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臻于人的全面发展

ldj****22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79.61KB
约3页
文档ID:46565449
臻于人的全面发展_第1页
1/3

2015.12LILUNDAOBAO理论导报臻 于 人 的 全 面 发 展●樊卓华〓〓说到大学教育,人们通常把大学教育定位于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比如拔尖创新人才、杰出人才等诚然这里的“才”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把大学教育的目的看成是为经济发展而培养有用之才,体现出把人当工具性的一面但是,教育育“才”只是为了经济发展吗?显然不是康德指出,人是目的应当说,教育是以人为目的的江西中医药大学校训“惟学、惟人,求强、求精” (以下分别简称江中、双惟)及旨在激发学生潜能的“素质教育工程”——双惟实践班显然体现出新时期大学教育对于人的素质提高的不懈追求,更是体现了教育以人为目的,这是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体现〓〓使命及理念在当前时代,有使命感的中国各个大学忙着给自己定位的时候,江西中医药大学也不例外,定位于产学研合一的教育机构,但学校更从人的维度,提出了校训双惟寥寥八个字,但包蕴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蕴涵的寓意是极为深刻的这里体现出人是教育的目的 “人”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投入品,更是经济发展的目的,而且,“人”本身的价值可以超越经济发展本身。

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幸福,虽然与财富有关,但并非由财富唯一决定做“人”和为“人”不同于成“家”和为“学” “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人的现代化,都是“人”作为目的的维度 “惟人”作为江中校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表明了学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相信师生、依靠师生办学,并从人的需要出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务实态度更为重要的是, “惟人”还突出了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以德为先” ,注重塑造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注重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加强品行的修养,让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要学会做事,还要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求强、求精”则强调的是学校教育趋于完美的一种状态,是立足于育人这一最基本使命的,探讨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内涵、特征和目标〓〓双惟实践学校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双惟”育人理念共识但在育人的实践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素质教育而不大幅增加办学经费?如何增强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单科性行业院校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是当前学校面临的两大问题学校经过调研发现,我国高校存在着关注精英群体多、面向全体学生少;素质教育存在理论多、实践少,注重专业素质多、注重基础素质少;注重投入多,注重实效少;外在激励多,自我激励少等现象。

针对中医院校的学科特点和人才成长的特殊性,学校提出了相应之策为进一步实践和完善这种双惟理念,培养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在2006年9月启动了旨在激发学生内动力的“素质教育工实 践 思 考-- 512015.12LILUNDAOBAO理论导报实 践 思 考程” ,创办了双惟实践班实践班面向全体学生,不设门槛,打破专业、班级的限制,吸引全体学生参加,不因学生起点差异而区别对待同时,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增强了奉献意识和管理能力双惟实践班是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人”为“现实的人” ,主要是指现实世界的“个人”〓〓双惟实践班注重人的发展,这里的人指的是现实的个人 “现实的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在社会中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的生命存在在人类社会以往很长历史时期内,人远未得到全面发展,甚至,人类社会的发展往往是靠牺牲个人发展为代价的而理想的社会发展应当是建立在个人的全面发展之上的,只有通过个人发展才能够保证社会整体发展理解这一点是大学教育的关键大学教育应立足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不仅要有对总体学生发展规划具体目标表述,更应当要有具体的行动,谨防脱离实际的对于人的培养。

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每个大学生都有梦想,推动学生把梦想转化为行动,就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持久的学习内生动力;相反,如果学生没有内生动力,即使提供再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坚定的信念和持续的自我激励,对中医药人才成长的意义更为深远双惟实践班平常所有活动,都由学生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日常管理由班委、队委负责,而班委和队委实行轮值制,使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得到锻炼〓〓二、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大学教育应当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同时,不同的人又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同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及能力的全面发展双惟实践班注重开展各种项目,注重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例如:心理素质训练项目,即“三晨一周末”活动,不论春夏秋冬坚持晨跑、晨读、晨播报和周末活动,把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圆满,实现从坚持、坚定到坚守;思想素质训练项目,学生一进校就需选择几项公益项目,大学期间坚持做下去;开展学习能力训练项目,突出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的训练,强调学、思、行的统一;思维能力训练项目,重点训练学生的系统、逻辑、辩证、创新思维〓〓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个性及社会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即人的个体性,是区别于共性所表现出来的个体特有属性。

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个体自主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尊重,是个体自主性的发展只有个人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人的个性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双惟实践班强调学生自由的、不同的“个性发展” ,强调为学生成长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从重“培养”转到重“培育”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调动学生自身天生的内在的力量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社会关系和个性这五个方面得到充分的协调的发展双惟实践班创新搭建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演讲活动、 “书香之家”读书活动、双惟播报、双惟青年发展论坛、团队协作训练、志愿服务、学术讲座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平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训练人际沟通能力,增加自信心,培养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教育不能只关注少数拔尖人才,而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我们并不是指望他们人人成-- 522015.12LILUNDAOBAO理论导报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二是到村到户要做到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

三是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四是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推行专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可以直补到人;对读中、高职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可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受助家庭〓〓3.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一是农户信息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帐、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二是阳光操作管理按照国家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带电“高压线” ,治理资金“跑冒滴漏”问题。

同时,还应引入第三方监督,严格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用准用足,不致“张冠李戴” 三是扶贫事权管理对扶贫工作,目前省、市、县三级分别该承担什么任务并不十分明确,好像大家都在管钱、分钱,监督的责任也不清晰;专项扶贫资金很分散,涉及多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责任也不清晰现在,应该明确,省、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扶贫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各级都要按照自身事权推进工作〓〓(责任编辑〓李〓雪)才,而是期望他们人人都成 (下转第55页)(上接第52页)为真正的“人” ,期望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总之,一群人的践行,双惟实践班品牌效益日益凸显,推动全校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双惟育人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学校总体形成了“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良好氛围,学习风气发生了根本变化双惟实践班经过近 9 年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教无类、学为先、重激励、育特长、促实践、有思想”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提高、养成习惯”为主要实现途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功探索出一套涵盖面广、针对性强、成效明显的素质教育新模式。

如今,双惟实践荣获国家教育成果一等奖,有理由相信“双惟文化”的品牌力量将会更加日益彰显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责任编辑陈瑛)特 别 关 注-- 5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