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白居易•白白居居易易(772--846)(772--846),,字字乐乐天天,,自自号号香香山山居居士士,,是是杜杜甫甫之之后后,,唐唐朝朝的的又又一一杰杰出出的的现现实实主主义义诗诗人人,,是是唐唐代代诗诗人人中中作作品品最最多多的的一一个个他他主主张张“文文章章合合为为时时而而著著,,诗诗歌歌合合为为事事而而作作倡倡导导了了“新新乐乐府府运运动动”,,他他曾曾将将自自己己的的诗诗分分为为四四类类::讽讽喻喻、、闲闲适适、、感感伤伤、、杂杂律律他他的的诗诗,,语语言言通通俗俗易易懂懂,,被被称称为为“老老妪妪能能解解”《《卖卖炭炭翁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是一首叙事讽喻诗作者简介原作题下有题注原作题下有题注——“苦宫市也苦宫市也”叙事讽喻诗叙事讽喻诗写作背景•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又称“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
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这里的烧和将树枝放在灶膛里烧不一样,那种烧留下的是灰烬这里的烧是将树木截成段,在炭窑中点燃,烧到一定程度,封闭炭窑,阻隔空气,利用余热耗尽木材中的水分和木焦油,使木柴炭化为木炭这一过程物理上叫“干馏”炭的燃烧值比木柴高,而且没有烟北方主要用于冬季火炉取暖我们常见的烧烤摊上用的就是木炭• 烧成1斤木炭差不多需要10斤木柴“翁”在词典中有多重解释1. 老头儿:老~塞~失马2. 父亲:“家祭无忘告乃~”3. 丈夫的父亲:~姑(公婆)4. 妻子的父亲:~婿两鬓鬓苍苍碾碾冰辙辙翩翩两骑骑口称敕敕回车叱叱宫使驱将驱将半匹红绡绡一丈绫绫系(bìn)(niǎn)( zhé)(jì)(chì)(chì )( qū jiāng )( xiāo )( líng )(jì)请正确读出下列划线的字词请正确读出下列划线的字词• 白居易自幼聪慧,白居易自幼聪慧,1111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由荥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五六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中,白居易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五六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中,白居易接触到民间疾苦,并受到当时任苏州、杭州刺史的两位接触到民间疾苦,并受到当时任苏州、杭州刺史的两位诗人韦应物、房孺复的影响,作有诗人韦应物、房孺复的影响,作有《《江南送北客因凭寄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徐州兄弟书》《》《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篇。
贞元十六年,等诗篇贞元十六年,白居易白居易 2929岁,进士及第元和二年,授翰林院学士岁,进士及第元和二年,授翰林院学士在儒家在儒家““兼济兼济””思想的指导下,他不怕得罪权贵,连续思想的指导下,他不怕得罪权贵,连续上书论事与此同时,他还自觉地以诗歌作为上书论事与此同时,他还自觉地以诗歌作为““补察时补察时政政””、、““泄导人情泄导人情””的武器,促进新乐府运动,写了大的武器,促进新乐府运动,写了大量的讽谕诗,和他在政治上的努力相辅而行但由于朝量的讽谕诗,和他在政治上的努力相辅而行但由于朝政日趋腐败,他的这些奏状和诗歌反而招来当权者的忌政日趋腐败,他的这些奏状和诗歌反而招来当权者的忌恨与打击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恨与打击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上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司马 他的一生,大体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从入仕到贬江州他的一生,大体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治国平天下的司马以前,治国平天下的““兼济兼济””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他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他的政治态度十分积极,他的政治态度十分积极,他““为民请命为民请命””,勇敢地战斗,愤,勇敢地战斗,愤怒地批判,也不怕牺牲自己。
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利用诗怒地批判,也不怕牺牲自己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利用诗歌来配合斗争,写出了大量政治讽谕诗,使他继杜甫之后,歌来配合斗争,写出了大量政治讽谕诗,使他继杜甫之后,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又一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但诗人的后期,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又一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但诗人的后期,尤其是在他的晚年,明哲保身的尤其是在他的晚年,明哲保身的““独善独善””思想占据着主导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又加上佛、道思想的影响,使他走上了妥协、乐天地位,又加上佛、道思想的影响,使他走上了妥协、乐天知命,颓唐消极的道路大量的知命,颓唐消极的道路大量的““闲适诗闲适诗””、、““感伤诗感伤诗””代替了前期的代替了前期的““讽谕诗讽谕诗””,他的诗歌也丧失了战斗性和光,他的诗歌也丧失了战斗性和光芒 他后期的思想和活动,比起前期来固然是退了一步,他后期的思想和活动,比起前期来固然是退了一步,但他并没有放弃一切原则,在他放任外官的任上,仍不忘但他并没有放弃一切原则,在他放任外官的任上,仍不忘尽力做些有益于民生的事,绝不与当时黑暗的官场同流合尽力做些有益于民生的事,绝不与当时黑暗的官场同流合污,一直保持了自己高洁的品格。
