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问题教育的契机》——《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培训班讲义小学段第四册【开场白】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非常有幸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有关家庭教育的话题众所周知,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教育的三大体系,有专家说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所占的比重大约在60%-70%之间,所以,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可以说,两年以前的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散乱的、支离破碎的,因为没有统一的教材,也没有专门的教师,每个学校门前挂的“家长学校”的大牌子可以说是徒有其名可是现在不同了,因为我们有了《牵手两代——家长课程》这套丛书,而且有了教育主管部门对家庭教育的前所未有的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家庭教育一定会在我们诸城的大地上遍地开花,直至收获丰硕的成果教材分析】《牵手两代——家长课程》这套丛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帅,紧紧扣住“家庭教育要有利于孩子今天的发展,更要有利于孩子明天和后天的发展”这样一个科学的理念,努力引导读者,克服那种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甚至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的“急功近利”的浅薄的教育思想它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全面关心、培养孩子,为孩子身心协调发展和积蓄发展的后劲奠定基础;它还告诉我们培养教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影响孩子成长发展的“变数”越来越多,千万不能把家庭教育简单化、庸俗化;它告诉我们,培养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必须要了解、掌握、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家庭教育的规律,重点关注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思想观念问题,学会动脑筋进行教育的思考,努力提高家长的素质,让家长知道培养教育孩子不是单纯的技术性问题,不要只关注教育孩子的具体做法和手段,重要的是让家长知道“孩子是因爱而产生的生命,要用爱来呵护他成长”。
当然所有这一切的灌输和指导,除了这套教材本身特有的传输功能外,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作为桥梁向老师和家长们进行传播和指导这套教材共计14本,今天我跟大家一起学习的是其中的一本——《孩子的问题,教育的契机》本书共有8讲,分别是《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要积极关注孩子》《好的性格需要培养》《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学会观察学会爱》《学会竞争学会合作》《接纳别人很重要》和《给孩子科学的性教育》学生和家长情况分析】当我们讲授这本教材的时候,我们接触到的将是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期,好的习惯需要强化训练,不好的习惯还没真正达到根深蒂固的程度,但是自理能力开始加强,同学间的交往开始有自己的选择和认识,对世界有强烈的探求欲望,也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可以说正是学校和家庭对学生进行各方面教育的最佳时机而家长呢?据我的了解,很多家长在经过了孩子上小学开始几年的非常重视阶段(按时接送、陪孩子写作业、检查作业、主动与老师沟通……)开始有了思想上的松懈一一作业不检查了,很少主动跟老师交流了,觉得孩子大了一切可以自己自觉了……这样从开始的很重视,到现在的不太重视,家长思想上的懈怠,导致了孩子对自己的放任或者对部分孩子来说导致他们突然的茫然不知所措,这样就使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习中下等的孩子)好的习惯还未形成而不良习惯又很快抬头了。
而对孩子来说,很多习惯关乎他以后性格的形成和品德的修养,比如孩子有没有耐性、独立性、胆怯心理、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等而作为家长来说,其实我们的家长都很重视家庭教育,只是有很多家长缺少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所以难免在家教之路上会走很多弯路,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创造机会,多跟家长们交流沟通,教给他们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老师和家长的宽容、理解和爱的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依靠这套教材通过家长会的形式来提高家长素质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利的途径教材通研的目的】一、了解这套教材的内容,认识相应年龄阶段家庭教育可能出现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二、指导家长形成全面而科学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能根据相应的家庭环境和孩子性格特点,设计出简单易行而效果显著的教育活动教材通研的具体内容】第一讲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教学目的]1.向家长介绍孩子学习能力低的原因;2.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向家长介绍孩子学习能力低的原因;[教学难点]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习能力一般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自学能力等。
这一讲主要是讲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数学学习能力可以说记忆力是儿童学习的最基本的基础,没有记忆就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记忆力不强等学习能力不足是这个年龄段许多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二、学习新课1、家长自由读文中的“情景对话”、“心灵独白”和“教育故事”,然后交流感受,生活中自己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通过教育故事,家长谈谈文中的父亲给了自己哪些方面的启示小结:这位家长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不是把孩子批评一通,也不是让孩子下保证写检查,而是积极向他人求助,找到学习英语的方法,然后把这些方法提供给孩子,让孩子自己作出了选择,这位家长的做法实在值得我们学习2、解读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一般记忆特点:★记得快,忘得也快三、走进专家课堂1、每个人的记忆力相差不多,差别只是在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了遗忘曲线,他经过大量记忆实验,最后总结出的规律是: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及时复习,让所学知识反复地刺激孩子的大脑神经,经过这样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记忆力就会大大增强2、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情绪记忆的培养在于有“我能记住”的信心,有了这种信心,精神抖擞,心情舒畅,也就有了记忆的热情。
