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压共轨电喷技术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95KB
约5页
文档ID:414073751
高压共轨电喷技术_第1页
1/5

高压共轨电喷技术高压共轨(Common Rail)电喷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高压共轨柴油机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低压油泵将柴油从油箱中吸出,经过过滤提供给高压油泵,在低压泵内有一电磁阀控制燃油到达高压泵室,燃油进入管形蓄压器—燃油轨道在共轨上有压力传感器时时监测燃油压力,并将这一信号传递给ECU,通过对流量的调节控制共轨内的燃油压力达到希望值喷射压力根据发动机运转条件的不同从200~1800帕,再通过电脑控制分别喷射到气缸中,共轨不但保持了燃油压力,还消除了压力波动高压油泵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Rail),通过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Pressure)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程度.柴油燃油喷射系统从机械控制式发展到电子控制式系统后,电子喷射系统又经历了三次变革,即位置式燃油喷射系统、时间式燃油喷射系统和时间压力式燃油喷射系统(共轨系统)高压共轨系统实现了压力建立和喷射过程的分离,从而使控制过程更具有柔性,能更准确地实现小油量的精确控制,更好地实现多次喷射。

高压共轨系统包括1.高压油泵高压油泵的供油量的设计准则是必须保证在任何情况下的柴油机的喷油量与控制油量之和的需求以及起动和加速时的油量变化的需求由于共轨系统中喷油压力的产生与燃油喷射过程无关,且喷油正时也不由高压油泵的凸轮来保证,因此高压油泵的压油凸轮可以按照峰值扭矩最低、接触应力最小和最耐磨的设计原则来设计大部分公司采用由柴油机驱动的三缸径向柱塞泵来产生高达 135MPa 的压力该高压油泵在每个压油单元中采用了多个压油凸轮,使其峰值扭矩降低为传统高压油泵的 1/9 ,负荷也比较均匀,降低了运行噪声该系统中高压共轨腔中的压力的控制是通过对共轨腔中燃油的放泄来实现的,为了减小功率损耗,在喷油量较小的情况下,将关闭三缸径向柱塞泵中的一个压油单元使供油量减少2. 高压油轨(共轨管)共轨管将供油泵提供的高压燃油分配到各喷油器中,起蓄压器的作用它的容积应削减高压油泵的供油压力波动和每个喷油器由喷油过程引起的压力震荡,使高压油轨中的压力波动控制在5MPa之下但其容积又不能太大,以保证共轨有足够的压力响应速度以快速跟踪柴油机工况的变化高压共轨管上还安装了压力传感器、液流缓冲器(限流器)和压力限制器压力传感器向ECU提供高压油轨的压力信号;液流缓冲器(限流器)保证在喷油器出现燃油漏泄故障时切断向喷油器的供油,并可减小共轨和高压油管中的压力波动;压力限制器保证高压油轨在出现压力异常时,迅速将高压油轨中的压力进行放泄。

3. 电控喷油器电控喷油器是共轨式燃油系统中最关键和最复杂的部件,它的作用根据ECU发出的控制信号,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将高压油轨中的燃油以最佳的喷油定时、喷油量和喷油率喷入柴油机的燃烧室为了实现预定的喷油形状,需对喷油器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控制室的容积的大小决定了针阀开启时的灵敏度,控制室的容积太大,针阀在喷油结束时不能实现快速的断油,使后期的燃油雾化不良;控制室容积太小,不能给针阀提供足够的有效行程,使喷射过程的流动阻力加大,因此对控制室的容积也应根据机型的最大喷油量合理选择此外喷油嘴的最小喷油压力取决于回油量孔和进油量孔的流量率及控制活塞的端面面积这样在确定了进油量孔、回油量孔和控制室的结构尺寸后,就确定了喷油嘴针阀完全开启的稳定、最短喷油过程,同时就确定了喷油嘴的稳定最小喷油量控制室容积的减少可以使针阀的响应速度更快,使燃油温度对喷嘴喷油量的影响更小但控制室的容积不可能无限制减少,它应能保证喷油嘴针阀的升程以使针阀完全开启两个控制量孔决定了控制室中的动态压力,从而决定了针阀的运动规律,通过仔细调节这两个量孔的流量系数,可以产生理想的喷油规律由于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的喷射压力非常高,因此其喷油嘴的喷孔截面积很小,如 BOSCH 公司的喷油嘴的喷孔直径为0.169mm×6,在如此小的喷孔直径和如此高的喷射压力下,燃油流动处于极端不稳定状态,油束的喷雾锥角变大,燃油雾化更好,但贯穿距离变小,因此应改变原柴油机进气的涡流强度、燃烧室结构形状以确保最佳的燃烧过程。

对于喷油器电磁阀,由于共轨系统要求它有足够的开启速度,考虑到预喷射是改善柴油机性能的重要喷射方式,控制电磁阀的响应时间更应缩短4. 高压油管高压油管是连接共轨管和电控喷油器的通道,它应有足够的燃油流量减小燃油流动时的压降,并使高压管路系统中的压力波动较小,能承受高压燃油的冲击作用,且起动时共轨中的压力能很快建立各缸高压油管的长度应尽量相等,使柴油机每一个喷油器有相同的喷油压力,从而减少发动机各缸之间喷油量的偏差各高压油管应尽可能短,使从共轨到喷油嘴的压力损失最小BOSCH公司的高压油管的外经为6mm,内径为2.4mm,日本电装公司的高压油管的外经为8mm,内径为3mm 高压共轨系统的基本优点1相对于一般机械式直列泵喷射压力相对较高,目前国内最高喷射压力可以达到1800 bar2喷油压力独立于发动机转速,可以改善发动机低速大负荷的性能3可以实现5次喷射,调节喷油率形状,实现理想喷油规律4喷油正时和喷油量可以由ECU控制自由设定5驱动扭矩小及其NVH指标较好6可以通过电控系统进行各缸工作均匀性矫正7喷油压力调节范围宽泛,能适应各种工况,且起动性能好8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装置及配有高速电磁开关阀,使得喷油过程的控制十分方便,并且可控参数多,有利于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全程优化。

9采用共轨方式供油,喷油压力波动小,各喷油器之间相互影响小,喷射压力控制精度较高,喷油量控制较准确10高速电磁开关频率高,控制灵活,使得喷油系统的喷射压力可调范围大,并且能方便的实现预喷射后喷射等功能,为优化柴油机喷油规律改善性能和降低废弃提供了有效手段11系结构移植方便,适用范围广,不像其他的电控喷油系统对柴油机的结构形式有专门要求,尤其是高压共轨系统与目前的小中型及重型柴油机均能很好匹配,因而市场前景看好缺点:1关键燃油喷射技术为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2油品适应相差3共轨系统现今未得到市场的可靠认型认可4用户维修保养成本高,共轨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必须依靠专业故障诊断仪器监测和维修,对于长途运输不利发展前景由于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具有上述优点,所以该技术一经问世,就得到世界上大多数柴油机制造厂商的青睐,其中高压共轨系统被认为是20世纪内燃机技术的三大突破之一现在国外许多内燃机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在致力于该方面的研究并着手开发新一代的高压共轨系统产品及其与之匹配的产品另外,主要国际汽车配件供应商都在进行共轨喷射系统的开发,如德国博世、德尔福、西门在、电装等公司,他们是去求主要的共轨喷射系统供应商,目前在国内生产共轨柴油机喷射系统的还只有德国博世一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