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矿区总体规划设计,第一节 矿区总体设计程序第二节 矿区总体设计的依据与内容第三节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第一节 矿区总体设计程序,一、原设计程序(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矿区总体设计二、现行设计程序(21世纪初)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开工报告→竣工验收等工作环节《国家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节 矿区总体设计程序,三、《通知》的内容(1)矿区规划开发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2)矿区总体规划属政府行为 (3)矿区总体规划审批程序 2.0Mt/a为界线)(4)除新矿区要编制矿区总体规划外,目前正在生产、建设的煤炭矿区按上述程序报批 5)煤矿建设项目应符合煤炭矿区综合开发规划(矿区总体规划)和煤炭产业政策要求,并严格执行建设程序,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履行报批手续第二节 矿区总体设计的依据与内容,一、矿区总体设计的依据(1)矿区总体规划设计委托书 (2)矿区资源普查地质报告和必要的详查地质报告以及审批文件3)矿区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及审批文件。
4)各省(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及远景目标纲要5)煤炭行业及相关电力、化工、交通、建材等行业的五年计划及远景规划第二节 矿区总体设计的依据与内容,二、矿区总体设计的内容 1. 总说明 2. 矿区概况及建设条件3. 矿区开发 4. 煤的用途及洗选加工5. 电厂 6. 化工、铁路等综合开发项目7. 矿区配套工程 8. 矿区地面布置及地面设施9. 矿区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10. 技术经济评价 11. 附图,第三节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一、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发展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有关法规、规程和规范的规定2)结合具体条件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国内外市场需要);择优开发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对国家稀缺煤种实行保护性开采3)为矿区的合理开发创造良好的建设条件,保证矿区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矿区建设、城乡规划和保护同步发展第三节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一、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4)矿区的井田划分,要统筹全局处理好相邻矿区和相邻矿井间的(境界)关系,如矿井与露天矿、生产矿与新建井、浅部井与深部井,对国有重点煤矿与地方矿井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5)综合分析借鉴国内外矿区开发经验与发展趋势,采用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矿区现代化水平6)发挥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择优开发资源丰富、开采条件优越、交通方便和缺煤地区,有露天矿开采条件的应当优选开采露天矿第三节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一、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7)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相对较少投资,较短时间,实现少投入,多产出,取得矿区建设的最大经济效益8)对矿区有工业价值的其他有益矿物,应规划开发和利用,提高经济效果9)适应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适当为矿区扩建与发展留有余地10)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努力改善劳动条件第三节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二、井田划分1. 影响因素(主要考虑的因素)(1)矿区地质条件是划分井田的基础条件2)选择合适的矿区开发强度3)统一规划,正确处理深浅部各矿井相邻关系4)选择合适的井口位置与工业场地5)为矿井的改扩建留有后备区6)统筹全局,全面规划,综合经济效益最优化第三节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二、井田划分2. 井田划分方法自然境界划分人为境界划分 1)按自然境界划分井田 (1)按地质因素划分;(2)按煤层赋存形态划分 (3)按煤层组与储量分布情况划分 (4)按煤种、煤质分布规律划分。
(5)按地形地物界线划分第三节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1)按自然境界划分井田,第三节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二、井田划分2. 井田划分方法2)按人为境界划分井田(1)按水平标高(煤层底板等高线)划分 (2)按地质钻孔连线划分 (3)按经纬线划分 (4)按勘探线划分第三节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二、井田划分3. 井田尺寸参数按照《煤炭工业矿区总体设计规范》(2005年版)的规定 表1-1 井田走向长度 单位:km,第三节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三、矿井生产能力1. 矿井类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2005年版)对矿井井型的规定 表1-2 矿井井型分类,第三节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三、矿井生产能力2. 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1)资源及储量2)开采技术条件3)矿井与水平服务年限4)技术管理水平,第三节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三、矿井生产能力2. 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1)资源及储量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2005年版)规定进行矿井的储量的计算。
需计算的储量:矿井地质储量 矿井工业储量 矿井设计储量 矿井采区采出率,第三节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三、矿井生产能力2. 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3)矿井与水平服务年限《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2005年版)规定,表1-4 新建与改扩建矿井及第一开采水平设计服务年限,第三节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四、矿区规模设计与均衡生产1. 矿区规模确定的基本原则(1)资源条件 (2)外部建设条件 (3)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4)投资效果 (5)符合均衡生产年限的规定第三节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四、矿区规模设计与均衡生产2. 矿区均衡生产服务年限矿区均衡生产年限是矿区年产量长期保持建设规模的生产年限,是决定矿区建设规模的重要原则和依据表1-5 矿区均衡生产年限表,第三节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四、矿区规模设计与均衡生产3. 矿区均衡生产服务年限确定方法矿区均衡生产服务年限可由编制的矿井建设顺序及产量规划表求出编制矿井建设顺序及产量规划表的方法是将矿区中每个矿井按建设的先后顺序逐次排出施工准备时间、建井时间及逐年的产量规划横格数字表。
第三节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五、矿区建设顺序1. 矿区建设顺序编制的依据 (1)市场需求(2)外部开发条件(3)材料、设备供应条件(4)勘探程度,第三节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五、矿区建设顺序2. 矿区建设顺序的基本原则 (1)先浅后深 (2)先小后大(3)先易后难(4)先平硐、再斜井、后立井(5)先改扩建,再新建(6)先急需后一般(7)同时建设的矿井不能太多,第三节 矿区总体设计原则,六、矿区采动治理 1. 综合防治地表下沉 2. 综合治理煤矸石 3. 综合防治大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