污,一直保持了自己高洁的品格卖炭翁卖炭翁幻灯片幻灯片 1[ [唐唐] ]白居易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鬓苍苍十指黑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辗冰冰辙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翩翩两骑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手把文书口称敕敕,回车,回车叱叱牛牵向北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半匹红绡一丈绫,系系向牛头充炭直向牛头充炭直 设疑自探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3、围绕炭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围绕炭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卖炭翁卖炭翁和和黄衣使者白衫儿(宫使)黄衣使者白衫儿(宫使)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用使用半匹红绡一丈绫半匹红绡一丈绫掠夺一空掠夺一空烧炭烧炭——运炭运炭——被夺炭被夺炭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品读诗文角度一:知道人物形象刻画方法角度一:知道人物形象刻画方法角度二:学会名句赏析角度二:学会名句赏析角度三:体会对比的写作手法角度三:体会对比的写作手法角度四:把握作者的情感角度四:把握作者的情感角度五:尝试归纳主旨角度五:尝试归纳主旨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品读诗文角度一:人物形象刻画方法角度一:人物形象刻画方法1 .诗中刻画了两组人物,请分别用一个.诗中刻画了两组人物,请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人物形象。
词概括人物形象2.本诗中有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举出.本诗中有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举出诗句进行说明?诗句进行说明? 满面尘灰烟火色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两鬓苍苍十指黑 肖像描写肖像描写烧炭艰辛、生活困苦烧炭艰辛、生活困苦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可怜身上衣正单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心忧炭贱愿天寒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 生活困苦、艰辛生活困苦、艰辛肖像描写肖像描写夜来城外一尺雪,晓夜来城外一尺雪,晓 炭车炭车 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 动作描写动作描写运炭的艰难运炭的艰难驾驾辗辗歇歇翩翩两骑来是谁?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白衫儿 肖像描写肖像描写趾高气扬、得意忘形趾高气扬、得意忘形 手把文书口称敕,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回车叱牛牵向北 动作描写动作描写仗势凌人、蛮不讲理仗势凌人、蛮不讲理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 炭被掠夺,虽然舍不得,但无可奈何炭被掠夺,虽然舍不得,但无可奈何惜不得惜不得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品读诗文针对角度二:学会名句赏析针对角度二:学会名句赏析•示例一:示例一: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花白,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花白,十个指头就如乌炭一样黑诗人用简练的笔触勾十个指头就如乌炭一样黑诗人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人物外貌,抓住三个部位(脸、鬓、手)、勒出人物外貌,抓住三个部位(脸、鬓、手)、三种颜色(脸是焦黄色,鬓发是灰白,十指是乌三种颜色(脸是焦黄色,鬓发是灰白,十指是乌黑),形象地描绘出卖炭翁的生存状态:黑),形象地描绘出卖炭翁的生存状态:一是劳一是劳动的艰辛,一是年岁已老动的艰辛,一是年岁已老后一句中,后一句中,“苍苍苍苍”与与“黑黑”形成鲜明对照形成鲜明对照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品读诗文针对角度二:学会名句赏析针对角度二:学会名句赏析•示例二:示例二: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卖了炭得到一点钱,拿来做什么用呢?只不过是卖了炭得到一点钱,拿来做什么用呢?只不过是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饭食。
