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辣椒疫病课件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55MB
约17页
文档ID:584892734
辣椒疫病课件_第1页
1/17

                辣椒疫病 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                   辣椒疫病 简介l辣椒疫病是辣椒生产上的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毁灭性病害l20世纪80年代以来,辣椒疫病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l此病流行速度快,常导致植株成片死亡,一般病株率20%左右,重者达80%以上,损失严重辣椒疫病 症状表现症状表现l辣椒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被侵染,茎、叶、果实都能发病l苗期:主要是在茎基部形成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迅速褐腐缢缩而猝倒辣椒疫病 苗期危害辣椒疫病 症状表现症状表现l成株期: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边缘黄绿色,中央暗褐色l果实发病:多从蒂部开始,水渍状、暗绿色,边缘不明显,扩大后可遍及整个果实,潮湿时表面产生白色稀疏的粉状霉层失水干燥时形成僵果l茎杆和枝条:病部初呈水渍状暗绿色,后呈现环绕表皮扩展的褐色或黑色条斑,病部以上枝叶迅速凋萎辣椒疫病 危害的叶片辣椒疫病 l危害的果实辣椒疫病 危害的茎杆辣椒疫病 与枯萎病区别与枯萎病区别l枯萎病发病时,全株凋萎,不落叶,维管束变褐,根系发育不良l疫病发病时,部分叶片凋萎,相继落叶,维管束颜色正常,根系发育良好辣椒疫病 病原病原l辣椒疫病辣椒疫病的病原是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属鞭毛菌亚门。

病菌孢囊梗简单,菌丝状孢子囊顶生,长椭圆形, 单孢,顶端突起明显萌发时产生多个有双鞭毛的游动孢子卵孢子圆球形,黄褐色,直径为15~28微米病菌还能产生球形的厚壁孢子,淡黄色、单胞厚垣孢子球形,单胞,黄色,壁平滑藏卵器球形,淡黄色至金黄色辣椒疫霉菌的寄主范围较广,除辣椒外还能寄生番茄、茄子和一些瓜类作物 辣椒疫病                         病原形态图辣椒疫病 病害循环病害循环l病原菌主要以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土壤或病残体中的卵孢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当温度24-27度,相对湿度95%以上,可产生游动孢子囊,经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到植物地上茎、叶、果实上引起发病再侵染主要来自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借气流和雨水不断扩展辣椒疫病 发病条件发病条件l疫病疫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积年流行病害病害,条件适宜时,短时间内就可以流行成灾其中1. 天气条件:多雨、潮湿是关键因素,有利于孢子囊形成、萌发、侵入和菌丝生长;其次是温度,平均温度26~28℃最有利于发病2. 栽培管理因素:与茄科或瓜类蔬菜连作发病较重;地势低、土质粘重、排水不良、通风透光性差、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菜地发病亦较重。

3. 不同的品种抗性亦有差异,一般甜椒类抗性较差,辣椒类较为抗病 辣椒疫病 病害控制病害控制l 1.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辣椒较甜椒抗病 已培育出的抗病品种:都椒1号,沈椒3号,苏椒2号,甜杂1号,西杂7号l2.田园卫生   及时清理病残体辣椒疫病 病害控制病害控制l3.实行轮作,加强栽培控病措施:避免与茄科及瓜类连作,可与十字花科、豆类、水稻轮作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播前翻晒土壤,高畦深沟种植;勿过量偏施速效氮肥,宜适当增施磷钾肥 辣椒疫病 病害控制病害控制l4.药剂防治:种子处理:1%的福尔马林浸种30min,捞出洗净后催芽播种或用阿米西达进行种子包衣l发病初期立即选喷下列药剂:(1)58%雷多米尔(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30%氧氯化铜悬浮剂500倍液;(4)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上述药剂宜交替使用,隔7~8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 辣椒疫病 谢谢大家辣椒疫病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