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尔衮的一些小小感想 从故宫南门出来,沿着南池子大街走到了尽头,几经打听,终于找到了魂牵 梦绕的普度寺普度寺,很多人应该都不知道北京还有这么一处不是景点的景点~~多尔衮入 关之后,摄政八年,此为多尔衮睿亲王府其址原为明代东苑(又称南城、小 南城)中之重华宫,南界在今缎库胡同明末被毁,清顺治初年改建为摄政王 多尔衮之睿亲王府 在没有去北京之前,曾经在网上查找过很多关于普度寺的记载和图片,虽然 历史上因多尔衮曾遭到清算,府邸多次被荒废,但想象中的普度寺,至今的残 留也应该像故宫一样,有高大的城墙围起来,规模中等,满汉风格兼备,而作 为旅游景点,也应该有一个像样的大门和收费地点吧 但当我真正站到普度寺的门口时,我顿时懵了没有什么所谓的城墙,更没 有什么收费地点,除去两座看起来不像屋子的屋子以外,什么也没有如果不 是一连几个人告诉我“姑娘,这就是普度寺啊” ,我也许还会顺着南池子大街继 续找下去转了个弯,看到了多尔衮的雕像,金灿灿的,顿时觉得有些热血沸 腾打开栅栏样式的门,朝着雕像飞奔而去本以为是历史上遗留之作,转念 一想,以当年顺治孝庄的决绝,断不会留下这样一座雕像的。
果然,雕像背后, 写着“某某于某年某月某日作” 对着雕像呆呆地看了一会,拍了几张照片值 得一提的是,那天去的时候正好碰到了多尔衮像的雕刻作者北京泥巴狂人赵庆 杰老师,当时看着金灿灿的雕像,倍感佩服我觉得雕刻的还是蛮真的,神情 方面也挺像多尔衮本人赵老师还允许我们进入他的作品屋观看其他的作品, 我看到赵老师还雕刻了一个精致的多尔衮便装像,很有喜气的感觉赵老师还 专门给我们演示了一个有声泥人,是马三立老师的相声,泥人可以和人对话,很神奇的感觉还有神州七号等等作品真是潜心于自己爱好,自己艺术的人, 活的很平静的感觉 然后就继续下面的观看了首先看到的是普度寺残留的两座建筑物中的一座 --正门说是门,其实是一间很不错的房子,有门和精致的石质窗户,门前的 台阶明显有些破旧了还以为这应该是后人改建过的抓了导游便问,这是否 被后人改建过导游给了我一个振奋的消息, “没有,这都是当年的样子,并没 有改动过” 围着这座古建筑,转了一圈亲手触碰了一下它的墙壁,门窗,台 阶然后做在台阶上小憩了一下,想着曾经在这里发生的种种,把历史又想象 了一遍,凭吊一番,也算了却一桩心事 到正门后面,值得一看的便是赵老师耗费半年雕刻的清帝像了,惟妙惟肖。
然后便是大殿了,关着门,看不到里面但气势恢宏可见一斑而且从正门到 大殿的距离足有 100 多米,当年摄政王府的宏伟壮观可想而知 很奇怪的是这 100 多米的路两旁,挂满了中外古今税法改革的名人头像抓 着导游便问缘由导游说,这两间房子过些日子可能就要改建成税务局了一阵狂奔回到正门,带上眼镜使劲往里看,确实看到了税务局的牌子真是可悲 就连这仅存的两件房子也不给后人留下吗?! 重新印证了那句话“历史总是为成功人士书写的” 千古功过留给后人评, 后人谁曾关心,后人是否公正?多尔衮一生极尽权利、地位和富贵,没有多尔 衮,就没有后世大清,他死后却落到如此下场,让人如何不有落寞之感尸骨 坟墓早已荡然无存了,哪里还在乎这两间屋子 只留给痴痴后人无限凄凉与遗憾啊,每每想起,心痛无比 关于多尔衮的一生,早已不是什么迷了其一生,极尽荣华富贵,权利地位, 也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历史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其一生也 悲哀之至,幼年丧父丧母,而且死因皆都是个迷;两次争取帝位,都是绝对的 优势,但两度失利;弟弟之死,没能亲眼见到;对顺治虽说没有给于实权,却 也对他不错,疼爱程度也还算是尽到了一位叔叔的责任,但顺治却狠他入骨; 与孝庄关系不清不楚,在死后孝庄对他的惩罚却丝毫没有念及旧情;为大清立 下汗马功劳,谁又曾念过他。
