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四渡赤水出奇兵 1.1.背景介绍背景介绍 《《长征组歌长征组歌》》是是1965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30周年而作,由周年而作,由1010个乐章组成:个乐章组成:《《告别告别》《》《突破封锁线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过雪山草地》《》《到吴起到吴起镇镇》《》《祝捷祝捷》《》《报喜报喜》《》《大会师大会师》》《《四渡赤水出奇兵四渡赤水出奇兵》》是其是其中的第四乐章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中的第四乐章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西,四渡赤水河,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2.2.图解课文图解课文四四渡渡赤赤水水出出奇奇兵兵敌兵(多行不义必自毙)敌兵(多行不义必自毙)红军(军民鱼水一家人)红军(军民鱼水一家人)重兵压境重兵压境弃甲丢烟枪弃甲丢烟枪出奇兵出奇兵逼昆明逼昆明袭金沙袭金沙重飞渡重飞渡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毛主席用兵真如神1.1.正音辨形正音辨形解渴(解渴( ))重兵(重兵( ))袭金沙(袭金沙( ))chchì ì(( )水)水q qì ì(( )甲)甲压压qiqiá án n(( )境)境答案:答案:k kě ě zh zhò ònɡ xnɡ xí í 赤赤 弃弃 黔黔﹒﹒﹒﹒﹒﹒2.2.据义填词据义填词((1 1))________________:出乎敌人意料而突然袭击的军队。
出乎敌人意料而突然袭击的军队2 2))________________ :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人离开原来的地方答案:答案:((1 1)奇兵)奇兵 ((2 2)调虎离山)调虎离山3.3.走进文本走进文本((1 1))《《四渡赤水出奇兵四渡赤水出奇兵》》通过四渡赤水、飞渡通过四渡赤水、飞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______________等画面,突出表现了题目等画面,突出表现了题目中的中的““______””字答案:答案:乌江乌江 金沙江金沙江 奇奇((2 2)从这首歌词中我们能看出红军过赤水时遇到了哪些困)从这首歌词中我们能看出红军过赤水时遇到了哪些困难?难?答案:答案: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敌重兵,压黔境,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敌重兵,压黔境,以及乌江天险的阻隔以及乌江天险的阻隔3 3)从这首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红军胜利的原因有哪些?)从这首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红军胜利的原因有哪些?答案:答案:红军战士的英勇、民众的热情支持、毛主席的用兵如红军战士的英勇、民众的热情支持、毛主席的用兵如神。
神((4 4)大家都认为歌词最后一句)大家都认为歌词最后一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十分精十分精妙,你能说说原因吗?妙,你能说说原因吗?答案:答案:这一句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这一句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是歌词的中心句军事艺术,是歌词的中心句过雪山草地过雪山草地 1.1.背景介绍背景介绍 《《过雪山草地过雪山草地》》是是《《长征组歌长征组歌》》的第六乐章为了实现迅的第六乐章为了实现迅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这一战略任务,红军翻越了位于川西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这一战略任务,红军翻越了位于川西的大雪山,然后又通过了数百公里渺无人烟的茫茫大草地的大雪山,然后又通过了数百公里渺无人烟的茫茫大草地2.2.图解课文图解课文1.1.正音辨形正音辨形 扎营(扎营( )) 雪皑皑(雪皑皑( )) 草毯泥毡(草毯泥毡( )) 充充jījī(( )) chuīchuī(( )断粮)断粮 千锤百千锤百lilià àn n(( )) 答案:答案:zhāzhā á ái ti tǎ ǎn n 饥饥 炊炊 炼炼﹒﹒﹒﹒﹒﹒2.2.据义填词据义填词((1 1))______________:洁白的样子,多形容霜雪。
洁白的样子,多形容霜雪2 2))______________:这里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这里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答案:答案:((1 1)皑皑)皑皑 ((2 2)千锤百炼)千锤百炼3.3.走进文本走进文本((1 1))《《过雪山草地过雪山草地》》中,红军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中,红军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答案:答案:路难走,没有吃,没有住,生存危机之严重即开头四路难走,没有吃,没有住,生存危机之严重即开头四句句““雪皑皑雪皑皑…………炊断粮炊断粮””2 2)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写这些困难?这样写有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写这些困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用?答案:答案: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红军战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革命情操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革命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