卖炭翁年老体衰,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饭食卖炭翁年老体衰,却仍不得不在深山从事繁重艰辛的体力劳动,究却仍不得不在深山从事繁重艰辛的体力劳动,究竟是为什么?这两句作了回答这一问一答,让竟是为什么?这两句作了回答这一问一答,让文章不显呆板,文势跌宕起伏其贫困悲惨的境文章不显呆板,文势跌宕起伏其贫困悲惨的境遇已经说明了生活的不幸,然而不幸还不止这些遇已经说明了生活的不幸,然而不幸还不止这些因此,这又为下文作了铺垫因此,这又为下文作了铺垫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品读诗文针对角度二:学会名句赏析针对角度二:学会名句赏析•示例三:示例三: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可怜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但他却担心炭价可怜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但他却担心炭价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衣正单衣正单”,本该,本该希望天暖,然而却希望天暖,然而却“愿天寒愿天寒”,只因为他把解决,只因为他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卖炭得钱卖炭得钱”上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
心活动可怜可怜”二字,倾注着诗人深深的同情,二字,倾注着诗人深深的同情,不平之感,自在不言之中不平之感,自在不言之中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品读诗文针对角度三:对比的写作手法针对角度三:对比的写作手法1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请分别找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请分别找出,并说说各自的作用出,并说说各自的作用一车炭,千余斤一车炭,千余斤”与与“半匹红一丈绫” 对比,写出了宫使掠夺的残酷;“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劳动者的艰辛,宫使的得意忘形、骄横无理;“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及艰难处境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品读诗文针对角度四:把握作者的情感针对角度四:把握作者的情感作者对卖炭翁给予深切的同情,对宫市的作者对卖炭翁给予深切的同情,对宫市的暴行进行了揭露,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暴行进行了揭露,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来?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品读诗文针对角度五:尝试归纳主旨针对角度五:尝试归纳主旨本诗本诗通过记叙(通过记叙( ),揭露了(),揭露了( )的罪)的罪恶和(恶和( )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层劳动人民的( )。
卖炭翁卖炭翁卖炭翁,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卖炭翁 宫使宫使烧炭艰辛烧炭艰辛运炭艰难运炭艰难炭被掠夺炭被掠夺生活困苦艰辛生活困苦艰辛夺夺炭炭(肖像、心理、动作描写)(肖像、心理、动作描写)对对比比 通过记叙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终被宫使掠夺一空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肖像、动作描写)(肖像、动作描写)仗势凌人仗势凌人蛮横冷酷蛮横冷酷《《卖炭翁卖炭翁》》检测题检测题一.填空题•1.满面尘灰烟火色, •2. ,心忧炭贱愿天寒•3.夜来城外一尺雪, •4. ,黄衣使者白衫儿•5.半匹红绡一丈绫, •6. ,回车叱牛牵向北•7.本诗歌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8.“卖炭得钱何所营”中的“何所营”意思是 •9.“翩翩”本意是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 •10.“黄衣使者”是指 ;“白衫儿”是指 •11.诗中“手把文书口称敕”的“敕”意思是 。
•12.诗中“驱将”的意思是 •13.“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直”意思是 •14.“半匹红绡一丈绫”一句反映了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句诗反映了 •15.《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 二、选择题二、选择题•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3.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三、简答题三、简答题•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辗”_字既写出了天寒冷,又写出了写出牛车的重量,从而突出说明了卖炭翁的艰辛•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3、“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4、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不幸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