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6.1 反馈控制电路与频率合成技术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85.50KB
约23页
文档ID:49826388
6.1 反馈控制电路与频率合成技术_第1页
1/23

第六章 反馈控制电路与频率合成技术 本章重点:相位反馈控制电路(锁相环)的电路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基本环路方程,集成锁相环的应用本章难点:锁相环路的相位反馈控制过程,捕捉过程的定性讨论6.1 反馈控制电路概述 各种通信和电子系统中,为了提高其性能指标,或实现某些特殊的指标要求,广泛采用各类反馈控制电路 分类 自动振幅(增益)控制电路ALC (AGC)自动频率控制电路AFC自控相位控制电路APC6.1作自动调节系统,它由反馈控制电路和受控对象两部图中, 和分别为反馈控制电路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根据使用要求予以设定的,设为各种反馈控制电路,就其作用原理而言,都可看分组成,如图6.1.1所示 控制过程:若 受某种因素的影响而遭到破坏,则反馈控制器就对和进行比较,检测出它们与预定关系之间的偏离程度,并产生相应的误差量 ,加到被控制对象上对 进行调节,使 和之间接近到预定的状态(关系),而进入稳定状态 6.1反馈控制电路的类型不同,需要比较和调节的参量就不同自动频率控制电路,需要比较和调节的参量为频自动相位控制电路需要比较和调节的参量为相位,6.1自动电平控制电路需要比较和调节的参量为电压和为电压(电流)。

(电流),相应的和为频率 率,则相应的 和为相位 则相应的6.1.1 自动电平控制电路(ALC) 自动电平控制电路的基本作用是减小因各种因素引起系统输出信号电平的变化例如,减小接收机因电磁波传播衰落等引起输出信号强度的变化,稳定发射机输出电平,并便于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可作为信号发生器的稳幅机构或输出信号电平的调节机构等 6.1.1常见的自动电平控制电路用于调幅接收机时,称为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电路,简称为AGC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作用是,当输入信号电压在很大范围变化时,保持接收机输出电压几乎不变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超外差式接收机方框图如图6.1.2所示6.1.1图6.1.2 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超外差式接收机方框图 由检波器输出的低频电压,经低放和低功放到扬声器,另一路经RC低通滤波器后,获得直流电流(或电压)分量,以控制高放、变频和中放级增益由于控制晶体管放大器的增益,一般是需要功率的,如果检波器输出功率不够,还可以在低通滤波器后加一直流放大器6.1.1AGC电路具有的特性是:在没有控制电路时,接收随输入电压 的增大而增大(不考虑机的输出电压 来信号过强时超出晶体管的线性工作范围)。

如图6.1.3中曲线①所示具有AGC电路的接收机,6.1.1与的这种关系曲线,称为简曲线②所示 单AGC特曲线随输入电压 的增大而减小,如图6.1.3输出电压振幅图6.1.3 简单的AGC特性 图4.4.10是晶体管收音机中的简单AGC电路调节可音频信号的最低频率,避免出现反调制6.1.1,可以使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低于解调后变电阻 图4.4.10 收音机中的实际二极管检波电路 1、通过改变放大器本身的某些参数,如发射极电流、负载、电流分配比、恒流源电流、负反馈大小等;,而 又与晶体管工作点有关,所以,改变发射极平均电流 就可以使 随之改变,从而达到控制放大器增益的目的 6.1.12、插入可控衰减器来改变整个放大器的增益如晶体管放大器的增益取决于晶体管正向传输导纳控制放大器增益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图6.1.4是晶体管 特性曲线,其中实线是普通晶体管特性,虚线是AGC管特性 简单AGC有正向AGC和反向AGC之分: 所谓反向AGC,是指当输入信号增强时,希望增益减小,则 应该减小,所以 的变化方向与减小,即 信号的变化方向相反输入6.1.1图6.1.4 晶体管 特性曲线 所谓的正向AGC,是指当输入信号增强时,若使增益减小,应该增大,图6.1.4 晶体管 特性曲线 的变化方向与输入所以信号的变化方向相同。

AGC控制电压既可以从发射极送入,也可以从基极送入,如图6.1.5所示 6.1.1图6.1.5 改变 的增益控制电路 简单AGC电路的优点是电路简单主要缺点是,一有外来信号,AGC立刻起作用,接收机的增益就因受控制而减小这对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是不利的,尤其在外来信号很微弱时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也就是希望外来信号大于某值后,AGC才起作用,此时可采用延迟AGC电路 6.1.1图6.1.6为具有延迟AGC的接收机电路框图图中单独设置了提供AGC电压的AGC检波器其延迟特性由加在AGC检波器上的参考电压 决定 图6.1.6 具有延迟AGC的接收机框图 6.1.1不工作,AGC电压为零,AGC不起控制作用当检波器输入信号 的幅度小于 时,AGC检波器当检波器输入信号 才起控制作用其控制特性如图6.1.7所示的幅度大于 时,AGC6.1.2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AFC)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的控制对象是信号的频率AFC电路的主要作用是自动控制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图6.1.9是自动频率控制电路的原理方框图 图6.1.9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原理框图 6.1.2该框图的自动频率调整过程是:压控振荡器的频率 频器无输出,控制电压 ,压控振荡器振荡频率不变;与标称频率 在鉴频器中进行比较。

当 时,鉴当时,鉴频器就有误差电压 输出,这个误差电压 正比于频率误差 ,经过低通滤波器滤除干扰及噪声后,得到控制电压 ,利用控制电压 控制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最终使压控振荡器的频率 发生变化;变化的结果使频率误差 减小到一定值,自动控制过程即停止,压控振荡器即稳定于 的频率上,环路进入锁定状态锁定状态的 称为稳态频率误差(剩余频率误差) 6.1.2图6.1.12为锁相环路的基本组成方框图控制对象为压控振荡器(VCO);反馈控制器由检测相位差的鉴相器(PD)和低通滤波器(LF)组成 6.1.36.1.3 自动相位控制电路(APC)(锁相环路——PLL)图6.1.12 锁相环路的组成方框图 频率和相位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关系将输入信号电压 和VCO电压 分别用旋转矢量表示,如图6.1.13(a)所示矢量的转动角速度和相应的角位移就是所示电压图6.1.13(b)所示为VCO角频率 等于输入信号角频率 环路锁定时,两个旋转矢量之间的瞬时相位差便保6.1.3) 的角频率和相应的瞬时相位( 持恒值( ) 图6.1.13 用旋转矢量说明PLL的相位(频率)控制过程 6.1.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