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AIDS) 艾滋病概述•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 T淋巴细胞(CD4+)受损为其主要特征 的细胞免疫功能不全的疾病 •最终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而死亡 •艾滋病是一个全球性疾病 •是致死性传染性疾病 艾滋病•病因与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治疗 病因•病原体为艾滋病病毒 (学名为人类免疫 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根据血清学分型,HIV分为Ⅰ型(HIV-1 )和Ⅱ型(HIV-2) •全球HIV流行主要是指HIV-1的流行而言 •HIV-1是一种核糖核酸(RNA)逆转录病 毒,属慢病毒属 •外膜有2个主要蛋白—gp120、gp41 人类免役缺陷病毒模式图发病机理 •HIV-1的靶细胞为CD4+细胞 •CD4+细胞表面的CD4分子则是HIV- 1的受体,病毒表面的包膜蛋白 gp120为其天然配体 发病机理•当病毒表面的gp120与细胞的CD4结合后,使 gp41暴露出来,gp41一端进入细胞膜,使病 毒与细胞发生融合,病毒核心则进入靶细胞, 由此完成病毒自吸附到脱壳的感染初始阶段 •HIV-1通过T4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受体使T4细胞 感染,继而杀死T4细胞,造成免疫抑制,最终 导致机体高度易感“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这种免疫缺损是进行性且不可逆的 临床表现 •潜伏期 •临床分期 潜伏期•输血感染:4—6年,平均5年 •性接触感染:7—9年,平均8年 •吸毒感染:平均 11年 临床分期 •急性感染期 •无症状HIV感染期(CD4+≥200/ul) 又称临床潜伏期 •艾滋病期(CD4+<200/ul) 急性感染期 •意味着一定量的病毒进入体循环中的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以及外周淋巴结中 •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病毒量急剧猛增,每毫 升血浆可含10万—100万拷贝量的病毒 •临床上出现不适的表现,其症状持续2—4周 •不能测及到抗体 •大多数急性感染者的CD4细胞数显示正常 无症状带病毒期 •许多HIV-1感染者没有症状,如同健康者 •当他们被发现HIV-1抗体阳性时,已进入 无症状带病毒期 •这一时期HIV每日产生和被清除的数量估 计在10亿以上(10.3*109/day) •病毒不断的感染和杀伤T淋巴细胞,成为 传播HIV-1感染的最大来源 •部分病人出现持续性淋巴结肿大(PGL) 持续性淋巴结肿大(PGL) •又称为AIDS相关病变,表现为不明原因 的淋巴结肿大 •PGL诊断标准 : •除腹股沟部位外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淋 巴结肿大 •淋巴结直径≥1厘米,无压痛,无粘连 •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除外其他病因 艾滋病淋巴结病预后指标 •病毒载量和CD4细胞数量是两种有效的预 后指标(发病或死亡) •无症状期,在未做治疗的情况下,CD4细 胞数每年平均下降约50/mm3;病毒载量 平均增加30000—50000拷贝/ml血浆 •CD4 细胞数的急剧下降和较高的病毒载 量预示着病情进展加速 AIDS病变期 •病人可出现原因不明的渐进性消瘦,乏力,继 而发生“机会性”感染 •大多数表现为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或中枢 神经系统的感染,这是大多数AIDS病人死亡的 直接原因 •少数患者表现为卡波西肉瘤,淋巴瘤,黑色素 瘤等恶性肿瘤 •未经治疗者在进入此期后其平均生存其为12— 18个月 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流行型卡博西肉瘤艾滋病流行型卡博西肉瘤艾滋病流行型卡博西肉瘤艾滋病流行型卡博西肉瘤艾滋病隐球菌病机会性感染 •肺部 •消化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口腔 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原虫(卡氏肺囊虫、弓形体) 、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细菌(肺炎链 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 毒(CMV、EBV、HSV)、真菌(新型隐球菌 、荚膜组织胞浆菌、曲霉菌、念珠菌) •结核病与艾滋病互为因果关系,艾滋病患者易 患结核病,结核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下降而容 易感染HIV 艾滋病卡氏肺囊虫肺炎艾滋病卡氏肺囊虫消化道 •常见病原体:病毒(CMV、HSV、腺病毒)、 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鸟型分枝杆菌、 空肠弯曲菌等)、真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 球菌、组织胞浆菌)、原虫(溶组织阿米巴、 鞭毛虫、隐孢子虫、小孢子虫)、肿瘤(B细 胞淋巴瘤) •无痛性水样腹泻为其特点,持续时间长,经常 反复,控制困难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弓形体脑病 •结核性脑膜炎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口腔 •白色念珠菌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口腔毛状白斑 •口腔溃疡 艾滋病鹅口疮艾滋病毛状黏膜白斑CD4+计数在临床中的用途 •是疾病进展的预兆标志 •与可能发生在HIV疾病的某些阶段的 并发症相关联 •指导医学处理 •是HIV感染临床终点的替代标志 治疗 •逆转录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 逆转录酶抑制剂•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与非核 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HIV-1进入淋巴细胞开始复制时需要 一种逆转录酶,核苷类药物就是阻 断逆转录酶的活力,即阻断HIV-1的 早期阶段的生命周期,以降低病毒 的复制率 蛋白酶抑制剂•HIV-1在淋巴细胞内经逆转录酶作用 后,进入细胞的染色体,形成前病 毒,然后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进一步 完善病毒结构,蛋白酶抑制剂就是 阻断HIV-1在生长复制过程中所必需 的蛋白质,从而完全阻遏病毒的复 制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目标 •病毒学目标:最大程度的降低病毒 载量,维持在不可检测水平的时间 越长越好 •免疫学目标: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 或维持免疫功能 •终极目标:延长生命并提高生活质 量 鸡尾酒疗法 •即两种或多种抗HIV-1药物的联合应 用,也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