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室环境建设1.1 工程概况1.1.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录播教室建设装修建议装修内容:地面找平,建议铺设塑胶地板;室内顶部采用吸声矿棉板安装; 教室左右墙面可用轻钢龙骨基层,外敷聚纤维阻燃吸音板,内塞吸音棉;室内顶 部均匀安装专业灯光(色温 3000K 以上),整体采用平面室内布光,做到室内灯 光照度均匀(教师区域500LUX,学生区域350LUX以上),达到录播系统录制节目 清晰效果1.1.2 设计依据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总局颁布的《电视演播室灯光系统设计规 范》、GYJ26-86《有线广播、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的标准 并结合学校录播教室建设的实际情况设计方案拥有足够的稳定性及灵活性,在声光学设计与专业设备相结合的情况 下,可得到良好的视音频录制效果,较高的语言清晰度音频指标已达到广电部 颁发的《厅堂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标准,完全达到设计要求1.2 工程设计1.2.1 装修总体内容结合录播教室面积、结构等具体情况制定装修方案,装修应满足如下要求: 墙壁:铺装 9mm 聚酯纤维吸音板(推荐颜色:驼色、米黄色、灰色、浅蓝)吊项:1.轻钢龙骨基层;2.矿棉板吊顶(规格:600*600*12);3.四周压边 处理。
如有电扇拆掉电灯风扇做做吸音吊顶处理,风扇改为空调,因风扇在运行 扇风时会产生很大噪音)地面:地面使用塑胶地板,颜色以灰色为佳 门窗:建议封堵教室窗户(隔音和方便安装辅助定位球),并对教室前后门 进行隔音处理如不封堵窗户简易窗户玻璃更换为双层隔音玻璃,达到隔离噪音的功能 如没封堵窗户责窗帘:采用粗纤维表面材料,内层采用防紫外线材料,彻底 隔绝户外阳光的照射讲台:讲台样式、大小、颜色等相关参数,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提供 黑板:颜色、大小、样式、嵌入式一体机、板擦等,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提供 灯光:采用三基色柔光灯,灯光照明充足,亮度均匀,光线柔和观摩间:观摩玻璃建议采用双层隔音玻璃,观摩间的灯光不易太明亮根据 学校情况设置观摩间尺寸多媒体录播教室灯光设计与光线要求1.照度 灯光照度是视频教室的一个基本的必要条件,由于录播教室使用时间具有 随机性,故室内应才用人工光源,避免自然光教室的门窗需用深色防紫外线窗 帘遮挡光源对人眼视觉无不良影响选择三基色灯(色温3200K以上)较为适 宜照度要求规定如下:A) 为了确保正确的图像色调及摄像机的白平衡,规定照射在参与者脸部 的光是均匀的,不得产生阴阳脸等情况,照度应不低于500lux。
B) 灯光的方向比灯光的强度更为重要,为灯光安装漫射透镜,可以使光 照充分漫射,使参与者脸上有均匀光照2.安装位置要求 三基色灯一般安装在教室天花板上,要在天花板上安装轻钢龙骨+矿棉板 吊顶,灯管安装在龙骨吊顶处,使灯光不直接照射到物体及与会者,而依靠天花 板对灯光的反射、散射照亮教室除了上述两点,为了达到更好效果,还需注意:A) 避免阳光直射到物体、背景及镜头上,这会导致刺眼的强对比情况B) 避免从顶部或窗外来的顶光、侧光直接照射,此种照射会直接导致阴 影C)建议使用间接光源或从平整的墙体反射的较为柔和的光线3.布局要求A) 为了防止颜色对人物摄像产生的“夺光”及“反光”效应,背景墙应 采用均匀的浅颜色,通常多采用米色或灰色,不宜使用画幅,禁止使用强烈对比 的混乱色彩,以方便摄像机镜头光圈设置B) 房间的其他三面墙壁、地板、天花板等均应与背景墙的颜色相匹配, 忌用黑或鲜艳色彩的饱和色,通常采用浅蓝色、浅灰色等每面墙都不适宜用复 杂的图案或挂复杂的画幅,以免摄像机移动或变焦时图像产生模糊现象,同时增 加编码开销最好将窗户密封或者安装防紫外线厚布窗帘以防止阳光直射C) 摄像机镜头不应对准门口,若把门口作为背景,人员进出将使摄像镜 头对摄像目标背后光源曝光。
1.2.2 声学设计:1.设计思路教室的主要功能以录制精品课例为主,课例的声部分对最终的效果影响很 大,所以要求教室室内建筑声学环境具有较高的语言清晰度和各频率的均衡性 室内声场采用短混响,表面为强吸声处理,内部加以隔音处理,以提高室内各点 的直达声反射声能量之比,因而提高清晰度,同时隔离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这也是当今专业教室、录音室普遍采用的建筑声学处理技术,因为短混响条件下 录得的信号为节目的后期制作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根据各种不同的实际需要可对 节目进行加工处理同时,教室内声场各频率的均衡,对于录制信号具有重要的 意义,平直的频率特性可最大限度保证原始信号的本质特性,避免产生信号的畸 变和失真,达到高保真的效果2.设计内容教室的音质设计主要为使室内的音质指标,如: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声 场均匀度等达到教室的使用要求及专业技术指标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措施为:通 过室内声场和混响时间等技术指标的声学计算,确定教室墙面、顶面等的吸声处 理、反射、扩散等方式,以及达到声学设计效果的具体声学构造3.教室体形分析平面形式对室内的音质存在不利的影响,因为规则的平面尺寸将会导致室 内声波减振模式的兼并,尤其在低频部分,声波传播的模式相对较少,这将会造 成室内声场的不均匀及声音频率特性的奇变。
根据房间目前的建筑条件(无法改 变教室的建筑体形),设计中采用表面吸声的不同布置方式,改变壁面的声音反 射特性,弥补建筑体形的声学缺陷,也即在同一表面上采用不同的材料和构造, 使声波的反射尽量扩散从而提供整个声场的扩散程度及均匀度4.混响时间控制混响时间的控制是教室建筑声学设计的基本内容,根据本教室的空间尺寸和使用功能确定其中频混响时间为0.5秒,可满足语言类节目的清晰度要求混响时间的控制还包括:各频率混响时间的均衡,低频允许有提升而高频 由于空气的吸收较大,可略有降低混响时间的控制通过室内吸声材料和结构的 布置来实现,根据混响时间的计算确定室内空气的吸声量、装饰所需总吸声量及 各表面的吸声材料类型和布置方式1.3 强弱电设计为了使整个系统安全无故障正常运转,并保证信号质量的稳定和清晰,需要 对教室的强电进行重新嫁接,保证做到良好的接地,并使用国标电缆和知名品牌 接插件、配电箱,力求在电力方面做到高标准线路布线:电源线和信号线应使用铁质导管、线槽进行串接,保护线缆及人 身安全,同时保证良好的屏蔽;强弱电不能并行布线,以免产生电源干扰.所有建筑材料环保标准达到国家标准《GB18580-2001》E1级以上(提供国 家级检测报告)。
考虑到自动跟踪的问题,在装修时应考虑把不规则的突出物,通过装修规避 掉,从而达到矩形标准录播教室环境的要求教室在做自动跟踪时---图像分析自动跟踪,老师学生严格分开(讲课区, 学生区)的标准讲课教室,保证图像分析的自动跟踪效果否则影响跟踪录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