但在这里我还是想说几句 其一,关于其身材很多人都认为多尔衮一定虎背熊腰,英勇无敌但其实 不然以持续了三年的松锦大战(当时多尔衮 27-30 岁)为界,之前的多尔衮也 许确实非常强壮忘记从哪里看到的记载,回头去搜寻这方面的史实,却又找 不到出处了,所以不敢确定这一个例子是真的说沈阳故宫收藏了当年多尔衮 用过的刀,比平常人用的要长大约一半,足以可见多尔衮的勇猛松锦大战中, 多尔衮多次受伤,损耗太大,从此身体日渐衰弱下去,呈瘦长型了关于入关 后其瘦长的身材,在日本鞑嗒漂流记(日本商船遇难,漂至后金,随多尔衮一 起入关,并多次见过多尔衮)和朝鲜李朝实录(朝鲜当时成为后金属国,一直 保留对当时后金大清的记载)中,均有对多尔衮瘦长身材的记载而当时中国 的史实中,也有众多关于多尔衮羸弱多病的记载例如因多尔衮身体病弱,特许多尔衮上朝可不拜顺治而坐在凳子上,上朝之时是有人直接将多尔衮从睿亲 王府抬到大殿之上,后期上朝和处理事务都在自己家里的记载,也可证明其准 确性虽然被很多人指责为大不敬之举,但也算为证据,这个问题容下文再议 史书记载多尔衮唯一的子女--多莪格格,也是在松锦大战之前出生的,而多尔 衮自此也未再能留下一个孩子。
其二,关于其言谈很多人认为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无非是一介武 夫,粗鲁无比如果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在鞑鞜漂流记和李朝实录中, 均有多尔衮善言谈而又幽默的描述,而且颇有咬文嚼字的文人能力在故宫历 史档案多尔衮摄政日记(国民党撤出大陆之时,从故宫带走了重要的史料和宝 物,中途丢失,从而得以公诸于世,现在已经出书,为原版文言文,取名多尔 衮摄政日记)中,更是清晰地展现出多尔衮的政治头脑和干练手腕先举一例 来说明: 王上曰:“闯贼暴戾百姓,痛恨我大清此来新政也,只如常小民便自悦服 大学士等对曰:“为汤武殴民者桀与纣也!王上新政比明季多善如 FU,免 钱粮、严禁贿赂,皆是服人心之处 ” 王上曰:“善与不善,惟天可表 ” 又云, “崇祯之亡,天数已定彼时总有良臣也,济不得事 ” 又云, “崇祯皇帝也是好的,只是武官虚功冒赏,文官贪赃坏法,所以把天 下失了 ” 又云, “予在东边时,每见此中朝报,下以此蒙上,上得旨意亦以此蒙下, 最为可笑后来越看不得了,所以径不看了 ” 王上良久复云:“御史赵开心,驳了他一个本,再不见上了人臣进言,是 的自是,即偶然说的不是,何妨再上!”大学士等对: “想他有敬慎的意思。
王上曰:“他家中定做下几个本也不可知 ” 言迄,大学士刚林等持冠带品级跪前呈览 是日也,王上霁色而谈,言无不尽,诸臣悉为畅快,移时方出 侍读陈具庆恭记 再举一例多尔衮攻破朝鲜李氏王朝后,俘虏了李氏王朝后妃公主王子等多 人,带回大金,大改往日女真大肆虐待战俘,杀抢奸淫的作风,亲自将战俘送 回李朝都城,当时李朝皇帝感动涕零立刻出城投降,大赞多尔衮的冷静沉着, 处事老练和温文有礼其三,关于其暴戾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觉得有待讨论山西大同屠城事 件还是说明多尔衮有着不少残暴的因素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多尔衮在山西处 理城中人不肯投降,据守大同的问题,当时多铎在北京染上天花,病危,多尔衮放下手头所有事务,急忙赶回北京也没能见上多铎最后一面,多尔衮一气之 下下令红衣大炮轰城,最后城中只剩下九户人家屠城事件多少有着泄愤的成 分,但无论如何也是一暴举 对于剃发令,我有一事一直没有想明白起先多尔衮下令说,可以不用剃发, 保留汉族生活习惯,心内已归降大清就可但后期却下令剃头,王上曰:“近 览章奏,屡以剃头一事引旧朝礼乐制度为言,甚属不伦本朝何尝无礼乐制度? 今不尊本朝制度,必欲从明朝制度,是诚何心?若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 伤犹自有理,若谆谆言礼乐制度,此不通之说。
