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参考资料,下载后可编辑儿科护士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纳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224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总分为(88.07±9.390)分,各维度均分>2.50分;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为(175.78±70.7250)分,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成人常模(P<0.01),专业自我概念总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呈负相关(P<0.05),灵活性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呈负相关(P<0.01),技能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恐惧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较高、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在护理管理过程中注重推动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开展的同时应提高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心理健康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__市儿科护士224名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在儿科工作1年以上且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能单独值夜班的临床护士,产假和外出学习者除外。
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其中男性4人,女性220人;年龄19~51岁;护龄1.5~21年;文化程度:中专5人,大专113人,本科104人,硕士及以上2人;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6人;担任护士长及其他行政职务者10人1.2方法1.2.1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ProfessionalSelf-ConceptofNursesInstrument,PSCNI)[1]该量表于19__年汉化,共30个问题5个维度,用于测量儿科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所有问题均采纳1~4级评分法,有正向和反向计分之分,量表总分30~120分总分≥75分、维度均分≥2.50分讲明专业态度积极1.2.2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2]用于测量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共90个条目9个因子,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是目前心理咨询门诊应用最多的自评量表所有问题均采纳5级评分制,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差1.3统计分析采纳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纳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采纳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儿科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
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总分(88.07±9.390)分,各维度总分及均分见表12.2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儿科护士SCL-90量表总分为(175.78±70.7250)分,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成人常模(P<0.01),见表22.3儿科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总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呈负相关(P<0.05),灵活性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呈负相关(P<0.01),技能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恐惧呈负相关(P<0.05或P<0.01),见表3 3讨论 3.1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呈积极态度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反映的是护理专业人员对其自身的专业知识、自尊、情感和专业行为取向,是反映护士专业理念的重要指标[3]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总分(88.07±9.390)分,总分≥75分、各维度均分≥2.50分,讲明参与调研的儿科护士具有较高的专业自我概念水平,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4-5]儿科护士技能均分为(3.309±0.4883)分,得分最高,说明儿科护士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实践操作能力,可能与儿科护士所面对的服务群体特别有关。
众所周知,儿科不但静脉穿刺要求高、语言沟通难度大,而且儿科疾病具有症状不典型、病情开展快、结局不可预知的特点,要求护士具备过硬的护理操作技能以灵活应对各类突发情况领导维度均分最低,这可能与本研究所调查的对象中仅2.68%具有高级职称、4.46%担任行政职务有关初、中级没有担任行政职务的护士更多的是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相对来说缺乏参与管理的时机,这也提示护理管理者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对管理权限进行适当授权,引导儿科护士参与管理,提高其管理能力3.2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儿科护士由于长期处于嘈杂的工作环境,比一般护士承受了更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过大的压力容易影响其心理健康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科护士SCL-90量表总分为(175.78±70.7250)分,SCL-90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成人常模(P<0.01),说明所调查的儿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差,提示儿科护士是心理问题出现的高发人群,尤其是躯体化、强迫、抑郁因子的均分分别为(2.017±0.8554)分、(2.428±0.9620)分、(2.066±0.9586)分,提示有轻度心理问题倾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儿科护士的工作性质有着紧密关系。
儿科护理是一项高风险、高压力和高挑战的职业,不仅要求护士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水平,还要能理解各类患儿的需求,学会与各种不同心态和有不同要求的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并取得他们的信任和积极配合[6]另外,个别医生对儿科护士工作的不满和挑剔也容易增加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压力[7]因此,儿科护士能够从职业中获得的荣誉感相对较低,最终影响其心理健康这也提示临床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关注,及时发觉其存在的不良情绪、心理障碍及工作压力,并给予疏解3.3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对调节心理健康有着积极意义,其专业自我概念越积极,看问题就越乐观、自信,对工作也越热情,越能更好地调整、操纵自己的不良情绪;反之亦然研究结果显示,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总分与SCL-90量表总分呈负相关(P<0.05),说明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水平越高,SCL-90量表得分越低,其心理状况越健康;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总分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呈负相关(P<0.05),说明提高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水平能改善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恐惧、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心理健康问题;而灵活性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呈负相关(P<0.01),说明儿科护士拥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能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护理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应付自如,在医疗环境中更容易得到护理管理者和同行的肯定,使其更加自信,有助于增强人际交流自信,降低躯体的不适,防止个体极端思维,减轻负面情绪,增进心理健康;技能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恐惧呈负相关(P<0.05或P<0.01),提示儿科护士拥有良好的护理操作技能,其娴熟的操作技能能够获得家属和患儿的认可,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因护患矛盾或纠纷导致的不良情绪,克服因此导致的恐惧心理和强迫症状。
本研究局限于对同一城市的儿科护士进行调查和分析,其专业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水平可能会受当地的医疗卫生水平和经济开展状况影响,缺乏足够的代表性,今后可进一步扩大横断面研究范围,同时加强纵向研究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应注重对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的培养,建立合理的儿科护士管理方案,制定人性化的工作制度,采纳人性化弹性排班制,合理调配人员,确保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进而提升临床儿科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