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持有大人生] 小故事,大人生 她今年只有14岁,却有了5年多的记者经历她先后给11家报刊社担任通讯员、小记者、学生编辑:她曾采访过“十七大”、“少代会”、“科博会”等大型会议和活动,发表新闻作品200多篇,其中头版头条就有百余篇为此,她先后荣获“2005年十佳中国少年摄影家”、“2006年全国优秀少年作家”、“2007年百佳中国小记者”、“第十届大陆和平小天使”、“2008年北京奥运志愿者”等荣誉称号现在,她是CCTV少儿频道《影像地带》的小主持如果你爱看动画片,如果你经常锁定CCTV的《宝葫芦俱乐部》,那你一定对她很熟悉她就是北京市八一中学初三(8)班的陈彦宏 我的第一张个人名片 清晨6点多,迷迷糊糊中,我听到厨房里传来碗筷偶尔碰撞的叮当声,这是每天早上定时响起的交响乐爸爸又在为我忙碌着做早餐了心里漾起幸福感的我,继续在床上赖着 “哎呀,有可能迟到了!”7点20分,我急忙起床两脚同时蹬进两条裤管,然后腾一下跳到地上,同时双手利索地一提,裤子已经穿好了 跑到客厅,电视机已经被爸爸打开,正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几分钟后,就是我主持的《成长记录》节目。
录像机也同时打开着,我参与的每个节目,爸爸都要留资料 13岁的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名片正面印的,除了我的北京市八一中学学生的身份,还有联系方式,包括、个人主页、工作邮箱、私人邮箱纸片背后则用极小的字满满当当列出我拍过的二十多部影视作品、参加过的几十次大型电视活动 在我的“星”途上,爸爸妈妈就是我的“领路人”因为妈妈以前就是搞艺术的,从小我便受到熏陶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妈妈带我去中央音乐学院“玩”一间教室里传来孩子们的歌声,母女两人走过去张望,看到一群小朋友,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唱歌 “好玩吗?” “好玩 “想不想和他们一起唱?” 就这样,我练上了声乐 时至今日,爸爸妈妈仍对这个巧妙的“骗局”津津乐道那以后,我在他们的安排下,又进入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参加 我当小明星 我出生在山清水秀的四川眉山市,那里也是天才苏东坡的故乡6岁时,我便跟随父母到了北京新的环境开启了我的新生活2000年9月,我被送到北京市华严里小学读书不久,老师见我唱歌跳舞都不错,就选我为少先队大队文艺委员 虽然我喜爱文艺,可是,当一名记者是我的梦想。
从三年级起,我便尝试着给各个报社投稿,也有了不错的成果我先后在11家报刊社担任通讯员、小记者、学生编辑 在北京这8年,我都是父母生活的核心妈妈负责管内勤,包括我的艺术指导等,爸爸则跑外勤,包括接送陪同等小学时,爸爸就一家家剧组去跑,把印有我照片和特长的厚厚材料一本本塞给导演 终于,在爸爸的辛苦奔波下,我的第一个机会争取到了那是“非典”时期的故事郭宝昌导演的《大宅门》续集剧组找到我扮演白景奇的重孙女虽然是“群众演员”,连字幕都不能上但是,我还是特别兴奋!演白景奇“祖爷爷”生日聚餐的那场戏,我真的不懂也不知道,拍吃饭戏时可以假吃呀!当叔叔阿姨给我夹菜的时候,好吃的菜当然没问题,可是那些我不喜欢的菜为了演好重孙女我一个劲地往嘴里塞呀塞,往肚子里咽啊咽没有拍戏经验的我,哪里知道一个场景至少要拍3~5次也就是说,我在3小时内吃了3~5次晚宴!当最后拍完吃戏的时候,我的肚子撑得受不了,切身领会了陈佩斯吃面条小品的滋味,吃也是特别难受的事情哦!这还不算呢,一场饱餐换来的就一句台词:“祝祖爷爷、祖奶奶,健康长寿!”而且说得特别傻!最后,当我在看电视台播放的《大宅门》续集时都快羞死了! 不过,这次“触电”让我结识了陈宝国、江珊等著名影星,在拍戏的过程中我还了解了很多关于影视的知识,给我今后的影视道路铺了一层砖。
第一个机会来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三四年级,我进入“演艺事业的顶峰”,一年就有三四个月在学校外拍戏 可是,成了明星,难受的事情也来了从剧组待了很长时间回来,我最好的朋友都不和我说话了委屈了一段时间,我就安慰自己,“没关系,虽然拍戏让一些朋友变了,但也会有新的朋友 写给中宣部的“请战”信 2007年10月27日,这是个周六的早晨,八一中学学代会 33个竞选人为学生会的职位发表演说,作为学校的小记者,我在台下拿着相机,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镜头 很多竞选者列出了他们学习成绩以外的诸多光环看来,中学里的确“藏龙卧虎” 小学时,即使一年级刚入学的小毛头,也在认识校长之前就认识我那时候,我是大名鼎鼎的可是,记得进入八一中学的第一天,我有点不习惯,因为没人认出我 更郁闷的是,前段时间,学校组织了一场歌唱表演赛我唱了首比较“正统”的歌曲,居然被同学们轰下了台大家都爱听流行歌曲,管我是不是练过的呢让我心里特憋屈 参加完学代会,我在肯德基喝着橙汁,有些心不在焉这时几个同学走进来,我使劲冲其中两个女孩挥手一个女孩说:“我在少儿频道看见你了,十七大小记者也有你吧?”我点了点头,两个女孩神情里露出一点点惊讶和佩服。
