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理论实践一体化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3.29KB
约6页
文档ID:216954462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理论实践一体化_第1页
1/6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理论实践一体化李好张颜张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摘要:本文分析了食用菌栽培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在总结兄弟院校教改的 基础上,根据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等方而进 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促进,提高了教 学效果关键词:食用菌栽培学;教学改革;理论实践一体化;作者简介:李好(1986-),男,山东荷泽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蔬菜作物 生长发育与调控收稿日期:2017-04-13基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食用菌栽培学教学改革与探索Expl ora tion and Prac tice of Teachin;Reform of Edible FungiCultivation TheoreticalPractice IntegrationLI Hao ZHANG Yan ZHANG XianCollege of Horticulture, Northwest A & FUniversity;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theory and experiment teaching of edible fungi cultivation. Based on the summarize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brothers col 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ccording to the chcireicteristics of this curriculum, we performed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aspccts of tc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approach,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mode, initially realized the mutual promo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improved the teaching effect.Keyword:Edible Fungi Cultivation; teaching reform; theoretical practice integration;Received: 2017-04-13食用菌栽培学是生物类涉农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以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 微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以阐明各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及其生活环境 条件为内容,以实现食用菌的优质、高产以及野生菌资源开发利用为目的,综合 研究栽培理论和技术措施的一门科学。

为适应快速发展的食用菌产业对人才的需 要,近年来许多院校相继开设了食用菌栽培学课程,目的是使学牛通过理论和 实践学习,了解食用菌产业的地位和发展概况;基本掌握食用菌菌种制作的知识 和技能,以及各种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毕业后能够从事食用菌的教 学、科研和产业开发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贡献「用菌栽培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一) 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 多数食用菌教材知识体系为基础理论知识占30%,其余大多数篇章为各种食用 菌的具体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各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虽各有不同,但其流 程大致相同,教师依据教材进行程序化的讲解,枯燥乏味目前食用菌栽培学课 程的教学模式仍是以课堂传授为主,单向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 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积极性不高)实验课教学存在局限性,与理论教学脱节食用菌实验实习过程周期长,环节非常多,包括制种、培养基/培养料配制、灭 菌、接种、发菌/管理等,它们彼此相互链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多数院校 食用菌栽培学的实验课时为12学时或16学时,个别院校仅有6学时因此,传 统教学中由于受实验教学学时计划、实验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实验课只能就 某些环节局限性地安排一些实验,与理论教学严重脱节,导致学生难以将理论 化为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在总结了兄弟院校教改经验的基础上,对食用菌栽培学 “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提升了课堂教学与实验 教学效果,实现了理论与实验教学的相互促进,促使学生化理论为实践,真正 做到学以致用一) 优化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食用菌栽培相关的教材有很多,每本教 材都有各自的特点与不足课题组在改革中不以一本教材为主,而是将多本教材 作为参考书并深入钻研,对书中内容,尤其是在基础理论部分进行梳理、筛选与 整合在实际授课中,根据课程目标与定位和授课对象,适当调整授课内容和难 度我们以吕作舟教授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 材食用菌栽培学和郭成金主编的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蕈菌生物学为主要参考教 材,同时参考其他相关教材对于外专业学生授课时,我们会适当减少基础理论 知识的讲授,着重从食用菌特有的知识点出发,强化食用菌的特点,增加实践、 牛产相关的内容以及现代知识技术在食用菌栽培技术运用中的关键点0此外,食 用菌栽培学应用基础研究日益深入,作为当代大学生,除了掌握专业基础知识 外,还应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进展,及时更新知识体系。

因此,教师 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不应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应充分利用学校馆藏资源 和购买的数据库,收集、归纳最新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二) 优化教学方式,融实践于课堂改变“填鸭式”教学的单一模式,尝试引入“翻转课堂”、“研究型教学”等新 的教学模式,增加课堂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例如,对 各种食用菌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部分的讲授,我们参考浙江海洋学院崔大练 课题组的教学方式并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改革实际授课过程中,我们选取2种具 有代表性的食用菌由教师讲授,其他的部分给学牛提供相关资料或资源(如视 频等),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课后到企业或市场调查 等制作PPT,利用课堂时间,全组同学均到讲台上分段汇报,由教师总结及补 充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结果计入课程总成绩这 种教学方式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牛对食用菌相关知识更好地吸收和强化,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和实物展示例如,食用菌的分类和 形态结构,我们结合图片和实物展示进行讲解;担抱子形成和食用菌生活史,我 们制作动画进行展示;菌种制作、培养基/培养料配制、灭菌等实骑操作,以及不 同食用菌的栽培、管理等过程,我们利用现代科技录制视频或网上下载视频进行 播放。

这样不仅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将抽象 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有助于学牛的记忆和理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视频播 放,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直观地掌握实验课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实验课教学奠 定基础此外,我们联系好相关企业,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 位在课后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并到企业进行调查和学习,提交调查报告,作业完 成情况计入平时考核成绩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实验课时不足的限制,让 学生积极主动地接触生产实践三)打破实验教学局限,提升实验教学效果1. 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理论课与实验实习课交替安排并精心设计,使理论指导实践,而实验实习促进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学生自觉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 学习效果此外,在实验课开始前,我们联合实验教师充分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让学牛在有限的实验课时间内尽可能完成较多的实验内容,如培养基配制、接种, 担抱子观察等2.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丰富实验教学由丁实验资源、设备和场地限制,部分实验课如食用菌的栽培与管理等难以在校 内开展如果没有自己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可以与企业或研究单位进行合作 回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与学校附近的杨凌星科真菌研究所进行合作,利用学 期中后期的授课吋间由教师带领学生到食用菌生产研究单位进行参观学习,邀 请退休教师李曼霞教授现场讲解猴头姑、平菇、杏鲍菇、灵芝等食用菌栽培管理 的要点和异同,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和注意事项。

如果条件允 许,可让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或实训通过实习,学生将亲身感受与课堂教学内 容相联系,对食用菌栽培的流程理解更加肓观,使自己对食用菌栽培技能的掌 握更加扎实3. 改革考核方式,综合评定学习成绩教学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是检验教学效 果的手段之一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改变以期末成绩 和实验报告为主的考核方式,增加对学牛的平时考核,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牛学 习成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平吋考核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30%, 其中,上课出勤占10%,课堂表现占10% (包括回答问题、小组PPT制作和讲解 等),课后作业占10% (包括测验、调查报告等);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 括实验出勤、实验操作表现、实骑报告等,其中实骑报告重点突出对实骑问题和 实验结果的分析;笔试卷面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40%这样的考核方式,有利 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大家在平吋就打好基础,同时也可以缓解 期末考试压力,避免学生靠死记硬背和考前突击应付课程学习的现彖三、结语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猛发展,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多样化的高素质创新型 人才变得愈加重要和紧迫。

对食用菌栽培学进行上述教学改革后,发现学生上课 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兴趣高涨,敢于、善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在实验教学 环节,学生不再局限于实验室的机械化重复操作,而是将室内实验、生产调查、 基地实践与课堂理论知识紧密联系起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符合快速发 展的食用菌产业对人才的需要参考文献[1] 吕作舟•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崔大练,马玉心•基于3T培养模式的食用菌栽培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安 徽农业科学,2014, 42 (9) : 2823-282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