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大支模监测报警值、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架构、监测设备数据通讯协议

姜泥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75.25KB
约8页
文档ID:341189296

11 附录附录 A 高大支模监测报警值高大支模监测报警值 序号 监测项目 控制值 报警值 1 模板支架 水平位移 Min(H/500,25mm)0.8 倍控制值 2 倾斜 5 0.8 倍控制值 3 立杆轴力 后加荷载轴力设计值 0.9 倍控制值 4 竖向位移 Min(H/1000,20mm)0.8 倍控制值 5 支架基础 沉降量 15mm 0.8 倍控制值 6 沉降差 Max(L/1000,0.8 倍控制值 注:1“H”为支模高度;“L”为相邻测点距离2 对于门洞支架的过梁挠度报警值取跨度的 1/3003 后加荷载是指安装仪器并初始化后增加的荷载,一般包括混凝土、施工人员、机械 设备、振捣及冲击等产生的荷载及风荷载4 模板支架竖向位移是指扣除支架基础沉降后的位移5 支架基础沉降量报警值仅适用于天然地基对于楼板作为基础时取楼板的允许挠度值,该挠度值宜由设计单位提供12 附录附录 B 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架构技术架构 13 附录附录 C 监测设备数据通讯协议监测设备数据通讯协议 C C.1.1 通讯协议约定通讯协议约定 1 自动化监测设备与监测信息管理平台间基于 IP 协议网络通信,在传输层使用 TCP 协议。

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建立 TCP 监听,监测设备向监测平台发起TCP 连接,建立连接后保持连接状态不主动断开,一旦连接断开则重新建立连接2 监测设备每次向监测平台发送数据,收到服务器应答则通信成功并停止发送,10s 内未收到服务器应答则重新发送上传数据请求,连续 3 次未收到应答则停止发送3 监测设备须具有唯一编号,上传数据前应确保其已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登记备案4 监测数据上传时须包含监测编号,监测编号宜在现场实施阶段由监测人员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登记监测任务后获得,并在监测设备上使用5 监测数据上传时监测值数据单位和保留的小数位见表 C.1表 C.1 监测数据单位和小数位 监测项目 项目标识 单位 小数位 立杆轴力 F N(牛)1 支架水平位移 H mm(毫米)1 支架沉降 V mm(毫米)1 支架倾斜 L 1/1000(斜率)1 C.2 通讯命令格式说明通讯命令格式说明 C.2.1 通讯帧结构通讯帧结构 通讯数据帧由帧头、监测设备编号、命令符、帧流水号、帧长度、帧数据、校验码、帧尾组成,帧结构见表 C.2表 C.2 监测设备与监测信息管理平台通讯帧结构 HEAD DID CMD ID DL DATA CC TAIL 1 byte 12byte 1byte 1byte 2byte nbyte 1 byte 1byte 0 x5A-0 x6A 帧结构说明:14 HEAD:帧头,1 字节,固定为 0 x5A。

DID:设备编号,12 字节,字符串(不含结束符0),设备编号要求唯一,宜采用AAYYYYXXXXX 编号格式(AA 为生产厂家代码,YYYY 为四位年份标识,XXXXX 为流水号)CMD:命令,1 字节,其定义见表 C.3ID:帧流水号,1 字节,0255 循环,应答帧的 ID 与请求帧的 ID 相同DL:数据长度,即 DATA 域的字节数,2 字节,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DATA:数据,DL 个字节,Json 格式,GBK 编码,日期和时间格式均为 yyyy-MM-dd HH:mm:ssCC:校验码,1 字节,CC=SUM%256,其中 SUM 为数据帧中除帧头、帧尾和校验码之外其余字节的和TAIL:帧尾,1 字节,固定为 0 x6AC.2.2 命令码定义命令码定义 命令码值定义见表 C.3C.3 命令码定义 命令码命令码 描述描述 0 x01 设备注册 0 x02 设备注册应答 0 x03 监测状态信息上报 0 x04 监测状态信息上报应答 0 x05 监测点状态信息上报 0 x06 监测点状态信息上报应答 0 x07 监测点实时数据上报 0 x08 监测点实时数据上报应答 其他 预留 C.2.3 通讯返回码定义通讯返回码定义 监测平台所有应答数据帧均包含请求是否成功的返回码,其定义见表 C.4。

表 C.4 通讯返回码值定义 返回码返回码 说明说明 0 x0000 数据上传成功 0 x0001 监测设备未备案登记 15 0 x0002 无效数据(数据格式或封包错误)0 x0003 服务器内部异常 C.2.4 设备注册登记设备注册登记 监测设备上传数据前,须先向监测平台发送注册请求,注册通过后才能上报监测数据设备注册请求帧结构见表 C.5设备注册应答帧结构见表 C.6表 C.5 设备注册请求帧结构 HEAD DID CMD ID DL DATA CC TAIL 0 x5A 12byte 0 x01 1byte n nbyte 1byte 0 x6A DATA 域内容:DEVICE_CODE:EZ201700123,/监测设备编号 MODEL:LRK-1,/监测设备型号 TESTPRECISION:0.1,/监测设备测试精度 ACCURACYGRADE:1,/监测设备仪测试精度等级 FACTORY:某某仪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监测设备生产厂家 表 C.6 设备注册应答帧结构 HEAD DID CMD ID DL DATA CC TAIL 0 x5A 12byte 0 x02 1byte 2byte 2byte 1byte 0 x6A C.2.5 监测状态信息上报监测状态信息上报 用于上传监测总体状态信息。

