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歌剧卡门1200字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29KB
约6页
文档ID:263339012
歌剧卡门1200字_第1页
1/6

    歌剧卡门1200字    歌剧《卡门》顾怡婷 日院 0141125004【剧情简介】风情万种的卡门成功地诱惑了已有情人的唐·霍赛,并在打人被捕后,从为她松绑的唐·霍赛手中逃跑唐·霍赛当在监禁后与卡门的相会中,两人情意甚笃,并与同样追求卡门的上司楚尼卡中尉发生火并唐·霍赛因此不能再回营房,被迫加入了卡门的走私集团良心未泯的唐·霍赛在一次走私活动前与卡门发生了争吵此时,米卡埃拉来寻找唐·霍赛,希望能挽救误人歧途的恋人同样对卡门发生兴趣的斗牛士,与唐·霍赛险些进行了决斗,唐·霍赛被米卡埃拉劝去看望他已病危的母亲在斗牛场中,卡门不愿以丧失自由为代价,拒绝了唐·霍赛要与她开始新生活的请求烦躁欲狂的唐·霍赛一怒之下杀死了卡门艺术赏析】歌剧《卡门》系法国作曲家比才的作品,完成于1874年秋天,1875年首演于巴黎,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卡门》是比才最心爱的作品,他首次把社会底层人物烟草女工和普通士兵搬上了法国歌剧舞台,卡门这一角色已成为西方歌剧史上最具魅力的艺术形象之一这部19世纪下半叶现实主义歌剧的杰作,创造了19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成为雅俗共赏、生命力持久的一部歌剧《卡门》的音乐热情、狂野、令人着迷,其中《哈巴涅拉舞曲》、《塞吉迪亚舞曲》、《阿拉贡舞曲》、《吉普赛之歌》等脍炙人口的旋律,高潮迭起,撼人心魄。

当时比才受到了法国相异习俗的影响,他笔下的卡门与梅里美小说原著已经有了不少的区别,他所刻画的歌剧人物总是与地方民族风格的模仿紧密相连的在刻画人物方面,他运用了纯粹的西班牙风格的音调、节奏来刻画主人公这个热情坦率、酷爱自由、敢作敢当的吉普赛女郎,并专门为卡门设计的“哈巴涅拉”、突出响板节奏的”塞吉迪亚舞曲“或欢快洒脱的”吉普赛歌曲“,以及卡门每次出场时,无论是与何塞女郎的对话还是重唱都是一系列极具民族特色的片段歌剧的重要环节还贯穿了西班牙典型的“斗牛士“和与之相配的风格性歌曲这使得歌曲情境更加真实色调更加浓郁和丰富多彩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具有独特张力、强烈的戏剧真实性的音乐戏剧作品,其抒情的部分散发着一种轻柔温和的感伤情绪这里没有任何人为造作的成分,一切都是带着原生的魅力和天然性音乐紧凑而爽朗,带着炙热的南国气质,极具吸引力总之,因比才的改革,使得法国的歌剧更加有力、热烈而且戏剧化,在世界的舞台艺术中也占据一重要席位尤其他能够将人性的善恶与冲突描绘得真实贴切,对后辈写实派颇具影响力而《卡门》粗犷的自然美,充满了强烈的民间特点,热情、奔放、独具特色的音乐,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卡门》不但对法国歌剧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直接促进了19世纪末真实主义歌剧的兴起。

而如今的我们听到《卡门》这部精彩作品的时候,也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远方的号角、及时的喧闹、和姑娘们如火的热情在浓烈的西班牙民族色彩中感受音乐与剧情的碰撞与融合第二篇:歌剧卡门观后感 2000字歌剧《卡门》观后感宋凯林 2010210120 经济学院 10经济三班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完成于1874年秋,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四幕歌剧 《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匕首下本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 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 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回旋曲式。

