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资本论选读 第三卷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916.50KB
约134页
文档ID:4734314
资本论选读 第三卷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_第1页
1/134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资本论》第三卷由恩格斯整理于1894年出版,关于本卷的内容,在本书P作了详细的说明《资本论》第三卷实际上是通过对资本的各种形式的分析,来研究m是如何在资本家的各个集团之间进行分配的第三卷共七篇52章,围绕m的分配,在结构上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篇),研究产业资本家之间如何通过利润的平均化来瓜分剩余价值;第二部分(4—6篇),说明除产业资本家以外的各个剥削集团,包括商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土地所有者等,怎样参与瓜分m;第三部分(第7篇),综合分析国民收入,揭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收入的来源,生产关系与分配关系的相互关系第一部分(1~2篇)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A、教学课时 7课时B、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部分学习,使学生▲  了解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的;▲  掌握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是怎样通过竞争而形成;▲  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理论第一部分(1~2篇)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C、本部分教学重点▲  成本价格、利润、平均利润、市场价值等概念;▲  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的形成;▲  市场价值的形成D、本部分教学难点▲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市场价值的形成。

E、内容介绍,第一篇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第一篇以产业资本为研究对象,研究m向P的转化剩余价值向它的具体形式的转化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第一步就是向利润的转化本篇原著共7章,这里节选了1、2、4章,1、2章侧重于形态分析,4章侧重于数量分析第1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1、本卷的研究对象P427~4282、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W=c+v+m: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但是,其中的m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所以,资本的耗费是c+v,它是生产商品时的成本价格补偿所有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那积分,……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成本价格对资本家的意义P429,第1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3、m转化为P①m表现为所费资本和所用资本的增加额成本价格产生以后,m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但是,在资本家看来,m“对生产中所使用的全部资本来说也是一个价值增加额P430②m作为资本的产物,取得了利润的形式在资本家的头脑中,P来自资本本身:a、它是所费资本的增加额b、它是所用资本的增加额P430(重点解释)c、P定义P430d、P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第2章 利润率,1、m′转化为P′m是由v带来的,m′=。

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表面,它却表现为P′,这是因为:a、只有在c被预付的情况下,才能生产出m,所以在资本家的心目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混同在一起了b因为它实际获利的程度不是决定于利润与可变资本的比率,而是决定于利润与总资本的比率因此,在资本家看来,不管m来自何处,它总是一个超过全部预付资本的余额P4332、m′和p′的关系:同一个量的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3、应从m′到p′的转化引出m到P的转化①p′从历史上说是出发点;②资本家“唯一关心的,是剩余价值即他出售自己的商品时所得到的价值余额和生产商品时所预付的总资本的比率第4章 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这一章是由恩格斯执笔写的1、周转时间对p′的影响:周转加快,闲置资本越小,m就越大,可提高p′2、缩短周转时间的主要方法:①缩短生产时间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②缩短流通时间的主要方法是改进交通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缩短流通时间的方法已经发生了变化3、资本周转和p′的关系资本周转速度快,p′高资本周转速度提高p′,在于可变资本提高了效率4、年m′的计算公式第一篇 思考题:,1、什么是成本价格?成本价格对资本家的意义是什么?2、m如何化为利润?3、原文理解:P430第2段。

第二篇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本篇分析P如何转化为,价值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重点在如何平均化本篇五章(8—12章),节选了8—10章第8章提出问题,说明P转化为的客观必然性;第九章分析和生产价格形成的特点;第10章分析和生产价格的实际形成过程第8章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1、问题的提出和分析的前提①由于周转时间的不同和资本有机构成上的差别,各部门的资本的P′会不同,所以要研究这个问题②研究的前提:a、各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是指平均资本有机构成;b、假定m′和工作日长度不变2、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引起P′的差别①资本有机构成;a、资本的技术构成;b、资本的价值构成c、定义P451,第8章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②资本有机构成差别对P′的影响 a、指出一点:投在工资上面的可变资本,它的价值只是它所推动的活劳动的指数,它所推动的活劳动量,总是大于它所包含的劳动量 b、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P′也不同这是因为:“在不同的生产部门由于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它们的可变部分也就不同,因而它们所推动的活劳动量也就不同,它们所占有的剩余价值量,即剩余价值从而利润的实体的量,也就不同。

