进口① 主要农业区: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北部广大地区气温低,不利于发展农 业)② 主要农产品:小麦、甜菜、马铃薯③ 不稳定的原因: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降水量少,且极不稳定(年际变化大),其周期性干旱,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是造成粮食生产不稳定的直 接原因之一。
4)交通发达 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都很发达① 铁路运输为主,欧洲部分铁路网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 分稀疏,有横贯西伯利亚的亚欧大陆桥(东起符拉迪沃斯托克,西至莫斯科)即西伯利亚大铁 路② 河流封冰期长,通航期短,以伏尔加河为主要的内河航道并通过运河,与波罗的海、 白海、黑海、亚速海和里海相通,实现了“五海通航”③ 管道运输发达,通过管道,将秋明油田丰富的油气资源输往圣彼得堡、莫斯科和西伯 利亚等工业区5)主要城市① 首都:莫斯科,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政治、文化中心② 铁路枢纽:伊尔库茨克是贝加尔湖畔的铁路枢纽③ 港口a.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港口,第二大城市b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港口c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的终年不冻港(受北大西洋瑗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