★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记忆方法① 系统记忆法:循序渐进、深入理解、点滴积累② 图示记忆法四、建议家长做法:1、帮助孩子扫除“记忆力不如别人的”的心理障碍家长平时一定不要责怪自己的孩子“笨”,不要用这样的字眼来评价孩子当孩子对知识的记忆产生了自卑心理,记忆就像久不磨的刀生了锈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含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它可储存的信息量超过全世界所有的图书馆所容纳藏书的信息量即使大脑记忆力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仍有有着挖掘不尽的潜力,关键在于家长要树立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的自信心男女在生理发育上有快有慢不同,所以必须了解孩子之间的个别差异,不要数落孩子“不如人”,帮助孩子扫除“记忆力不如别人的”的心理障碍,否则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家长必须了解孩子为何学习困难,作适当的帮助,让他能面对在学校遇到的小小胜利或失败2、找出孩子记忆水平低的原因家长要了解有关记忆和遗忘的规律,找准自己孩子的记忆特点,对症下药,相信只要努力,经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一定会得以开发和提高根据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律,所以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和记忆的规律,每个人的记忆力都会提高几个档次3、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记忆力。
让孩子把学校当作快乐的场所,以产生向往之心,而感受学习的乐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孩子喜欢自己的学校,喜欢自己的老师的时候,他一定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了乐趣,有了学习的主动性,记忆力的提高那是不求即得的事情所以家长的引导是关键记得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曾经说过自己教育儿子和女儿的经验:在儿子小的时候,每当孩子调皮或犯错的时候,他对孩子经常说的话就是:再这样就把你送学校里去,让老师来管你这样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个印象,那就是学校是一个很不好的地方,那里的老师也很严厉,不好,我不要去学校所以,郑渊洁的儿子从来就没有进过学校读书,郑渊洁儿子的老师就是郑渊洁;吸取了这个教训,等有了女儿以后,郑渊洁改变了教育方式,当女儿调皮或犯错的时候他就说:再这样以后就不送你去学校读书了,也不让老师教你了结果,女儿却对学校和老师充满了向往和期待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家长的引导,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4、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力有的孩子记忆力不高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告诉孩子:当你心不在焉,人家在背单词,你却在想怎么样才能抓到窗前飞过的那只小鸟的时候,你还能记住点什么呢?5、指导孩子经常记忆、多记忆来锻炼记忆能力许多记忆超群的名人,就是从小就开始对记忆力进行培养和锻炼的,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在小的时候,为了锻炼记忆力每天早上都要强记一些单词或其他内容的知识,经过这种长期的锻炼,他的记忆力始终保持灵敏活跃,他说,“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脑子越用越灵”。
6、注意膳食结构有利于儿童记忆力的发展葡萄汁中的抗氧化物质含量高过其他任何水果和蔬菜,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传输能力,可以在短期内提高记忆力有利于提高记忆力的食品还有富含锌的芹菜、富含磷脂、某些不饱和脂肪酸的核桃、芝麻、瘦肉等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准时上学,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有充分的睡眠、运动、营养,纠正他的不良习惯健康状况良好自然会拥有较高的学习能力7、教育孩子要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想要记住的东西,就非记住不可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计划,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制定时间表,告诉孩子必须确实实践,建立他的责任感五、交流讨论:联系实际,家长谈自己在培养孩子记忆力方面的具体做法,相互借鉴六、布置课后作业:1、当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是一直在旁边指导,还是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你觉得哪种做法科学?请写下你的见解2、你经常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吗?如果没有,请给自己订个计划,争取定时向孩子的同学或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第二讲要积极关注孩子[教学目的]1.向家长介绍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2.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正确把握亲子相处之道;3、让家长知道如何让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教学重点]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正确把握亲子相处之道;[教学难点]让家长知道如何让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再现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父母和子女的血缘亲情应该是世界上最真挚、最深沉的感情,但是,许多成长中的孩子和自己父母的关系却最疏远、矛盾最尖锐,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使孩子的父母颇感困惑。
为什么“最近的你”成了“最远的爱”呢?怎样才能“让爱重来”呢?这是这一讲的主要内容二、学习新课1、家长自由阅读第一个案例《妈妈偏心眼》,然后交流讨论感受,通过教育故事,家长谈谈文中的妈妈和小姨给了自己哪些方面的启示小结:正是妈妈对静静的过高要求,过多管束和不公正的指责使孩子产生了妈妈偏心眼,妈妈不爱我的困惑幸好孩子有个开明的小姨,她及时发现了静静和妈妈之间的矛盾,并通过和静静妈妈的对话,使静静妈妈开始改变了对女儿的看法,开始主动学习与女儿的相处之道,应该说,这是这对冤家母女改善关系的良好开端2、专家分析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① 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② 亲子缺乏有效的沟通③ 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却又缺乏尊重3、家长如何把握正确的亲子相处之道?① 用孩子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不要过于严格地要求孩子② 不要把已经渐渐长大的孩子看成小孩,要尊重孩子③ 正确看待孩子的不听话,允许孩子适当不听话④ 用适当的技巧消除孩子的反抗心态⑤ 做孩子心灵的朋友和游戏的玩伴⑥ 把你的爱表达出来4、利用专家课堂告诉家长该如何关注孩子,如何和孩子交流沟通?① 孩子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精神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