在监测开始、暂停、恢复(开始)、预警、报警、结束等各个状态切换时间点都需要上传监测状态信息,某一时刻的监测状态以所有测点所处的最高状态为准;在同一个监测状态下,处于该状态的测点数发生变化时,也需要上传监测状态信息监测开始、预警、报警及消警状态信息上传时,还需上传测点实时状态信息监测状态信息和测点状态信息数据间存在数据关联关系,通过数据序号值关联数据上传时,先上传测点状态数据,后上传监测状态数据监测状态信息数据上报请求帧结构见表 C.716 监测状态信息数据上报应答帧结构见表 C.8表 C.7 监测状态数据上报请求帧结构 HEAD DID CMD ID DL DATA CC TAIL 0 x5A 12byte 0 x03 1byte n nbyte 1byte 0 x6A DATA 域内容:MONITORING_CODE:BH201612320002,/监测编号 SENSOR_NAME:F,H,V,L /监测项目标识,多个项目间用逗号分隔 SENSOR_CODE:F001,H001,V001,L001,/监测点号列表,每个点号第一位为标志位,必须为 F、H、V、L 四个标识之一;多个测点间用逗号分隔 SECTION_NUMBER:2,/监测阶段序号,从监测开始到结束每一次状态变化序号加 1 SECTION_STATE:1,/监测状态 0 正常 1 预警 2 报警 3 暂停 4 安全浇筑结束 5 发生事故结束 SECTION_START_DATE:2017-05-31 14:10:51,/阶段开始时间 MONITOR_START_TIME:2017-05-31 09:13:42,/监测开始时间 DATA_ID:20170531141051/数据关联 ID,保证唯一,与监测点状态信息对应 C.8 监测状态数据上报应答帧结构 HEAD DID CMD ID DL DATA CC TAIL 0 x5A 12byte 0 x04 1byte 2byte 2byte 1byte 0 x6A C.2.6 监测点状态信息上报监测点状态信息上报 用于上传监测点实时状态和监测数据,以单个测点为单元实时上传,以下情况下需上传测点状态数据:1 监测开始时上传一次全部测点实时状态数据;2 有监测点处于预警、报警状态时上传实时状态数据,若下一周期所有测点状态无变化则无需再上传,若发生变化则需上传;3 所有监测点状态从预报警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时,需上传一次全部测点实时状态数据。

监测点状态信息数据上报请求帧结构见表 C.9监测点状态信息数据上报应答帧结构见表 C.10表 C.9 监测点状态数据上报请求帧结构 17 HEAD DID CMD ID DL DATA CC TAIL 0 x5A 12byte 0 x05 1byte n nbyte 1byte 0 x6A DATA 域内容:MONITORING_CODE:BH201612320002,/监测编号 SENSOR_NAME:F,/监测项目 SENSOR_CODE:F001,/监测点号,第一位为标志位,必须为 F、H、V、L 四个标识之一 SENSOR_STATE:1,/传感器状态 0 离线,1 ,2:暂停 ALARM_STATE:1,/传感器监测状态 0 正常 1 预警 2 报警 3 暂停 4 安全浇筑结束 5 发生事故结束 ACS_FREQUENCY:1,/采样周期,单位:秒,默认为 1 WARN_VALUE:1000,/预警值 ALARM_VALUE:1500,/报警值 ACS_VALUE:1300.5,/实时监测值 INSERT_DATE:2017-05-31 14:10:51,/采集时间 START_TIME:2017-05-31 09:13:42,/监测开始时间 DATA_ID:20170531141051/数据关联 ID,与监测状态信息对应 C.10 监测点状态数据上报应答帧结构 HEAD DID CMD ID DL DATA CC TAIL 0 x5A 12byte 0 x06 1byte 2byte 2byte 1byte 0 x6A C.2.7 监测点实时数据上报监测点实时数据上报 用于上传监测点实时状态和监测数据,每个采集周期上传一次,以单个测点为单元上传。

监测点实时数据上报请求帧结构见表 C.11监测点实时数据上报应答帧结构见表 C.12表 C.11 监测点实时数据上报请求帧结构 HEAD DID CMD ID DL DATA CC TAIL 0 x5A 12byte 0 x07 1byte n nbyte 1byte 0 x6A DATA 域内容:MONITORING_CODE:BH201612320002,/监测编号 SENSOR_NAME:F,/监测项目 SENSOR_CODE:F001,/监测点号,第一位为标志位,必须为 F、H、V、L 四个标识之一 18 SENSOR_STATE:1,/传感器状态 0 离线,1 ,2:暂停 ALARM_STATE:1,/传感器监测状态 0 正常 1 预警 2 报警 3 暂停 4 安全浇筑结束 5 发生事故结束 ACS_FREQUENCY:1,/采样周期,单位:秒,默认为 1 WARN_VALUE:1000,/预警值 ALARM_VALUE:1500,/报警值 ACS_VALUE:1300.5,/实时监测值 INSERT_DATE:2017-05-31 14:10:51,/采集时间 START_TIME:2017-05-31 09:13:42/监测开始时间 表 C.12 监测点实时数据上报应答帧结构 HEAD DID CMD ID DL DATA CC TAIL 0 x5A 12byte 0 x08 1byte 2byte 2byte 1byte 0 x6A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