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1.1 绪言绪言伊犁河南岸干渠巩留县扬水灌区是伊犁河南岸干渠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伊犁河南岸干 渠灌区可分为两大部分,即自流灌区和扬水灌区,扬水灌区又可分为巩留县扬水灌区和察 县扬水灌区根据《新疆恰普其海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南岸干渠灌区总体规划报告》 ,巩留县 扬水灌区由萨尔布顺灌区和二道湾灌区两部分组成,规划总净灌溉面积 16.87 万亩(其中 萨尔布顺扬水灌区 12.67 万亩,二道湾扬水灌区 4.2 万亩)萨尔布顺灌区范围东起喀拉巴克萨依,西至赛一塘萨依,北以南岸干渠为界,南至乌孙 山北麓灌区三级扬水 182m,灌溉伊特公路(S220)以西,萨尔布顺村、铁尔木图村和 喀拉巴克村北面,南岸干渠以南农田,与总体规划萨尔布顺扬水站控制的灌溉范围相同 初步设计阶段采用单站三级扬水的建设方案,水源由伊犁河南岸干渠供给灌区灌溉面积 12.67 万亩,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采用高效节水灌溉二道湾扬水灌区单级扬水 102.62m灌区基本垂直等高线布置单级泵站和总干管,泵站 前池引出加压干管,出水池引出加压和自压干管,全管道饮水灌溉二道湾台地及其东西两 侧乌孙山北麓的农田与总体规划二道湾扬水站控制的灌溉范围基本相同。
初步设计阶段 采用单站单级扬水的建设方案,水源由伊犁河南岸干渠供给灌区灌溉面积 4.17 万亩,以 种植农作物为主,采用高效节水灌溉巩留县扬水灌区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工程高质量、设计高标准、管理现代化目前,由国家投资兴建的恰普其海水利枢纽及南岸干渠已基本建成,自流灌区也已陆续 开工建设,为充分发挥骨干水利工程的效益,发展地区经济,提高灌区人民生活水平,改 善流域生态环境,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尽快实施巩留县扬水灌区是十分必要的本阶段的主要设计依据有:《新疆伊犁河流域灌区规划报告》 、 《新疆恰普其海综合利用 水利枢纽南岸干渠灌区总体规划报告》 、 《新疆恰普其海综合利用水利枢纽二期工程南岸干 渠灌区项目建议书》 、 《新疆恰普其海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南岸干渠工程灌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及《新疆恰普其海综合利用水利枢纽二期工程南岸干渠灌区专题报告》 2009 年 3 月,伊犁州水利局委托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和伊犁州水利电力勘测 设计研究院共同进行巩留县扬水灌区水利工程的初步设计工作接受任务后,两元组建了 “巩留县扬水灌区水利工程初步设计勘测设计项目部” ,4 月进驻现场,开展土壤详查、地 质勘探、现场定线和设计工作,12 月提出初步设计报告。
2009 年 12 月 30 日,伊犁州水利 局委托新疆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公司,对巩留县扬水灌区水利工程初步报告进行技 术咨询,并提出了《新疆伊犁河南岸干渠巩留县扬水灌区水利工程初步设计技术咨询报告》 设计项目部依据技术咨询意见修改完善初步设计,现提出巩留县扬水灌区水利工程初步设 计报告伊犁河南岸干渠灌区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有建设单位委托其他单位统一做专项设计,因 此本报告不含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内容1.2 水文水文 1.2.1 气象 根据巩留气象站(1959---2000 年)多年实际观测资料统计: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 7.4℃,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7.4℃,极端最低气温–37.6℃,多年平均降水量 256.6mm,降水量在 年际中分配较为均匀,主要降水相对集中在 