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巨津古镇展新姿

ldj****2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KB
约6页
文档ID:33253610
巨津古镇展新姿_第1页
1/6

巨津古镇展新姿一 历史名镇巨甸镇,位于玉龙县境西北金沙江西岸,南接黎明乡,北邻塔城乡,距丽江市区 120 多公里,与迪庆州隔江相望海拔 1869 米,总面积 379.1 平方公里,辖 8 个办事处,72 个自然村,121 个村小组2005 年全镇5774 户,总人口 21236 人,非农业人口 1494 人,农业人口1 9742 人,居住有纳西、汉、傈僳、白、彝、普米、藏等11 个民族巨甸交通便利,丽巨、巨维(西)、巨拖(顶)公路交汇于此,每天都有许多客货车在此经过或食宿 巨旬,纳西语称“固堆” ,有些史料记载纳西语意为九个区域,故名唐代称巨旬为九赕,元初改称为巨津,有渡口之意清初更名为巨甸,沿用至今 巨甸镇在元、明时期属巨津州,清代设巨甸塔城约清末民初改为巨甸里民国 19 年(1930 年)设巨甸镇,属第五区,1931 年属第九区,1932 年属第五区1933 年至1939 年设新街镇、老街镇属第五区1940 年撤区扩乡,设巨旬乡1949 年 7 月丽江解放后,属政委会巨旬支会,9月,属巨甸区1950 年至 1953 年属第五区,辖 7 个行政村1954 年至 1957 年,行政村改为乡,设巨甸、古渡、武候等6 乡,仍属第五区。

1958 年设巨甸公社,1963 年属第五区,1966 年设巨旬公社,1984 年设巨甸区,1988 年设巨甸镇至今,辖 8 个办事处 巨甸镇历史悠久据《大元一统志》记载,早在汉晋之际,蒙醋醋一系纳西族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建设家园到唐代,巨甸上下一带的金沙江两岸,已成为纳西族重要聚居区之一这里北连康藏,南通大理,是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的走廊,也是兵家必争之地隋朝将军史万岁、苏荣曾带兵到这里,唐代吐蕃南诏、唐王朝几大势力曾在这一带角逐,著名的神川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南宋末年,忽必烈征大理国,由兀良合台率领的西军路在巨旬一带用革囊渡江明代,木氏土司和这里的纳西土酋势力多次发生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清代设打金坝汛,有清兵驻军营盘1936 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红军长征经过巨甸,是红军横渡金沙江的五个渡口之一1950 年至 196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四十二师一二六团在此驻防 巨甸镇的商业比较发达,从清代开始,这里已形成较热闹的集镇清末民初,有新老两个街子,来自鹤庆、丽江、大理、四川的商人在此开设铺号,还有皮革、缝纫、五金加工等行业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巨甸镇街面比过去扩大数倍,省内外商贩云集在此进行商品交易。

进入新世纪,巨甸的集镇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已成为玉龙县西部的一个重要商品集散地 二 历史上的辉煌属于过去,进入新世纪,如何更快更好地建设好巨甸,让巨甸成为丽江市玉龙县西部的一颗明珠,成为新一届巨甸领导班子工作的重点地处金沙江河谷区的巨甸,全镇分为河谷坝区和山区巨甸坝等沿江河谷一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好,农作物以稻谷小麦、玉米、油菜等为主,水稻单产居全县之冠,是县内稻谷主产区之一山区以玉米、小麦、洋芋、白芸豆为主,还有核桃、生漆、药材等经济作物,森林资源较丰富在巨甸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跨入新世纪的巨甸在各项建设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至 2005 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5784.2 万元,粮食总产量 11000 吨,经济总收入4899.08 万元,比 2001 年平均增长 7.4% 上述建设成就的取得,与镇领导班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巨甸”这一建设思路是分不开的巨甸镇党委、政府认为,发展是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是强镇富民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因此,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加快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进入“十一五 ”规划实施时期,巨旬镇的建设指导思想集中到了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县“三会” 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既好又快地发展这一主题,统筹坝区与山区、半山区协调发展,重点抓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教育科技、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生态保护”等主要工作,把巨甸建设成为西部重镇和丽藏交汇区的经济文化名镇,在西部乃至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率先走出一步,不断开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新局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巨旬这一宏伟奋斗目标上 巨甸镇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经济总产值8000 万元以上,以年均 6%左右的速度增长;财政收入 500万元以上,以年均 6%左右的速度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 元以上,年均 5%左右的速度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0 以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中巨甸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促进农村改革、激发社会活力”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协调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构建和谐巨甸”三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使巨甸成为一个文明、富裕的乡镇。

三 巨甸镇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取到新突破,党委、政府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 多予、少取、放活 ”的方针,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在玉龙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率先走出一步的奋斗目标农业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认真研究市场、规划、政策、机构和企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推进“三个集中”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 和“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积极推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有序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农产业建设步伐烤烟产业以提质增效为目标,走优质、适产、高效、规范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路子药材产业要在围绕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益做文章青梅、芸豆产业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稳步增加山区、半山区的种植面积在“依法、自愿、有偿、规范” 的原则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使优势特色农作物向最适宜区集中,土地向能人和专业大户集中,资金向优势产业集中。

加快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建设加强农村消费品市场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