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物质的分类一、常见的分类法(1)单一分类法;(2)交叉分类法;(3)树状分类法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的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2、分散系的分类3、胶体的分类(1)根据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又分为三类: (2)根据分散质成分类别不同,分为两类4、胶体的性质5、胶体的聚沉:胶体的聚沉是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长大,形成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加热、加电解质或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可使胶体发生聚沉与胶粒所带电荷相反的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半径越小,越易使胶体聚沉6、胶体的净化方法:渗析法,即将胶体放入半透膜袋里,再将此袋放入水中,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从而使杂质分子或离子进入水中而除去7、常见胶体的制备①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用烧杯盛约 30 mL 蒸馏水,加热到沸腾,然后逐滴加入氯化铁饱和溶液,边加边振荡,直至溶液变成红褐色,即得氢氧化铁胶体方程式为:②在制取硅酸胶体时,一定将要水玻璃 1 mL 倒入盐酸 5 mL ~10 mL 中,切不可倒过来倾倒,否则会产生硅酸凝胶。
方程式为:③制取碘化银胶体:在一个大试管里装入 5 mL ~10 mL 1mol · L-1 盐酸,并加入 10 mL 1mol · L-1 碘化钾溶液,用胶头滴管滴入 8~10 滴相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即得碘化银胶体,胶粒带负电荷(若硝酸银溶液过量胶粒带正电荷)方程式为:8、胶体的现象与应用①河流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河水中粘土等胶粒,遇海水中电解质发生凝聚作用,逐渐沉降为三角洲②豆浆里放入盐或石膏,为什么可制成豆腐?――豆浆里的蛋白质胶体,遇电解质发生凝聚作用③氯化铁和硫酸铝溶于水形成胶体,它们为什么都有净水的作用?――Fe(OH) 3 和 Al(OH)3 胶粒带正电荷,而水中含有的粘土胶粒带负电荷,相遇而发生凝聚作用④实验时,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从急救箱中取氯化铁溶液应急止血,说明原因;若换成硫酸铜溶液,是否可以?说明原因――血液是胶体,FeCl 3 是电解质,可使血液发生凝聚不能用硫酸铜溶液,因为铜盐有毒,虽然也能使血液凝聚,但不能使用分散剂状态 胶体类别 实例气体 气溶胶 雾、云、烟液体 液溶胶 Fe( OH)3胶体、鸡蛋清、牛奶、豆浆、果冻、墨水、肥皂水固体 固溶胶 大多数天然宝石、有色玻璃、土壤分散质成分 胶体类别 实例小粒子聚集而成 粒子胶体 Fe(OH)3、AgI胶体有机高分子 分子胶体 蛋白质(鸡蛋清、豆浆)、淀粉溶 液第一讲:物质的分类――习题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产物是纯净物B.氮气和液氮混合后仍为纯净物C.金刚石和石墨燃烧后产物都是 CO2,因此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物质D.根据组成元素,氧化物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根据化学性质,氧化物可以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2.下列十种物质:①水;②空气;③铁;④二氧化碳;⑤硫酸;⑥熟石灰[Ca(OH) 2];⑦胆矾;⑧FeCl 3 溶液;⑨碱式碳酸铜[Cu 2(OH)2CO3];⑩碳酸氢钠(NaHCO 3)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
3.下列反应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在分类上不同,这个反应是( )A.3Fe + 2O 2 Fe3O4 B.CO 2 + C 2COC.NH 4HCO3 NH3↑+ H 2O + C O2↑ D. Na 2CO3 + CO2 + H2O=2NaHCO 34.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C.HC1 溶液和 NaCl 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 HC1 和 NaCl 均是离子化合物D.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SiO 2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 NaOH 溶液反应;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③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④Al、Fe、Cu 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A.碱性氧化物 氧化铁 Fe 3O4 B.酸性氧化物 二氧化碳 CO 2C.酸 硫酸 H 2SO3 D.碱 纯碱 Na 2CO37.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分类组合 纯净物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A 碱石灰 盐酸 纯碱 氧化铝 二氧化碳B 盐酸 碳酸 小苏打 氧化镁 一氧化碳C H2O2 硝酸 苏打 过氧化钠 二氧化硫D 五水硫酸铜 硫酸 碱式碳酸铜 氧化钠 三氧化硫8.将(I)中物质与(Ⅱ)中物质分类用短线连起来。