4~8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50%以上冬季最大 冻土深达 60cm,最大积雪深达 41cm,多年平均风速为 2.1m/s,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422.5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2731.9h1.2.2 沟道洪水复核分析巩留县南岸噶去扬水灌区水文分析主要是沟道洪水分析灌区南部乌孙山发育着许多溪 沟,又被称为南山水系,在巩留县境内分布有赛依塘萨伊、库尔乌泽克、萨尔布顺、萨尔 布顺支沟、铁尔木图萨依、喀拉巴克萨依、塔斯巴斯套、吐勒克巴伊萨伊、萨尔乔克等较 大的洪水沟道。
该地区的沟道洪水在进行南岸干渠设计师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作了详细分析论证 沟道洪水的计算选用推理公式法、产汇流调蓄经验单位线法、水文站实测洪水资料水文比 拟法和洪水调查法,并加以比较、合理选用,最终选定推理公式法的计算成果 1.2.3 泥沙南岸干渠五实测泥沙资料,本次设计参照特克斯山口水库(恰普其海水库运行后)的资 料,多年平均悬移质泥沙含量为 0.176kg/m³1.3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1.3.1 地形地貌巩留县萨尔布顺扬水灌区位于伊犁河南岸、乌孙山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中上部灌区北 部地形较平坦,南部受地表径流切割,南北向梳状冲沟发育,沟深 2~15m 不等,最深可达 25m 左右巩留县二道湾扬水灌区由东南至西北呈长方形展布,总体地势中部高,南北两侧低,呈 梁背型灌区东南面的低山往灌区发育冲沟长度短,宽度较窄,在低山下缘结束,对灌区 不存在切割作用 1.3.2 地层岩性萨尔布顺灌区按地貌成因类型可划分为两个单元:从南部的乌孙山前至 3 级支渠之间 为风积黄土区,3 级支渠以北至南岸干渠范围为山前冲洪积砾质土倾斜平原区风积黄土厚度一般 10~30m,局部厚度可达 50m 以上黄土多呈淡黄~灰白色。
疏松, 土层均一,无层理,不含砾石,黄土以粉粒(0.05~0.005mm)为主,其含量 58%左右;大 于 0.05m 的颗粒含量为 21%左右;小于 0.005m 的颗粒含量为 21%左右黄土在 100KPs 压力下,黄土湿陷层深度在 0~2m 以内,其湿陷性系数为 0.085~0.079,属强烈湿陷,在距地表 2~4m 以内,其湿陷性系数为 0.062~0.042,属中 等湿陷,4~5m 范围只有轻微的湿陷,至 5m 以下属于非湿陷性黄土冲洪积砾质土倾斜平原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积洪冲积粉质壤土和冲积沙砾卵砾石1.3.3 地震及区域构造稳定性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GB18306-200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周期 区划图》划分,50 年超越概率 10%时动峰值加速度为 0.20g,动反应谱周期为 0.40s其相 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1.3.4 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区地下水埋深约 120m部分水样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对钢结 构具弱腐蚀 1.3.5 工程地质条件上更新统风积层和冲洪积层在工程区广泛分布,岩性有风积黄土、冲洪积粉质壤土和 冲洪积卵砾石,是构成各类建筑物地基的主要地层。