下午2点45分少儿频道还有我的节目,是我主持的我接上了话头, 第二个星期一,我在学校已经赫赫有名了――十七大首次有了小记者参与,我就是六名小记者之一升旗仪式上,我在全校几千师生面前发言 其实,我能当上采访十七大的小记者,和一封信有关 2007年9月2日在爸爸的鼓励下,我给中宣部写了一封《关于在十七大采访团中加入小记者团队的建议信》――“我曾先后四次荣获全国‘十佳小记者’称号,应该讲,我是您的编外新闻战士”接着历数了自己丰富的采访经历和小记者参加党代会的必要 2007年10月14日,一个蓝色的“记者证”到了我手中此后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展开――熟悉15份采访提纲,阅读《十六大以来中国的变化》,并接受了包括专业技术、职业道德、采访纪律、采访技巧等方面的系统培训 采访那天早上,七点我就到中国记协,由老师带着去新华宾馆采访“”代表我请好假,星期一早上六点就起床,按时赶到中国记协爸爸把我交给郝老师后就去上班了,老师们对我们进行了“临阵磨枪,,的训练,调整了一下“问题”和“思路”九点半程老师带我们来到了新华宾馆等候采访但是,却没有想到,之后是那么漫长的等待时光!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N个小时过去了!为了保证“”代表的安全,我们只能在警戒线外等候。
3月份的北京还特别冷,为了不失去难得的第一次“”采访,我从上午一直等到中午从下午一直等到傍晚,生怕我们去吃饭或去暖暖身体的时候错过了采访对象先前准备和我一起采访的两个搭档,因为要赶回杭州上课,下午就乘火车回家了程朔老师只好临时找来一个男孩子陪同我一道采访 终于在19点多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慈祥的老伯伯走了过来,不用说那一定就是我们的采访对象了!经过老师介绍我知道了这位伯伯叫任继长,他是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的校长也许是为了一整天的等待不白等吧,我的采访热情特别高虽然,我只问了一个问题,任伯伯接见我们的时间前后不到5分钟但那一天的采访我给任校长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中央的有关媒体还专门报道了我与任校长的第一次握手最后,我与任校长合影留念,相互留了直到现在,我俩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每当我遇到什么困难和思想问题的时候,我就会向任伯伯请教;每当我取得什么成绩或节假日时,我就会与任伯伯一起分享快乐我们成了忘年之交 以《中国少年报》小记者的身份,在这10天的采访活动中,我也体会到了与以往采访的不同第一次亲耳聆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第一次出席新闻发布会第一次参与封闭的采访活动第一次“离家出走”人住十七大新闻中心。
当然,除了这些我也收获了“经验和教训”以往我的采访作品都是自己先写手稿,爸爸妈妈帮助录入、修改这次大人进不来,靠爸爸妈妈录入是不可能了,加上我的笔记本键盘出了故障,因此每天得干到深夜甚至凌晨才能收工睡觉,为此急得哭了好几次 我的个人主页 在网络上,我有自己的个人主页,上面有这样的文章:《“一国两制”魅力无限》、《中西方教育模式的思考》、《中国音乐教育亟待进行战略调整》 其实,早在2007年,我的成长道路上,已经出现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7年4月10日,我参加国家发改委表彰大会,作为年纪最小的“建言献策人”,我从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手中,接过了一纸奖状 当然,这张奖状少不了爸爸的功劳 在爸爸妈妈的指引下,我的这一路,走得比其他的伙伴们更长、更远:从四川到北京,从普通的学生到的小记者、CCTV的主持人其中的艰辛,我想只有自己才知道吧!不过,我觉得最幸福的,还是在爸爸眼里,我永远都是他最疼爱的长不大的孩子 “丫头,起来吃水果爸爸为我忙完早餐,又将削好的一大碗梨放到桌上了我一边收拾准备上学的书包,一边冲爸爸撒娇:“爸,你帮我接水洗脸嘛!” 第 8 页 共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