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 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第一幕中换班的士兵到来时,一群孩子在前面模仿着士兵的步伐开路孩子们在轻快的2/4拍子,d小调上,唱着笛鼓进行曲《我们和士兵在一起》在这一幕塑造了吉卜赛姑娘卡门热情、奔放、富于魅力的形象 主人公卡门的著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是十分深入人心的旋律,充分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 卡门被逮捕后,龙骑兵中尉苏尼哈亲自审问她,可她却漫不经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调,此曲形象地表现出卡门放荡不羁的性格还是这一幕中,卡门在引诱唐·豪塞时,又唱出另一个著名的咏叹调,是一首西班牙舞蹈节奏的迷人曲子,旋律热情而又有几分野气, 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 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间奏曲也十分有名,选自第二幕中 唐·豪塞的咏叹调《阿尔卡拉龙骑兵》,大管以中庸的快板奏出洒脱而富活力的主旋律 第二幕中还有一段吉普赛风格的音乐, 表现的是两个吉普赛女郎在酒店跳舞时纵情欢乐的场面,跳跃性的节奏和隐约的人声烘托出酒店里喧闹的气氛。

第二幕中著名的 《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里奥为感谢欢迎和崇拜他的民众而唱的一首歌曲这首节奏有力、声音雄壮的凯旋进行曲,成功地塑造了这位百战百胜的勇敢斗牛士的高大形象 第二幕与第三幕之间的间奏曲是一段轻柔、优美的旋律,长笛与竖琴交相辉映,饱含脉脉的温情 第四幕的结尾,正象柴科夫斯基所说的那样: “当我看这最后一场时,总是不能止住泪水,一方面是观众看见斗牛士时的狂呼,另一方面却是两个主人公最终死亡的可怕悲剧结尾,这两个人不幸的命运使他们历尽辛酸之后还是走向了不可避免的结局 剧中还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西班牙风格舞曲“阿拉贡”, 也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出的曲目 歌剧中的卡门事隔非常美的吉普赛人,美到只要让她看一眼你就会深深爱上她是个奔放、不羁的女人而扮演者虽说在美貌上差了些,但卡门的大胆,狂野,热情,忘情地舞蹈却表现得淋漓尽致她本身就是一只跳动的音符,随着音乐为唐·豪塞翩翩起舞她连回答审讯也用歌曲,甚至只是哼哼旋律而没什么词就像《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儿》中唱的她就是一只叛逆小鸟,没人能捕捉她,驯服她,限制她,即使最终因为自由而死作品不仅仅是作品,其实它反映着一个社会的现实问题当歌剧《卡门》首演于巴黎喜歌剧院时却遭到失败。

一位批评界人士认为乐队的演奏“乱七八糟”;而另一位则评价说,乐曲缺少“创新和个性”但在今天,《卡门》既获得了评论界的美誉,又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并且成为19世纪能与旷世奇才莫扎特的作品相提并论的几部歌剧之一这只能说明巴黎上流社会无法容忍这样题材的歌剧而已的确,在现在的人们看来,敢爱敢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她愿意为了自由而牺牲所有,她敢于做男人才能做的事,她喜欢打情骂俏,自己挑选情人,并且玩弄和欺骗男人,最终又将他们抛弃她随心所欲,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并且总能赢风流奢侈、自由奔放、放荡不拘她不仅让女人们羡慕,更让男人们嫉妒,为爱她而付出一切,为失去她而伤心欲绝在十九世纪那样一个环境背景下,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是作者通过小说展现一种美好未来的假设呢?反正比才是用音乐、表演,用歌剧完美的体现了,这也是歌剧《卡门》历经百年依旧如此受到欢迎的原因吧有空还要再看看啊唯一我觉得不足的是群众演员有些凌乱,因为很多大型戏剧都是从当地招募临时群众演员,加上语言的问题,西方人明显在集体项目上不如中国人整齐,似乎过于自由了些,想想我们国人的大型舞蹈和戏剧,动作整齐流畅,这可能就是东方集体主义精神和西方自由主义精神的明显差别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