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新版公差与技术测量习题库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3.50KB
约33页
文档ID:569084858
2024年新版公差与技术测量习题库_第1页
1/33

《公差与技术测量》习题库1. 判断题: 1)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备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2)不完全互换性是指一批零件中,一部分零件具备互换性,而另一部分零件必须通过修配才有互换性3)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则该零件具备互换性4)机器制造业中的互换性生产必然是大量或成批生产,但大量或成批生产不一定是互换性生产,小批生产不是互换性生产5)间接测量就是使用它的公称尺寸 6)在相对测量中,测量器具的示值范围,应不小于被测尺寸的公差 7)加工误差只有通过测量才能得到,因此加工误差实质上就是测量误差 8)当代科学技术虽然很发达,但要把两个尺寸做得完全相同是不也许的 9)实际尺寸就是真实的尺寸,简称真值 10)一般说来,测量误差总是小于加工误差 11)量块按等使用时,量块的工件尺寸既包括制造误差,也包括检定量块的测量误差 12)同一公差等级的孔和轴的标准公差数值一定相等 13)某一孔或轴的直径恰好加工到基本尺寸,则此孔或轴必然是合格件 14)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其基本尺寸就越好 15)公差是极限尺寸代数差的绝对值 16)φ10f6、φ10f7和φ10f8的上偏差是相等的,只是它们的下偏差各不相同。

17)为了得到基轴制的配合,不一定要先加工轴,也能够先加工孔18)实际尺寸较大的孔与实际尺寸较小的轴相装配,就形成间隙配合 19)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20微米,配合公差为30微米,则该配合一定是过渡配合 20)公差能够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1)间隙配合不能应用于孔与轴相对固定的联结中 22)某基孔制配合,孔的公差为27微米,最大间隙为13微米,则该配合一定是过渡配合 23)尺寸公差大的一定比尺寸公差小的公差等级低 24)孔φ50R6与轴φ50r6的基本偏差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25)偏差可为正、负或零值,而公差为正值 26)各级a--h的轴与基准孔必然组成间隙配合 27)因为公差等级不一样,因此φ50H7与φ50H8的基本偏差值不相等 28)数值为正的偏差称为上偏差,数值为负的偏差称为下偏差 29)配合公差越大,则配合越松 30)一般来讲,φ50 F6比φ50 p6难加工 31)φ80 H8/t7 和φ80 T8/h7的配合性质相同32)某尺寸的公差越大,则尺寸精度越低 33) Φ30 相称于 Φ30.02834)某一配合,其配合公差等于孔与轴的尺寸公差之和 35)最大实体尺寸是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总称。

36)公差值能够是正的或负的 37)实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的零件必然合格 38)实际尺寸是客观存在的,它就是真值 39)若已知φ30f7的基本偏差为-0.02mm,则φ30F8的基本偏差一定是+0.02mm 40)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是用基本偏差来确定的 41)配合公差重要是反应配合的松紧42)过渡配合的孔,轴公差带一定相互重叠 43)一光滑轴与多孔配合,其配合性质不一样时,应当选用基孔制配合 44)基孔制配合要求孔的精度高,基轴制配合要求轴的精度高45)优先选用基孔制是因为孔难加工,因此应先加工孔、后加工轴 46)工作时,若孔的工作温度高于轴的温度,对于过盈配合则应增大其过盈量47)轴、孔的加工精度愈高,则其配合精度也愈高 48)配合即是孔和轴公带之间的关系 49)基孔制的间隙配合,其轴的基本偏差一定为负值50)孔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实际尺寸,将它们装配在一起,就是过盈配合 51)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微米,配合公差为40微米,该配合为过盈配合52)标准公差的数值与公差等级有关,而与基本偏差无关 53)孔与轴的配合性质用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来表示 54)按极限尺寸的平均值加工出的尺寸是比较理想的。

55)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是依照内、外径的制造精度来划分的 56)一般螺纹的中径公差,既包括半角的公差,又包括螺距公差 57)螺距误差和牙型半角误差,总是使外螺纹的作用中径增大,使内螺纹的作用中径减小 58)一般螺纹公差标准中,除了要求中径的公差和基本偏差外,还要求了螺距和牙型半角的公差 59)对一般的紧固螺纹来说,螺栓的作用中径应小于或等于螺母的作用中径 60)一般螺纹的中径公差,能够同时限制中径、螺距、牙型半角三个参数的误差61)平键联结中,键宽与键槽宽的配合采取基轴制62)尺寸链是由封闭环和组成环(增环、减环)组成的 63)尺寸链计算中加工或装配最后取得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64)在零件尺寸链中应选最重要的尺寸作封闭环 65)组成环包括封闭环、增环和减环 66)在尺寸链计算中,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 67)封闭环的公差等于所有组成环公差之和 68)所谓最短尺寸链标准,就是在设计时减小所有组成环的公差值 69)理想要素与实际要素相接触即可符合最小条件 70)形状公差带不包括基准,其公差带的位置是浮动的,与基准要素无关 71)形状误差数值的大小用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

