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训练(四),参考答案,一、古诗文部分(27分),1、(1)泣涕涟涟(2)虽九死其犹未悔(3)落霞与孤鹜齐飞(4)问君西游何时还(5)无案牍之劳形(6)吟鞭东指即天涯,2、C(靖:被平定),3、D(平定潮州叛表明他有治国之才拒绝做贼首表明他忠于朝廷4、A(“他未割断凡欲的缘分”不是“卜筮”的内容5、(1)然公不克终牖下,今能从吾出游乎?( 3分)(2)贼为坛坐性常,日罗拜,请不已3分),译文:贼寇专门为性常设立了位子让他坐,每天围着参拜,不停地请求他做他们的统帅译文:然而却不能正常地死在房屋里,如今你能跟随我一同出去游历吗?,“终”“从”译对各给1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为”“罗”译对各给1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中吕]阳春曲·春景 [元]胡祗遹 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残花酝酿峰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注]红雪:形容初春盛开杏花的繁茂 觉来:醒来1)第一首小令的第四句点明时令,请简要分析它的作用3分)(2)第二首小令写残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译文] 几枝初开的杏花红雪般堆在土状,点点青山如画屏一样隐现在屋上。
一个春季,能有几天这样明媚、晴朗?阳春三月的景致令人陶醉,只适合醉眼朦胧地而不适合清醒地去欣赏 花虽残了,蜂儿却把它酿成了蜜,雨虽来了,燕子却借它调好了筑窝的泥绿荫窗下,浓睡的我醒来已经很晚了是谁把我叫起?是那窗外早晨鸣叫的黄莺 像一帘红雨飘下,那是凋谢了的桃花,十里长的柳荫,树影儿歪斜一时间来洛阳赏花饮酒的人纷纷都告别了春天归去了,闲坏了旧日里忙于采花的蜂蝶[,春天的景物是令人陶醉的景物虽是客观存在,但欣赏的人却各有不同,有带着欢欣的,有满怀愁绪的由这三首小令所渲染出的风和日丽、百花争艳、蝶逐蜂嚷的烂漫春色,可推测作者此时正当风华正茂、志得意满之时作者在这三支曲子中描绘了十分甜美、令人迷痴的春景:繁花凋谢,却被蜂儿酿成了蜜糖;细雨飘飘,燕子用它和泥筑成了自己的窝绿窗春宵,甜梦忽醒,原来是窗外晓莺在呼唤孟浩然“春眠不觉晓”、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的诗境,都在这里得到了化用在细小的物像中显出大自然复苏后的生机[,,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中吕]阳春曲·春景 [元]胡祗遹 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残花酝酿峰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
谁唤起?窗外晓莺啼[注]红雪:形容初春盛开杏花的繁茂 觉来:醒来1)第一首小令的第四句点明时令,请简要分析它的作用3分)(2)第二首小令写残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第一首小令第四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若隐若现的点点青山叠加,以渲染下句“宜醉不宜醒”的感受答案一:第二首小令用“残花”作主景,用“细雨”作背景,用“窗外晓莺啼”作主调,作者以小小的虫鸟活动唤起春天的生趣,以喜悦的心情写残花,不给人零落凄凉的感觉答案示例二:落花纷纷,本有凄凉零落之感,但诗人却因此感受到了蜜之甜晓莺啼唤起春睡的人,更是写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7、AD(A,“袁绍派关羽出战”的说法有误,应是“关羽自告奋勇” ;“杀退了吕布”说法有误,吕布没有参与这次交锋D,没有“抢走了爱斯梅拉达”;给卡西莫多水的是爱斯梅拉达8、(1)凤姐知道贾琏在外买房偷娶了尤二姐后,大发雷霆她想办法将尤二姐骗进贾府,后唆使尤二姐的未婚夫张华起诉,借机大闹宁国府,再利用贾琏的侍妾秋桐折磨尤二姐,又买通胡太医,导致尤二姐流产,最后逼得尤二姐吞金自杀2)欧也妮马上被查理英俊的外表和不凡的谈吐所打动,把他当作从天而降的神人,暗暗地爱上了他。
她甚至不顾父亲的禁令,为查理燃起了火炉和蜡烛,还跑上跑下,尽量使查理满意,连每天必做的祈祷经文在那晚竟然没有念完9、(1)这两段话的主要内容是孔子及其弟子都非常重视学习2)子夏认为,修身如重贤、忠孝和诚信是极其重要的学习,甚至还可以代替一般的文化学习可见,在他看来,评价一个人重要的是看他的德行,未必要看他的文化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0、C,11、C,12、创新能力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二)选做题(15分)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3、BD(B,没有重复之嫌,这是作者刻意安排的, 内容不是完全重复,而且详略处理得当,利于主题表达;D,同事“一愣”的行为说明这个误会已经消除了,因为圣约翰先生道出了“健忘”的原因,而“自始至终”的说法也与文中的内容不符),14、 ①与下文主人公的“健忘”形成对比,突出其“健忘”;②制造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吸引读者;③为后文交代“健忘”的原因埋下伏笔15、他是一个尽职尽责、侍人友善、细心、执着、有耐心的老人(退休老师)①从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可以看出主人公的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待人友善、细心;②从他对待妻子的言行可以看出主人公的体贴;③从他对待妻子疾病的调治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执着与耐心。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3、BD(A,“爱慕”原文无依据;C,“冲淡了主题思想”有误,写黄钟是为了表现严侨生活的另一个侧面——生活的窘境,心灵的苦闷;E,没有表现“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14、①性情洒脱,有一些疯狂的气概;②待人随和,工作严谨认真;③重视友情,在孤独中苦守理想15、①大而化之的教学方法,充分学生思想的发挥主动性,给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②天真率直的个性,将自己完全带入学生之中,最大限度地“搅动”学生思想,创造出和谐课堂;③认真评改学生的作业,还与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交流,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安慰,思想上的开导鼓励四、语言运用部分(13分),16、(1)而且,17、示例:假如生命是树,我要把汲取源的根扎向生活的沃野深处2)别致,(3)“互联网”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顿号(、),假如生命是船,我要把理想的风帆高挂在事业的辽阔的海面上假如生命是云,我要把奉献的雨露洒在钟爱的土地上18、示例一:我认为应该提高警察的待遇首先,警察工作维系着社会的稳定,关系重大他们虽说是旱涝保收的公务员,但工作那么累,而且经常是流汗流血又流泪,提高待遇也是应该的其次,提高警察的待遇,有利于他们处理各类案件时秉公执法。
同时,他们再也不用为提高自己的待遇而去做一些与维持社会治安不相干的事所以我认为提高警察待遇可以使社会更加和谐,示例二:我认为不应该提高警察待遇首先,作为国家公务员,他们现在的待遇不低,正常的工资收入之外,还有很多灰色收入其次,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共安全,是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使命,是警察该干的事,就像环卫工人应该保证城市街头的干净整洁一样,岂能以此作为提高待遇的借口看法明确2分,理由充分4分,语言表达连贯1分五、作文提示:多材料作文的审题要学会“同中求异” 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就是将几则对比型材料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既要找出几者的相同点,更要找出几者的不同点,然后着眼于差异之处,立意作文异中求同”就是从几则相似、相近甚至看似相异的材料中去寻找、抽象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也就是一般或规律性的东西,然后据此立意作文综合上面两材料,我们可以从“质疑的精神”“面对错误”“虚心的态度”“自信”等角度进行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