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如何改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性教育越来越成为当代教育的适应性选择只有创新,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只有深化教育改革,才能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随着高校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深入,专业课的实践化已经成为培养知识面广的复合型人才的必要要求而电子类专业课,是相对实践性很强的一类课程,因此,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着手的新形势的教学改革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方法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内容上如何跟上相关科学技术发展,在教学理念上如何评价教学成败,是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的现就从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实验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标准等几个方面浅谈一些思考 1、 丰富教学内容,适应现代教学 对于此类教学内容,应该适应当前高速发展数字信息时代要求,在原有的电子类课程内容设置基础上,精简模拟部分的教学内容对于数字通信技术的内容,具体到基本概念,表示方法,数学语言,应该采用国际通用的表述方法,这对于将来学生阅读外国先进外文文献十分重要,同时,统一标准有助于提高学生交流学习心得的效率因此,丰富教学内容,紧跟电子信息发展步伐,更新知识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2、 深化实验改革,基础与创新相结合 目前国内各高校已经开设一些综合性,研究性和设计性的实验,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同时,应该强调的是,基础与实验的结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有了牢固的基础,创新性实验才能做起来得心应手,防止学生眼高手低,忽略打牢基础的重要性在基础实验掌握的基础上,创新性实验大胆放手去做,循序渐进,才能提高专业素养 3、 调动学生兴趣,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比单纯的填充教学内容有意义由于电子类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媒体工具,可以有效促进此类课程的演示效果,显现诸多优点:(1)可以提高效率:首先可将授课从简单重复的环节中解脱出来,避免低效的板书,从而使教师可以把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讲解时间节省出来,使得单位时间内传播的信息量大大增加2)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的图像、声音、动画,使原本不易表述,板书无法呈现的知识内容可以生动展示,授课的内容变得多样有趣,从而可以使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3)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有机结合可以提高教学的层次感,动静结合有助于教师融入更多的自我展示平台和空间,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在传统教学的“讲授----考核”模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沉闷的听众角色,而现代大学教育提倡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就要求我们将学生还原到教学实践的主体地位,老师仅仅是引导学生认识知识,提高能力的中介和桥梁 4、教学标准多样化,人性化进行教学改革 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势必会带来大学生素质的差异,而现代教学中,尊重差异是科学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现,正确认识这种差异,就需要非单一标准的教学目标,即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比如考核方式的改革成绩不仅仅是理论成绩的参考,而是成绩的组成多样化,提高学生平时成绩的积极性,避免考前突击,这样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的教学标准也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使不同基础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