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诊断学学习指南一、课程介绍:《医学影像诊断学》是运用X线、CT、MRI等成像技术来研究人体组织器官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成像,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判断病变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的一门学科随着医学影像医学检查手段和方法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诊断学内容亦在不断丰富和更新,成为包括超声、X线、CT、MR、ECT、PET和介入放射学等一门独立而成熟的临床学科在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除反映国内、外医学影像学的现状和成熟的观点外,还兼顾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系统为主线,在每系统中均以总论、正常X线、CT、MR表现和基本病变的表现为主,适当地编入了部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影像学诊断,以保持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忌片面求新求深本课程讲授中,为适应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查阅外文文献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学习中还需讲授重要名词和术语的英文单词二、课程学习目标:1、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2、熟练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学范畴内的各项技术,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原理和疾病诊断合理方法的选择、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基础(包括常规放射学、CT、MR、超声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3、能够运用影像学的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4、了解影像诊断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三、课程学习内容与安排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要求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成像原理、检查技术,掌握各系统正常和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掌握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影像诊断,了解本专业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按照本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求,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二大模块在理论课中按系统分为11个部分共78学时,实践课教学分为实验课、见习和实习3个部分理论总论10学时中枢神经系统10学时头颈部6学时呼吸系统8学时循环系统5学时消化系统5学时消化系统和腹膜腔6学时泌尿生殖系统5学时骨骼肌肉系统12学时儿科疾病6学时乳腺5学时四、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理论考核:70%;从医学影像诊断学“考试题库”中抽取,分为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等,采取的是教室集体考试的考核方式实验分组考核:20%;主考考试分组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包括平片和CT或MRI平时成绩:10%五、教材及辅助教材:主教材:《医学影像学》第六版,吴恩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a-■Ea-fi:Pnfp*>bJ4■■»该教材是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荣获全国医药优秀教材奖的第5版基础上修订的全国规划教材,内容新颖、全面。
该课程配套教材:《医学影像学》第六版配套光盘,供学生自学辅助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三版,白人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该课程配套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三版配套光盘供学生自学网络课程:http://202.113.53.133/national/yxx/index.asp学习系统:http:〃web・tmu・edu・cn/cn/yxx/index・html六、实验教学资源:实验教学基地包括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临床实验教学中心两部分,总面积980平方米,包括东芝医学影像教学中心、PACS实验室、图像处理实验室、图像分析实验室、影像断层解剖实验室、脑功能成像实验室、核磁共振实验室拥有全系列大型医学影像学检查设备:CR、DR、CT、US、MRI、数字胃肠机和乳腺机等,并建设有国内唯一与医院模式完全相同的专门用于教学的PACS系统临床试验中心拥有的多种先进的大型医学影像学检查设备,如3TMRI、DSA和多层螺旋CT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每年门诊量约10万人次,其影像资料可供学生教学使用七、学习方法指导:1. 采用课堂学习、实验操作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课堂学习为主2. 课程学习前,可先到网络课程中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重点与难点、学习途径、主讲老师情况介绍等内容,做到学前准备。
3. 课后可上网登录学习系统复习学习内容并进行拓展学习,遇到问题可与老师交流4. 在实验课程中,可参照老师和指导书的内容进行5. 课余时间到实验中心学习操作可与姜琳老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