予一向怜爱属臣,听其自便, 不愿剃头者不强今既纷纷如此说,便说传旨叫官民皆尽剃头 ”这中间发生了 什么样的事情,多尔衮为何有如此变化,不得而知,而无可考究了站在统治 者的角度来看,我对此举还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保留汉族生活习惯,满族早晚 一定会被汉族完全同化,满族也会慢慢成为汉族的一小部分试问哪个统治者 可以接受这样的结果呢?!但站在现在人文的角度来看,站在文化的角度来看, 这样的做法对汉文化的摧残是致命的,对汉族人民也是一个巨大的蹂躏而且从当时清军入关的种种做法来看,也确实有非常凶残之处,例如多铎的诸多做 法,确实惨绝人寰 作为入关领兵重要决策者的多尔衮,责任不可忽略其残暴之处既有当时女 真人固有性格之处,例如努尔哈赤在九部联军攻打建州之战中,将叶赫贝勒布 桑被斩于阵中布桑的弟弟纳林布禄向努尔哈赤索要哥哥的遗体,努尔哈赤一 怒之下将布桑的尸体劈成两半,还给叶赫一半不过,在这里本人还是想为多 尔衮辩护一下从历史来看,凡是战争,必是不乏残暴和屠杀个人认为,善 良珍爱自己他人生命的人,很难成为军事领袖,因为兴趣爱好应该很少存在于 军事事务而对于军事事务感兴趣的人,势必骨子里多少有些所谓凶残与暴戾 的地方。
尤其人肉战争的领袖,若是个心慈手软之人,料想不能成为当时的军 事领袖,尤其当时的女真社会此谓人性,现实,分工所需而且从努尔哈赤 的七大恨来看,建州女真早已是恨极了明政府,虽然七大恨很多人认为那是努 尔哈赤造反的说辞,但可见一斑尤其有一点个人认为极为重要,那就是对于 一个人残暴与否,不能以今天的眼光(本人称之为无时间空间的眼光)和没有 立场的泛泛立场来评论,应该以相对主义的眼光从当时历史社会角度来观察, 当时凡是女真打仗必不乏残暴之举,从多尔衮处理朝鲜李朝和后来对汉臣的利 用来看,已是实属不易,已是从政治家角度来说的“仁政” 想想顺治康熙亲政 之后,重用汉臣还引起满人不满的事实来看,在当时的女真社会,多尔衮已是 精英意识,超前想法除当时的皇太极,无一人有当时多尔衮的“前卫” 所以 直接评论此人是个残暴的人,本人觉得欠妥因为他不是和平时期的君主,亦 不是当今科技社会的军事参谋其四,关于其篡位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可真是众说纷纭了自打顺治将多 尔衮清算后,后世各位皇帝都对多尔衮的事件回避不谈,言语谨慎直到乾隆 皇帝为其翻案, “睿王手握兵权,何时不可为也,睿王忠也” ,悲从中来,潸然泪下,赐予多尔衮“忠”字,所以多尔衮最后的封号应该是“睿忠亲王”吧。
对于这个问题,个人也没有很明确的证据来证明什么个人认为多尔衮抬高个 人地位权力实属事实,逐渐直接间接剥夺其他摄政王权力而一人摄政,尊称王 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便可明了但从多尔衮对皇太极,对顺治的态度做法来看, 废掉顺治自立为王的意图,个人认为多尔衮即使有,也从未有过实质性的部署 多尔衮上朝可不拜顺治而坐在凳子上,上朝之时是有人直接将多尔衮从睿亲王 府抬到大殿之上,后期上朝和处理事务都在自己家里的记载,个人认为,不能 够成为多尔衮要废帝的证据多尔衮死后,阿济格等人曾经要立多尔衮幼子为 帝,但很快就被摧毁,不堪一击,若多尔衮生前曾有意部署,以多尔衮的才华, 势必不能如此不堪一击多尔衮生命后期,已是暴露了很多贪图享乐的痕迹 从人性的角度推论,什么样的人可以放弃斗志而诸多享乐呢?只有功成名就, 无须警惕,无须继续拼命和努力的人如若多尔衮还有要废除少年皇帝而称帝 的想法,势必不能如此放纵自己所以,虽然全为个人推测,但本人赞成乾隆 皇帝的结论其五,关于其子嗣问题(本问题的评论,非本人所考证的问题,节选自以为 学者的文章,但忘记出处了,找到后,重新加上) 在史书记载中多尔衮只有一 女,为朝鲜一女所生,名曰东莪。
在多尔衮被清算之后,被发配到多铎府中看 管,后便不知所踪了相传嫁给了一位平民,虽没有大富大贵的摄政王女儿命, 但总算平静渡过余生了吧至于多铎过继给多尔衮的儿子多尔博自然是重新归 于多铎门下了有些学者认为多尔衮其实还有一亲生子,为豪格福晋正式被纳为多尔衮妃 子后所生,名曰多尔真,在多尔衮死时仅有几个月之大而已 《清世祖实录》记 载:“我等当抱王幼子,依皇上以为生 ” “抱王幼子”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