萨尔布顺一级、二级和三级泵站、干 管及 1/2 级支渠基础坐落于冲积洪粉质壤土或砂卵砾石上,3 级支渠和支管泵站坐落于风 积黄土上,风积黄土和冲洪积粉质壤土地基需采取防湿陷、防腐蚀工程措施二道湾泵站 干管坐落于冲洪积粉质壤土或砂卵砾石上,冲洪积粉质壤土地基需采取防湿陷、防腐蚀工程措施 1.3.6 天然建筑材料所选砂砾石料场储量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砼粗骨料除含泥量超标,细骨料试验指标 孔隙率略大、平均粒径略大外,其余各项试验指标均能满足质量技术要求 1.3.7 建议(1)对工程区建筑物采取防渗、防冻胀、防腐蚀及湿陷性(粉质壤土及黄土区)处理 措施2)风积黄土区为灌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建议下阶段进一步分析运行后,挖、 填方黄土渠道土层饱和的机率,并评价黄土的湿陷性对工程的影响,以确定更合理的工程 处理措施3)渠道渗水是一系列工程地质问题的诱因,施工中要确保防渗措施的质量1.41.4 灌区土地资源灌区土地资源 1.4.1 土地利用现状现在耕地包括水浇地和旱地,耕地总面积 5.71 万亩,其中萨尔布顺灌区 3.4 万亩,二 道湾灌区 2.31 万亩 1.4.2 灌区土壤适宜农业综合开发灌溉能够平田整地土层>70cm 的土地面积 10.96 万亩,占可开垦 种植面积 17.8 万亩的 61.56﹪。
其中萨尔布顺灌区土层>70cm 的土地面积 8.87 万亩,二道 湾灌区土层>70cm 的土地面积 2.09 万亩平原川地是灌区内最集中连片的土地,也是本次开发种植的主要土地,地形坡度1/30~1/50,土层厚度多数 50~100cm平原川地面积 12.12 万亩,其中萨尔布顺灌区 11.18 万亩,二道湾灌区 0.94 万亩 丘陵坡地主要是黄土丘陵长岗形成的坡地,地形坡度多数 1/10~1/30,土层深厚,多 数 3m 以上丘陵坡底面积 6.3 万亩,其中萨尔布顺灌区 2.48 万亩,二道湾灌区 3.82 万亩沟谷地主要包括沟滩地、沟坡地和行洪沟道沟谷地面积 1.04 万亩,全分布在萨尔布 顺灌区,其中沟滩地面积 0.10 万亩,土层较薄,只有 20m~30cm;沟坡地 0.05 万亩,主要 为极薄土层的陡坡地;沟道 0.88 万亩 灌区主要土类有地带性土壤灰钙土和区域性土壤新积土1.5 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任务和规模 与巩留县扬水灌区接近的水源有两处,一为南岸干渠,另一处为南山沟水系 扬水灌区灌溉水源为南岸干渠,南岸干渠跨越巩留县和察布查尔县,全场 162.7km, 设计流量 74m³/s,加大流量 85m³/s,年引水量 9.33 亿 m³。
南山沟灌溉期年平均的可供水量为 676 万 m³,考虑山水灌区引水渠道输水损失后,可 引入末级支渠以南的山沟水年平均水量为 608 万 m³,可满足扬水灌区末级支渠以南约为 0.88 万亩耕地的灌溉 1.5.2 灌区土地、农业生产结构和作物组成 1.5.2.1 灌区土地 巩留县扬水灌区土地总面积为 19.81 万亩,包括萨尔布顺扬水灌区总土地面积 14.74 万 亩,其中巩留县地方 11.56 万亩,兵团农四师七十三团 3.18 万亩;二道湾扬水灌区总土地 面积 5.07 万亩扬水灌区灌溉面积 16.84 万亩 1.5.2.2 农业生产结构巩留县扬水灌区农、林、牧的比例确定为 7 :1: 2,农业结构中粮经草作物的比例为 57.6 : 14.6: 27.8,其中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及其他;经济作物有油料、红花、 亚麻、及其他;饲料有饲用豆类、苜蓿、青贮玉米、甜菜、胡萝卜、蔬菜等;林园业主要 是防风林和经济林,其比例为 8:2;牧业生产为建设人工牧草地、改良灌溉草场,人工牧 草地与改良灌溉草场的比例为 50:50 1.5.3 灌溉设计保证率和灌溉制度 1.5.3.1 设计水平年 本灌区现状水平为 2008 年,设计水平年为 2020 年。
1.5.3.2 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溉方式以喷、滴灌为主,设计保证率为 85% 1.5.3.3 灌溉方式 灌区全部采用节水灌溉,灌溉方式为喷灌、滴灌和低压管道灌 1.5.3.4 灌溉制度 扬水灌区作物的灌溉制度的确定,综合了灌溉试验站、当地的灌溉经验一集可研阶段 的设计成果 1.5.3.5 设计灌水率 萨尔布顺和二道湾扬水灌区设计灌水率为 0.311m³/(s • 万亩) 1.5.4 灌区总需水量 1.5.4.1 灌区水利用系数 干管水利用系数 0.97;支渠水利用系数 0.93,;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萨尔布顺灌区为 0.773,二道湾灌区为 0.807 1.5.4.2 灌溉需水量 巩留县扬水灌区灌溉总净需水量合计为 5314 万 m³,灌溉总毛需水量为 6803 万 m³ 萨尔布顺灌区灌溉毛需水量为 5171 万 m³,农业综合净灌溉定额为 315.5m³/亩,毛灌 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