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约束系统护坡应用技术导则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DB23黑 龙 江P黑6 龙 江备案号:省 地 方 标 准DB 23/ XXXX—2015蜂巢约束系统护坡应用技术导则(报批稿)2015 - XX - XX $2015 - XX - XX 发布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刖言本标准依据GB/T的起草规则编写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水利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 究院、黑龙江省化工研究院、哈尔滨蜂格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延久、张滨、田言、王志兴、于宁、戴春胜、杨勇、 霍力超、高维军、潘绍财、徐昭巍、姜英俊、卢玉海、宋文彬、杨红鹰、李芳 菲、 吴 志 琴、 刘 潇蜂巢约束系统护坡应用技术导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蜂巢约束系统护坡应用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材料要求、 结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本标准适用于江河多年平均结冰水位以上的护坡、坡式护岸、堤防建设以及 人工渠道护砌等工程其他工程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 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 1041塑料 压缩性能的测定GB 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GB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1633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GB/T 7141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 塑料 灰分的测定 第1部分:通用方法GB/T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GB/T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 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GB/T 50145-2007 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 50290-1998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 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707-2011河道整治设计规范JG/T 406 土木工程用玻璃纤维增强筋JT/T 公路工程玄武岩纤维及其制品第4部分:玄武岩纤维复合筋SL 17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导则SL 191-2008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211-2006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L/T 225-1998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 235-2012 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SL 260-201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 274-200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634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文件。
高分子纳米复合合金(PCA)由聚酯/聚酰胺纳米纤维分散于乙烯基质内形成的高分子材料碎石聚氨酯由双组分聚氨酯组合料与骨料构成的一种防护材料蜂巢约束系统由PCA土工格室、连接键、锚杆、加筋带、填充材料以及表层人工植被等共同 组成的增强土壤稳定,提高抗冲刷等整体能力的结构系统PCA土工格室一种由长条形PCA片材,通过超声波焊接等方法连接而成,展开后呈蜂窝状的 立体网格连接键分块格室间相互搭接的连接构件锚杆将格室固定于施工面,增强边坡稳定、方便填充料施工的固定构件加筋带增加格室抗拉强度并可辅助固定格室位置的构件限位帽锚杆与格室、加筋带与锚杆等连接固定构件集料指砾石、卵石、碎石等天然或人工材料设计流速指河道设计标准下的平均流速或渠道的加大流速4总则4.1蜂巢约束系统护坡设计应遵守因地制宜、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及经济合理的 原则4.2蜂巢约束系统护坡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质、环境因素和各类荷载作用 的影响4.3施工时应结合工程结构特点、施工部署及施工合同要求,遵循有利于保证施 工质量以及施工质量管理的原则,制定工程质量控制程序5材料要求蜂巢约束系统护坡格室材料选用高分子纳米复合合金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的 要求,格室的性能应符合的要求。