I) (Ⅱ)Na2SO4 含氧酸盐KHSO4 无氧酸盐NaCl 钠盐BaSO4 硫酸盐NaHCO3 酸式盐9.在稀硫酸、小苏打、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三氧化钨、铁片和木炭粉 9 种物质中,存在下面的相互关系,选择①~⑤为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1)请推断出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和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和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和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和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 H、O、C、Na 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写在以下空格中11.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某些物质划入不同的类别如氯化氢在不同的场合可以分别划入“无氧酸” 、 “气体” 、 “易溶物质” 、 “氯化物”、 “氢化物”等若干类物质中以下列出的四种物质,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都可以产生这样的分类结果:其中一种物质单独属于一类,而另外三种物质不属于该类请思考,氢氧化钠、氧气、氧化铜、盐酸四种物质有多少种不同的分类?把结果填写在下表中12.现有如下各实验:①将 1 g KCl 加入 99 g 水中;②将 1 g 可溶性淀粉加入 100 g 水中,搅拌均匀后煮沸;③将 1 g CaCO3 粉末加入 100 g 水中,充分振荡;④将 0.1 g 植物油加入 10 g 水中,充分振荡混匀;⑤将 96 mL 酒精与 5 mL 水充分混合其中所得到的分散系中,属于溶液的有_____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胶体的有________,属于浊液的有________13.请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室制取 Fe(OH)3 胶体的方法是将________逐滴加在________中,继续煮沸,待溶液呈________色时停止加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 (方法)可证明胶体已制成,用________方法精制胶体14.将饱和 FeCl3 溶液分别滴入下述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 B.沸水 C.NaOH 浓溶液 D.NaCl 浓溶液15.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16.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①明矾[KAl(SO 4)2 · 12H2O]在水中能形成 Al(OH)3 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②江河人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聚沉有关;③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而土壤保肥与胶体的性质无关;④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⑤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⑥将饱和 FeCl3 溶液长时间加热,得到的一定是 Fe(OH)3 胶体A.①②④⑤ B.③⑥ C.④ D.⑤17.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人海口处易形成沙洲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酸 碱 正盐 酸式盐序号 分类的标准 单独属于一类的物质123456 ①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②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 FeCl3 溶液,可制得 Fe(OH)3 胶体;③明矾能水解生成 Al(OH)3 胶体,可用作净水剂;④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 FeCl3 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⑤“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19.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20.关于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加以除去B.医学上的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膜同半透膜类似C.从颜色上无法区别 FeCl3 溶液和 Fe(OH)3 胶体D.由于胶粒之间的排斥作用,胶粒不易聚集成大的颗粒,所以胶体的性质相对比较稳定2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将淀粉胶体中混有的氯化钠溶液除去B.制备 Fe(OH)3 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 FeCl3 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 3 悬浊液 > Fe(OH)3 胶体 > FeCl3 溶液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可以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B.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C.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透析进行治疗D.所有胶体都能透过滤纸23.已知氢氧化铁胶体是氢氧化铁胶粒吸附多余 Fe3+ 生成的。
现将氢氧化铁固体粉碎使粒子直径在 10-9 ~10 -7 m,并悬浮于水中,再向悬浊液中加入 __________或__________,即可制得 Fe(OH)3胶体填两类不同物质)有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它们分别为 Fe(OH)3 胶体、硅酸胶体(硅酸为一种无机酸,和碳酸类似)、As 2S3 胶体(胶体粒子带负电荷)、NaOH 溶液现将有关实验现象记录如下:①电泳:甲液的阳极周围颜色变浅,阴极周围颜色变深;②将一束光通过乙液体,无丁达尔现象;③将乙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