……它所占有的剩余劳动量,取决于它的可变组成部分的大小P453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商品是按它的价值出售第8章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3、资本周转时间不同引起的P′的差别:“利润率和周转时间成反比P4554、提出问题前面分析说明,资本的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P′会不等但是,从成本价格来说,是相同的,资本家必然会要求获得等量的利润第9章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和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几个假定条件:①资本有机构成的表示;②假定m′不变;③把周转时间的差别暂时撤开2、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①假定不变资本价值一次全部转移平均利润率是把整个社会资本看成是一个整体,它是社会的m总额与总资本的比率②假定不变资本价值部分转移为了避免误解,进一步假定各个资本都只是部分地转移其价值,且转移的比例不同通过举例分析,可以知道,其实只要预付资本总额相等,不变资本无论转移多少,都对P′无影响从例子的分析中,也完全可以看出—平均利润率是由各部门的特殊的利润率转化而成的第9章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和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③生产价格的形成产品按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出售,才能使各部门获得相同的利润。

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就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但它又要从价值引出,因为P′不同是以商品按价值出售为基础的④平均利润率是怎样形成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等量资本中V的量也不同,因而P′也不同,“这些不同的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P459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的含义P459,第9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和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3、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关系①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实际上是把整个社会资本看作一个股份公司,各个资本家按投入的资本量不同取得利润商品的价格构成中,成本价格部分各部门不同,利润部分却是相同的这说明社会总商品的价值总额与生产价格总额相等第9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和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②从决定的因素看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决定一般利润率的因素有二个:a、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从而各个部门的不同的利润率;b、社会总资本在这些不同的部门之间的分配尽管受以上两个因素的影响,但是,从整个社会来说,高于平均构成的部门的价值低于生产价格的总额,与低与平均资本构成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总额总是相等的所以生产价格总额高于价值总额。

由于生产价格的形成,对商品的成本价格要作修正P462~463(要求学生理解),第9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和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4、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进一步掩盖了m的来源在m转化为P的过程中,只是形式的差别,没有量的差别但是,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量的差异出现了各个部门的利润和剩余价值之间出现了量的差别,正是这种量的差别,把价值规定的基础本身掩盖起来了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本章分析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着重在说明它们如何通过竞争而形成从篇幅来看,本章的大部分分析市场价值问题,这是因为市场价值是形成生产价格的基础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一)和生产价格形成的途径和历史前提1、平均利润率是由社会的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决定的一切部门都按这个平均利润率获得利润,这是由于竞争的结果2、价值先于生产价格,是生产价格的历史前提①二者体现商品交换的不同性质:一是把商品作为劳动产品来交换;一是把商品当作资本产品来交换②二者交换的经济条件不同按生产价格交换需要资本主义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按价值交换,只需要:a、商品交换不同偶然的现象;b、供求大致一致;c、不存在垄断。

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二)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市场价值规律对价格运动的决定1、市场价值的含义及价值规律对价格运动的决定①市场价值的含义(P467)这一定义要仔细体会,这一定义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是一致的,也与在第一卷第一章中关于价值的决定的分析是一致的这里应特别注意的是,价值决定是以由供求平衡为前提的②价值规律决定着生产价格的运动表现在:a、生产上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的减少或增加,会使生产价格降低或提高b、决定生产价格的平均利润,必定总是用一定资本作为社会总资本的一个相应部分所分到的剩余价值量接近相等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2、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要使商品按市场价值出售,必须具备二个条件:第一个条件:通过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把社会需要的商品量供应到市场上来这可以从四点来说明:①商品的个别价值转化为平均价值的条件一个部门的不同的个别价值,若要化为统一的市场价值,同类商品生产者必须在一个市场上竞争,并且供应的商品量与需求量应大体一致如果不一致,价格就会偏离价值当然,这需要具备两个前提:,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

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a、商品要有使用价值;b、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要代表社会必要的劳动②同一生产部门商品的市场价值规定的三种情况:(重要)a、如果该部门的商品大部分是由中等条件生产出来的,高于或低于中等条件的商品互相平衡,那么该部门的商品的市场价值就由中等条件决定b、由较坏的生产条件调节如果在较坏的条件下生产的那部分商品构成相当大的量,就是如此C、由较好的生产条件调节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③上述市场价值决定的三种情况带来的不同影响:a、在第一种情况下,“在最坏的一端生产的人,必然低于个别价值出售他们的商品;在最好一端生产的人,必然高于价值出售他们的商品P470b、在第二种情况下,“这样得到的市场价值,不仅会高于有利的一端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而且会高于属于中等部分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但它仍然会低于不利的一端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P470c、“有利的一端生产的商品量,不仅同另一端相比,都占优势,那么,市场价值就会降低到中等价值以下P471④承上启下,说明以上市场价值的确定,是通过买者之间的竞争来实现的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

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第二个条件:通过购买者之间的竞争,使社会需求量与供应量均衡①市场价格与市场价值的偏离根据前面的分析,只有在供给与需求平衡时,商品才按规定的价值出售但是,如果供给大于或小于需求,价格就会偏离市场价值这三种情况发的的:(P472)a、生产量本身发生了变化,变得过小或过大了;b、供给不变,但需求发生了变化;c、供给和需求都发生了变化,但变化的程度不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