5.2锚杆选用热轧带肋钢筋锚杆,材料的性能应符合GB的要求选用玻璃纤维增强筋锚杆,材料的性能应符合JG/T 406的要求选用玄武岩纤维复合筋锚杆,材料的性能应符合JT/T的要求5.3加筋带根据需要可选用高强度聚酯纤维工业长丝单丝编织带、芳纶纤维工业长丝单 丝编织带或聚丙烯三股纽绳,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的要求5.4连接固定构件连接固定构件主要有限位帽和连接键产品性能应符合、的要求5.4.1限位帽材质为高分子材料,外形尺寸见图1,用于加筋带锚固系统中的荷载传导节点 上绑扎加筋带形成荷载传导机制或与锚杆组合成专用锚杆5.4.2 连接键材质为高分子材料,外形尺寸见图2,用于格室壁板间的快速连接图1限位帽 图2连接键5.4.3填充材料根据使用条件可选用土、集料、碎石聚氨酯和混凝土5.5垫层蜂巢约束系统与被保护土体间应设置保护垫层,可采用天然或土工合成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的要求5.6表面绿化可播撒适合当地生长的抗冲刷草种,有景观要求的亦可用抗冲刷成品草毯5.7材料检测PCA土工格室、加筋带及连接固定构件检测方法见附录B6结构设计6.1 一般规定6.1.1应收集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资料,查明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
6.1.2特殊土质的边坡,如膨胀土、分散土等,应结合工程处理方案,合理选用6.1.3冬季无输水要求的渠道应做好排水6.2格室类型选择土工格室的类型应按表1选择表1 土工格室类型表坡比坡面瞬时最大流速 m/s边坡高度m可选择的土工格室 类型W1:W8W50A〉1:W1:W5W8AW12BW8W15CW20D〉1:W1:W2W3BW5W5CW8W6D6.3格室高度选择当设计边坡小于1: 6时,宜采用50 mm以上;当设计边坡为1: 6〜1: 3时,宜 采用75mm以上;设计边坡为1: 3〜1:时,宜采用100mm以上;设计边坡大于1: 时,宜采用150 mm以上6.4焊缝间距选择依据填充材料的不同选择焊缝间距6.4.1 土填充当坡度小于1:时,格室宜采用焊缝间距为712 mm以下,当坡度大于1:时,格室 宜采用焊缝间距为445 mm以下6.4.2集料填充焊缝间距可根据格室高度及集料最大粒径按表2选择6.4.3碎石聚氨酯填充当坡度小于1:时,格室宜采用焊缝间距为712mm以下,当坡度大于1:时,格室 宜采用焊缝间距为445 mm以下6.4.4混凝土填充当边坡坡度小于1:时,格室宜采用焊缝间距为712 mm以下,当边坡坡度大于1: 时,格室宜采用焊缝间距为445 mm以下。
表2 集料填充格室焊缝间距表格室高度mm5075100120150200可选择的焊缝间距mm集料最大 粒径mm255065653307535650751001001004451151156001201256601507126.5锚杆及加筋带布置6.5.1 锚杆6.5.1.1 规格:a) 专用锚杆有效锚固长度应大于等于或3倍格室高度中的大值,强冻胀土坡按取值的倍计,锚杆直径 12 mm〜14 mm;b) 热轧带肋钢J形钩有效锚固长度应大于等于或3倍格室高度中的大值,强冻胀土坡按取值的倍计,锚杆直径10mm〜18 mm;c) 热轧带肋钢直杆有效锚固长度大于等于或3倍格室高度中的大值,强冻胀土坡按取值的倍计,锚杆直径 14 mm〜18 mm6.5.1.2布设密度:a) 当坡度小于1:时,锚杆布设密度个/m2〜个/m2,强冻胀土坡按倍取;b) 当坡度1:〜1:时,锚杆布设密度个/m2〜个/m2,强冻胀土坡按倍取;c) 当坡度1:〜1:时,锚杆布设密度个/m2〜个/m2,强冻胀土坡按倍取6.5.1.3当护坡稳定需要采取锚杆措施时,计算应按照附录C进行6.5.2 加筋带6.5.2.1在不宜使用锚杆锚固的情况下可使用加筋带,宜采用1根/m〜2根/m,加筋带应为整根,不可有接头。
6.5.2.2加筋带应在坡顶用锚杆进行锚固6.5.2.3当护坡稳定需要采取加筋带措施时,计算应按照附录C进行6.6填充材料6.6.1.1设计流速W2m/s时可采用土填充6.6.1.2膨胀土、分散土等特殊土质不应用做填充材料6.6.1.3采用土填充时,上部应覆盖3cm~5cm厚的腐殖土6.6.1.4表面应播撒草种,或用成品草毯保护6.6.2集料6.6.2.1当设计流速W1m/s时,宜按流速在细砾到中砾组选用6.6.2.2当1 m/s<设计流速W2m/s时,宜按流速在中砾到粗砾组选用6.6.2.3当2m/s<设计流速W3m/s时,宜按流速在卵石(碎石)组中选用6.6.3碎石聚氨酯6.6.3.1当设计流速W3m/s时,宜采用中砾、粗砾作骨料的碎石聚氨酯6.6.3.2当3m/s<设计流速W5m/s时,宜采用碎石作骨料的碎石聚氨酯6.6.3.3碎石聚氨酯的性能应符合的要求6.6.4 混凝土6.6.4.1设计流速W5m/s时,宜采用混凝土填充6.6.4.2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照SL 191-2008中的要求确定,抗冻等级应满足SL6.6.5组合填充根据工况,不同部位可采用不同填充料的组合填充形式6.7垫层6.7.1采用天然建筑材料时,被保护土、垫层、填充料间应满足反滤要求,反滤设计按SL274-2001附录B执行。
6.7.2采用土工织物时,应满足GB 50290-1998中、或SL/T 225-1998中、的规 定6.7.3采用土工膜时,应满足GB 50290-1998中、或SL/T 225-1998中、的规定6.8封顶及坡脚防护6.8.1若护坡稳定满足要求,坡顶可采用常规封顶型式,封顶宽度不小于一个格室 长度常规封顶形式参见图6.8.2当护坡稳定不满足要求时,可以用坡顶压固或坡顶锚固与坡面锚杆或加筋带 措施相结合,加长压顶或坡顶锚固参见图、图,计算按附录C执行6.8.3坡脚可采用平铺、埋压、叠砌等型式,不论采用何种型式均需满足水流冲刷 要求,冲刷深度按GB 50707-2011中附录的方法计算坡脚防护常见型式参见 图、图、图7施工7.1材料的包装、运输、储备和验收7.1.1包装格室以组为单位,用塑料打包带进行捆扎要求捆扎紧凑、平整其他包装 形式可按合同约定7.1.2运输格室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不得重压,严禁使用铁钩等尖锐工具,避免划伤 运输时不得在阳光下曝晒格室应储存在库房内,远离热源并防止阳光直接照射若在户外储存时,应 加盖苫布等储存期自生产之日起,一般不超过12个月7.1.4验收应采用合格的格室及连接构件。
由用户进行抽样检查,抽样率应多于交货量 的5%,最少不得少于一组格室或一组连接构件,内容应按合同约定执行7.2基面平整按SL 2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