72)应用最小条件评定所得出的误差值,即是最小值,但不是唯一的值 73)直线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74)圆度公差对于圆柱是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量取,而对圆锥则是在法线方向测量 75)形状误差包括在位置误差之中 76)评定位置误差时,包容关联被测要素的区域与基准保持功效关系并必须符合最小条件 77)评定位置误差时,理想基准要素与实际基准要素的相对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 78)建立基准的基本标准是基准应符合最小条件 79)定位公差带具备确定的位置,但不具备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职能 80)定向公差带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并具备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能力81)跳动公差带不能够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82)端面全跳动公差带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相同 83)径向全跳动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形状是相同的,因此二者控制误差的效果也是等效的 84)包容标准是控制作用尺寸不超出最大实体边界的公差标准 85)实效尺寸是作用尺寸中的一个极限值 86)按最大实体标准给出的形位公差可与该要素的尺寸变动量相互赔偿 87)最大实体标准是控制作用尺寸不超出实效边界的公差标准。

88)作用尺寸能综合反应被测要素的尺寸误差和形位误差在配合中的作用 89)对于孔关联作用尺寸小于同要素的作用尺寸;对轴则相反 90)最大实体状态是孔、轴具备允许的材料量为最少的状态91)实效尺寸与作用尺寸都是尺寸和形位公差的综合反应 92)同一批零件的作用尺寸和实效尺寸都是一个变量 93)对于孔、轴,实效尺寸都等于最大实体尺寸与形位公差之和 94)按同一公差要求加工的同一批轴,其作用尺寸不完全相同 95)实际尺寸相等的两个零件的作用尺寸也相等 96)光滑极限量规不能确定工件的实际尺寸 97)当通规和止规都能通过被测零件,该零件即是合格品 98)止规和通规都需要求磨损公差 99)通规、止规都制导致全形塞规,轻易判断零件的合格性 100)通规通过被测轴或孔,则可判断该零件是合格品 101)通规用于控制工件的作用尺寸,止规用于控制工件的实际尺寸 102)齿轮第一公差组的公差是控制齿轮的运动精度 103)制造出的齿轮若是合格的,一定能满足齿轮的四项使用要求 104)同一个齿轮的齿距累积误差与其切向综合误差的数值是相等的 105)当一个齿轮的使用基准与加工基准的轴线重叠时,即不存在齿圈径向跳动误差。

106)齿距累积误差是因为径向误差与切向误差导致的 107)当几何偏心等于零时,其齿距累积误差重要反应公法线长度变动量 108)相啮合的两个齿轮,都存在着基节偏差,但两个齿轮的实际基节相等,对传动平稳性无影响 109)切向一齿的综合误差ΔFi'的数值包括齿形误差 110)齿形误差对接触精度无影响 111)径向综合误差能全面的评定齿形的运动精度 112)切向综合误差能全面的评定齿轮的运动精度 113)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与齿厚偏差具备相同作用 114)绘制齿轮工作图时,必须在齿轮的三个公差组中各选一个检查项目标在齿轮图样上 115)齿轮的三个公差组必须选用相同的精度等级 116)影响齿轮运动精度的误差特性是以齿轮一转为周期的误差 117)影响齿轮工作平稳性的误差特性是在齿轮一转中数次周期地重复出现的误差 118)齿厚的上偏差为正值,下偏差为负值 119)测齿厚时,分度圆的弦齿高误差对齿厚误差有影响 120)齿轮的单项测量,不能充足评定齿轮的工作质量121) 齿轮的综合测量的成果代表各单项误差的综合2. 选择题: 122) 对某一尺寸进行系列测量得到一列测得值,测量精度明显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此温度误差为_____。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粗大误差123) 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叫_____ A、绝对误差 B、极限误差 C、剩余误差124) 用比较仪测量零件时,调整仪器所用量块的尺寸误差,按性质为_____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粗大误差125) 游标卡尺主尺的刻线间距为_____ A、1mm B、0.5mm C、2mm126) 百分表内装有游丝,是为了_____ A、消除齿轮侧隙 B、产生测力 C、控制测力127) 一列测得值中有一测得值为29.965mm,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若保存四位有效数字,则该值可取成______mm A、29.96 B、29.97 C、30.00128) 公称尺寸为100mm的量块,若其实际尺寸为100.001mm,用此量块作为测量的基准件,将产生0.001mm的测量误差,此误差性质是_____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粗大误差129) 精度是表示测量成果中_____影响的程度 A、系统误差大小 B、随机误差大小 C、粗大误差大小130) 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反应了配合的_____。

A、松紧程度 B、精准程度   C、松紧变化的程度131) 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精度决定了_____ A、配合精度的高 B、配合的松紧程 C、配合的性质132) 实际尺寸是详细零件上_____尺寸的测得值 A、某一位置的 B、整个表面的 C、部分表面的133) 作用尺寸是存在于_____,某一实际轴或孔的作用尺寸是唯一的 A、实际轴或孔上的理想参数 B、理想轴或孔上的实际参数 C、实际轴或孔上的实际参数 D、理想轴或孔上的理想参数134) _____最大实体尺寸是控制其作用尺寸的 A、孔和轴的 B、孔的   C、轴的135) _____最小实体尺寸是控制其实际尺寸的 A、孔和轴的 B、孔的 C、轴的136) _______是表示过渡配合松紧变化程度的特性值,设计时应依照零件的使用要求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